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教学中师生的角色定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浅谈英语教学中师生的角色定位

王莎

江苏赣榆县青口第三中学王莎

外语教学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基本素质的提高都起着重要作用。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课堂教学则是一个主渠道。而要更好地发挥课堂教学的效率,师生互动则是一个卓有成效的方法,即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来引导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充分认识自我,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主动发展,从而为学生的下一步深层次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英语教学活动中的主客体

任何的社会活动都存在主客体,英语教学当然也不例外。仔细分析英语教学活动,可以发现在这一活动中,存在两个主体:教师和学生。当教师作为主体看待时,客体既不是单纯指学生,也不是单纯指英语知识,而是指引导“学生学习英语”的教学规律;而学生作为主体看待时,其客体就是指单纯的英语知识。因此英语教学活动是一个复杂的统一体,即是主客体相统一、主体相统一和客体不同层次间相统一的糅合体。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英语教学包含两种活动:教和学,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发展。具体来说,教师作为主体认识英语教学规律这个客体,是通过教学生学习英语知识这个过程实现的,学生作为主体认识英语知识这个客体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这两种活动相辅相成,彼此促进。

二、教师是主体,在英语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有人要问,师生都是主体,会不会影响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呢?不会!一是因为英语教学活动中的主客体是不能单提单论的,必须把它放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才有意义,二是因为主导并不是教师自己唱主角,而是通过师生互动这一方式组织学生自觉地学、自主地学,给学生一把钥匙,让他们更好地开启学习英语知识的大门。

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填鸭式教育,教师机械地教,学生被动地接受(能接受几成还是一个未知数)。课堂气氛呆板,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而现今的教学则完全符合学生自身的发展规律,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为出发点的,要求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尽量要让学生自主学习,构建师生互动,共同参与课堂活动。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把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动机和自主学习能力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这样的教学目标不仅能重视学生知识技能方面的训练,而且还强调要重点提高学生的发展能力尤其是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单一抓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相比,优点是不言而喻的。

众所周知,教学目标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在制定一个学期、一个单元具体到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时,是否把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重要目标,这是关系到英语课堂教学成败的首要问题。因为这样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已把自己定位在主导作用方面,从而就能突破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发挥自己的主体性,自觉、自动地激发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具体实施课堂教学活动时,教师要时刻明确自己是课堂的一级调控主体,不仅要调控自己的施教活动,还要指导全班学生的活动;学生则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二级调控主体,是在接受教师指令后进行学习活动的自我调控。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传授扮演了课堂的主角,占去绝大多数时间,这样长时间下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不到培养。在现代教学模式中,我们提倡师生互动,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课上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学生的学习效果,主要取决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所以课堂上在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的同时,要尽量让学生自主学习,既能提高课堂学习吸收率,又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三、学生是主体,在英语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发挥主体性作用---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1.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代科学已从不同的角度揭示出人的主体意识在认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现今所涌现出的大批的优秀教师,其成功之处就在于这些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确立并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罗森塔尔效应”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它把教师对学生的期待通过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增强,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因而令这些学生取得了超常的进步。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应当把教学的目的要求向学生说明,让学生心中也有一个奋斗目标,以便和自己共同奋斗。经调查研究发现影响外语学习的几个主要因素是:动机占33%,才能占33%,智力占20%,其它占14%。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动机,使其在主观上产生动力,要让每位学生认识到自己既是“I”也是“me”,教师要帮助学生强化“I”的主体意识,帮助“I”对自己的英语学习提出适当的要求,督促自己主动学习,以发展学生的自主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引导学生总结学习经验,制定学习策略,让学生逐步做到自主地、能动地学习。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乐学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力量,因此要投入足够的精力来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布鲁纳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教师可从采用多种教法入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创设情景教学法,利用电教手段和直观教具形象地、有层次地将所学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将传统教学媒体(如语言、教材、板书、实物、挂图、模型等)与现代教学媒体(如电视、录像、录音、多媒体等)相结合,强化学生的视听感觉,尽量做到能听的让他们听,能看的让他们看,能摸的让他们摸,充分发挥多种器官的作用,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引发兴趣激发求知欲,使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教学气氛中满怀激情地学习,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如:在学习多音节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这一重要语法时,先预设一小朋友骑着自行车进入画面,自行车下面配以字幕“RMB¥300”,接着再切换一张一成年人开着小汽车带着滴滴声驶入画面的动画,小汽车下面配以字幕“RMB¥250,000”,这时画面出现“Abikeischeaperthanacar.”和“Acarismoreexpensivethanabike.”两个句子,然后再在画面上让一列火车呼啸而来,火车下面配以字幕“RMB¥300,000,000”,这时画面打出“Abikeisthecheapestofthethree.”和“Atrainisthemostexpensiveofthethree.”两个句子,这样就利用学生的直觉思维使学生很轻松记住了多音节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分别要用“more+形容词原形”和“most+形容词原形”这两种形式。

另外,要想使学生获得持久的兴趣,还要让学生感受到学会的乐趣,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如每上完一节课后,我们可根据所学内容,在可能情况下,让学生课后自由组合,利用所学知识自编话剧,准备在下一节课课堂来表演,并对表演出色者给予充分肯定。这不是一种简单的重复,而是一种创造,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最终达到“学以致用”,让学生有成就感,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大为增加。

2.课堂教学要要以学生为中心,精心设计主体活动

精心设计主体活动就是要根据阶段性教学要求,把英语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客体、环境等方面情况联系起来,并寻找出三者间相互作用的最佳联结点,使学生能够参与,乐于参与并在参与中得到听说读写方面的有效训练。

英语教学的实质是交际,是通过活动表现的。活动是更新教学观念,开创英语教学新局面的一个重要支撑点。活动是转变教学方式的关键。课堂教学中主体作用的发挥更是通过学生参与的主体活动实现的,因此在全面考虑主体、客体、环境等方面的情况下,课堂教学要精心设计主体活动。

李如密在“素质教育与教学改革”一文中提出几个结合:即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教师指导与学会相结合;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因此在实施课堂教学前精心设计主体活动是很有意义的。设计主体活动的出发点是要努力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探索知识,变“学会”为“会学”。要做到这点必须把教学目标进行分解,分析哪些材料让学生自学,哪些材料由教师精讲,哪些材料用讲练结合形式进行,让每一步骤都能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如何启发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相结合,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结论

英语教学活动中师生角色定位即如何明确各自的主体地位和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是关系到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这也是英语现代教学模式的一个最基本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把它自觉地融于教学活动中去,从而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