浅析护理教学改革

/ 2

浅析护理教学改革

吴清叶赵春莲赵至国

——让护理教学更好的为临床服务

吴清叶赵春莲赵至国(山东省青岛第二卫生学校山东青岛266300)

【关键词】护理教学改革临床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0-0373-02

我国医药卫生护理事业的四大任务是:减轻痛苦,维持健康,恢复健康,促进健康[1]。从这四大任务来看,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护理教育培养的学生,主要是为临床病人服务,所以传统的授业解惑式教学不再适应护理教学的需要,护理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这也是国家教育部十二五规划的要求。

1护理教学改革首先要贯穿“五大融合”

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胡颂恩教授在山东省中职医药护理技术专业教师培训班上提出了践行“五大融合”之我见,所谓“五大融合”是指,教学内容与岗位要求要融合,学习情景和职场氛围要融合,教学设计的程序与真实岗位的步骤要融合,学业的评价与职业的评价要融合,学校的专业专任教师与行业技术精英要融合。这五大融合充分体现了护理教学一定要实现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培养出更贴近临床需求的护理人员[2]。

2护理教学改革要求护理教师改变教学理念

传统的护理教学是把学生当成储备罐,把知识进行逐一讲授,实行填鸭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合护理这种实践性强的学科了。护理教师应该转变教学理念,变我该怎么教为学生该怎么学,教师应该在备课的时候,把自己假设成学生,思考一下如果我要学这堂课,我想学到什么,我想达到什么目标,为实现这些教学目标,我应该怎样学这些内容,这样设计出的教学课堂才是学生真正想要的课堂,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火焰。

3护理教学改革要适应临床岗位需求

目前,教师普遍重理论、轻实践,实践教学只是作为理论教学的辅助环节,教师习惯于灌输知识,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未予以重视[3]。护理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培养出的学生要符合临床的岗位需求,要培养出适合临床病人的护理人员,就要加大实践课程的力度,适当增加实验课的学时数,而且要注意营建理实一体化的实验室,把操作练习室建设成高模拟的病房,护理教师要为学生设计一套完全符合临床标准的练习方案,让学生去操练。除了实验室的练习之外,要多带学生下临床去体验,多增加见习机会,真正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去学习,然后再到临床去实习培训,真正的做到毕业后可以上岗,学以致用。

4护理教学改革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

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是评课小组通过听课来评价教学质量,评价的主要内容是教师是否符合教师风范,教学过程是否符合讲课的一般规律,评的是如何教,教的好不好,完全忽略了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所以我们要进行教学评价模式的改革,第一,从评价内容上要改革,我们要评价一堂课好不好,首先要看这堂课是否突出了学生适应临床工作岗位的能力目标,其次要看教学内容的讲解是否以任务为载体,是否贴近临床,再者是教学活动过程是否引领学生“做中学”,切实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做事的能力,这也是作为一名护理人员必需具备的能力,最后就是教学过程是否以学生为主体。第二,从评价人员上要改革,我们要注重第三方评价,要聘请临床专家定期来听课,综合评价老师的讲课是否能培养出临床需要的人才。在这种评价模式下,我们的课堂才能真正变成学生的课堂,才能真正培养出适应临床岗位需求的护理人员。

5护理教学改革要求组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国家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2012年7月12日的讲话”中提出职业教育改革要体现十个共同,要注重校企合一,工学结合。校企合一体现在护理教学方面就要求我们要组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所谓“双师”就是要专兼结合,学校既要有专业专职老师,又要有行企业兼职老师,专业专职老师对教学是非常专业的,对知识的掌握是扎实的,分析讲解是没问题的,但由于临床经验不够丰富,所讲知识太抽象,学生理解难度大,所以要求我们的临床专家要走入课堂,用他们丰富的临床经验来引领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掌握。专兼融合,让学生学的更扎实,让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更贴近临床。

6护理教学改革要求建立与完善“双证书”制度

护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能否直接走人临床,只有毕业证书是不可以的,还要具有护士执业资格证书。所以要求我们的教学内容要与国家职业标准相结合,将执业资格标准纳入课程设计,实现“双证”融通,满足工作岗位的需求[4],实现学历证书与执业资格证书相对接,这就要求我们护理教师在护理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贯穿护士职业资格考试的内容,要把考题细化成知识点,进行分析讲解,让学生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就能掌握考点,毕业前既能通过毕业考试,又能顺利取得护士职业资格证书,顺利进入临床,有资格有能力服务于病人,达到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殷磊.《护理学基础》[M].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2]胡颂恩.践行“五大融合”之我见——让教改及其内涵建设更贴近学生[R].上海: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13.

[3]郭文华.《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思考[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12):1019-1021.

[4]邱兰萍,陈若冰,高平,郭影,冯则徐.提高高职护理专业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J].卫生职业教育,2008,26(19):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