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历史教学的困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新课改下历史教学的困惑

莫标林

四川省华蓥中学莫标林

新课改已经实施两年多了,在教学我感到与老教材有很大的差距,也存在许多困惑,特提出来供广大历史教师参考。

一、编排体系发生了根本改变

传统以来,历史教材的编写都按照中国史和世界史两条主线进行,中国史又分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代现代史两大块;世界史也分世界古代史和世界近代现代史。在中国史这一条线中,不管是古代史也好,近代史也罢,又都按时间顺序分别讲述每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三个部分内容。时间作为主线贯穿整本书;新教材则改变了过去编写教材的模式,以“模块”加“专题”的形式,依据时代性、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原则,革新了教育内容,增强了教育内容与社会进步、学术发展和学生经验的联系。以“学习模块加专题”的形式构建了高中历史教学的新体系。其设置了9个学习模块,即历史(I)、历史(II)、历史(III)等3个必修模块和“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等6个选修模块。必修(I)中的9个专题,都是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当然既包括中国史的内容,也包括世界史的内容。如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等。必修(II)中的8个专题,属于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中的内容,如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当今世界经济和全球化趋势等。必修(III)中的8个专题,则属于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内容,如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孙中山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等。这样就打破了以前那种通史体系,以“模块”加“专题”的形式,纵横交错编写教材。

这样编排出现的问题是教材内容多次重复,学生也无法从整体上把握整个历史事件。如我们都知道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这肯定是今年高考中的重点,我们在新教材中多个模块都要提到,历史(I)提到辛亥革命,历史(II)提到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为辛亥革命提供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历史(III)则讲到了孙中山三民主义,以后在“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和“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还要提到与辛亥革命有关的内容,我们反复在讲辛亥革命,可是还无法给学生构筑对这一事件的整体认识,没有给学生减负,反而由于多次讲解给学生增加了新的负担。

二、学生的初中历史真的很好吗?

高中历史新课标提倡“在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上,根据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任务以及课程目标和基本要求,遵循时代性、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原则,规定适合高中学生学习的课程目标和学习内容,为其进入社会和高一级学校奠定基础”。因此,初中历史教学实际的效果必然成为高中历史处理新教材的起点。通过在教学中的提问和调查,我们对目前初中生的历史基础知识水平非常并不信任。当我们第一次组织学生检测时,学生还在问我们,可以翻书吗,当我们说高中检测从来没有开卷考试,只有闭卷考试,学生一片哗然,“我还没有背啊,不翻书怎么考试啊”,还停留在翻书找答案的水平上,这样的水平让我们高中教师非常担心学生的初中历史水平。“初中没有学好,高中能学好吗?”成为许多高中历史老师的心声

三、学生能构建整体的知识结构吗?

新教材没有给出史实的结论,是想学生通过对史实的认识和了解,自己给出结论,达到论从史出的要求。使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思维习惯,可是专题史教学本身就没有一个严密的知识结构,且在每一个小专题下又没有包含有具体明晰的知识脉络。学生无法得出这些结论,从应试的角度出发,老师只有把这些任务落在自己身上,“帮助”学生完成这些结论,增加新的知识。其结果不但没有达到减负的目的,反而加重了学生学习历史的负担。且要求识记的东西更多了。

四、高中学生有时间完成老师的课外活动任务吗?

新课改增加了许多课外活动或开放式问题,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去收集整理这些开放式问题的材料,自己得出结论。这个想法很好,可操作性不强,现在的高中学生有多紧专家知道吗?学生有多累专家知道吗?学生每天早上六点四十就要起来,七点二十上自习,下午两点半上课,晚上九点多才下自习,十点半后才能睡觉,且不说学生睡眠时间本来就不足,还有各科作业,特别是数学和外语会花去学生大多数时间,如果让一个家长重新回到高中学习中来,就会感到太累了,肯定吃不消,再加之历史的“副科”地位还没有解决,你还想让他花许多时间用在收集整理开放式材料,纯粹是痴人说梦。

五、考试内容与新教材脱节

在考试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许多是老教材的内容,新教材又没有讲,只有又来补充。如历史(III)专题三讲到了“维新变法”,对早期维新思想一笔带过,而考试中又要考郑观应和王韬的主张,早期维新思想与康有为和梁启超等人维新变法思想的区别与联系,学生没有学过这些东西,老师只有又结合旧教材把早期维新思想讲一遍。

六、文科各学科之间联系减少

许多应该由政治、地理老师完成的任务也落在历史老师身上。讲毛泽东思想时要用到“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而同时政治学科整本书都在讲文化,还没有涉及到哲学,为了让学生明白这些哲学的东西,只好由历史老师来完成。

以上就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在新形式下,给我们老师提出的新挑战,我们只有面对现实,加强教师集体备课,团结努力,提高教师自身整体素质,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提高,真正使历史教学与时代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