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房建施工中地下防水施工技术重难点李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探析房建施工中地下防水施工技术重难点李强

李强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北京100000

摘要:建筑施工当中的地下防水设施由于施工地点隐蔽,且不是建筑物的主要使用空间,导致对这一部分的施工往往比较粗略。施工完成后,经常出现渗漏的情况。到了汛期,随着地下水位的上涨和地面雨水的渗入,有的建筑物就会发生严重的渗漏,不仅可能造成财产的损失,还有可能侵蚀建筑物的地基等造成安全隐患。本文就地下防水施工中遇到一些疑难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

关键词:房屋建筑;地下工程;防水施工;重难点

引言:

众所周知,地下工程防水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密切的配合,才能确保地下工程的施工质量,避免出现渗漏现象。一旦地下工程防水施工做的不到位,导致地下出现渗漏,不仅影响了整体建筑的美观程度,还给人们的施工和生活带来不利,甚至于还可以破坏建筑结构安全,出现较大的安全事故。造成地下渗漏的原因有很多,最显而易见的就是施工质量控制,此外还有别的因素,比如防水材料选择是否恰当,防水设计方案是否完备等等,这都在地下防水工程中占有决定性的地位。下面就主要主要谈谈房建施工中地下工程防水施工技术中应注意的几个重难点。

1现阶段我国房建施工中地下防水施工技术情况

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加,地下工程渗水问题的发生率随之增加。建筑工程渗水不仅影响建筑物美观、影响建筑物的使用,更影响建筑企业的施工成本、影响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众所周知,我国幅员辽阔,天气因素复杂。为尽可能地避免建筑工程渗水,我国房建施工大多采用混凝土施工使承重防水维护功能一体化。钢筋混凝土结构优势明显,在建筑施工领域应用广泛。但需要注意的是,钢筋混凝土施工必须严格遵循相关规定,以保证房建工程的质量。

2防水技术在房建施工地下防水中应用不达标的原因

2.1施工与材料的问题

房建施工中地下防水施工前期必须要有科学的设计方案,假若设计环节存在着缺陷与漏洞,将对后续的施工带来极大地不便。房建工程整体规划者和设计者如果没有对于防水环节谨慎考虑,设计不够合理,不科学。施工阶段中出现的渗漏问题就很难预防,无法有效的解决因防水技术不达标而造成的渗漏问题。因此,设计者要充分遵循相关的设计原理与设计规则,从实际出发进行整体考虑,比如对气候,环境等。施工方面也存在问题,施工过程中,对于建筑材料的质检不够严格,导致建筑材料不合格,就会很容易引起房屋的渗漏。当前,大多建筑公司在防水施工中实用的材料都是沥青。这种材料抵抗外界环境压力较差,另外在房屋建筑地下工程的抹灰施工过程中,由于工人没有专业的抹灰经验,原材料配制比例偏差大,都将造成抹灰阶段材料的密实度差和表面裂缝,影响整体墙面的防水能力,从而出现墙面的渗漏问题。

2.2防水材料使用行为不科学

建筑材料在运输过程中遭受损坏,导致缺棱少角,造成地下工程渗漏。墙面砌筑不达标,砌筑人员不具备专业的建筑水平,比如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必须不高于80%。而这些建筑基础知识大多员工不具备,从而施工过程不严谨导致墙体的渗漏。

3地下工程防水技术具体应用措施

3.1科学评估地下水位,全面考虑地下水的影响

由于地下工程位于建筑物的最底部,深埋地下,人们往往容易忽视对其的质量控制。再加上地下水位的高低不可能准确的掌握,地下工程使用期较长,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地下水位会出现变化,造成地下工程渗漏也是比较常见的质量通病。特别是在雨水较多的季节,地面降水会通过各种孔口倒灌入地下工程中,还有一些人为的因素,比如城市给排水系统损坏,也没有及时修补,致使水管破裂,给地下防水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因此,在对房建地下工程施工设计时,就要科学评估地下水位,全面考虑到地下水所带来的影响,积极响应国家的相关政策,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对于防水施工的具体要求,这对于保证地下工程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3.2合理确定防水等级,保证防水设计的合理性

为确保地下工程防水设计的合理性,我们要在防水设计前,严格按照《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中的要求,根据工程的重要性,全面分析工程的地质条件,考虑其使用功能要求,合理确定防水设防等级。对于不同等级的地下工程防水,要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设防要求和允许渗漏水量。

3.3加强对细部构造的防水设计,保护防水层的性能

地下工程中防水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对细部构造的防水。因此,加强对细部构造的防水设计,保护防水层的性能,显得意义重大。下面主要有两点,阐述了细部构造的防水设计:(1)预留、后凿的穿墙孔洞和预埋、后埋的埋设件。人们都知道,穿墙孔洞和埋设件,不论哪种形式都对建筑结构的安全并无大碍。但是人们千万别忽略一点,就是后凿的穿墙孔洞和后埋的埋设件后埋却严重影响着防水性能。这是因为,孔洞后凿和埋设件后埋时,会产生较大的冲击力和震动力,使得混凝土出现裂缝,防水层也被严重破坏,成为了不连续的整体,形成渗漏水隐患。因此,在进行地下工程的防水施工时,要采用孔洞预留和埋设件预埋,保证围护结构的稳定性,确保防水层发挥其性能。(2)随着地下空间的开发,新旧结构接头部位的防水处理问题会越来越多。对此,设计时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针对接头部位的实际情况,选择有效的接头部位防水措施;二是在新结构施工中及接头部位的防水施工中,要保证接头部位处于无水状态;三是要考虑到新旧结构存有较大差异,比如施工间隔时间长、结构不同,避免出现不均匀沉降问题,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工程不致因为沉降差过大而在接头部位产生开裂而渗漏。目前,人们在新旧结构接头部位施工时,认真分析工程的实际情况,设置变形缝,以缓和过大的沉降对整个结构的影响。

3.4充分考虑施工现场条件,选择合适的防水方案

房建施工中地下防水施工时,要充分考虑施工现场条件,选择合适的防水方案。因此在防水设计前,要根据工程现场条件,及时掌握水文地质资料,来考虑防水方案,下面通过举个例子来说明。某城市地下水位很低,历史记载的地下水位资料不够详细,距工程底板标高相差较远。防水设计时,应该采用围护结构自防水,主要考虑解决地表水向工程内的渗透,增设加强防水层;在结构反梁形成的“凹坑”部位,考虑到地表植皮的生长,又设计排水层和排水孔,使渗到覆土层中的多余水分能够排走。

结语:

总之,地下工程的防水施工是一门综合技术、实用性很强的工程技术,涉及到很多方面,如设计、材料、施工、使用、管理等。因此,在进行房建施工中地下防水施工时,要充分考虑建筑物(或构筑物)使用功能的基本要求,在保证质量、安全、可靠和经济合理的前提下,充分考虑防水设计的要求,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确定防水设计和施工方案,加强对设计、选材、施工、监理等环节的控制,加强对细部构造的防水设计,重视防水材料的选择,如果建筑出现结构变更,防水设计也应进行相应的变更,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同时还可以节约投资,降低工程成本减少维修。

参考文献:

[1]陆明.上海地铁二专线车站结构自防水与接缝防水设计探讨[J].中国建筑防水.2000.

[2]李静.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及应用.建筑经济.2007.

[3]饶富岳.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旋工技术.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

[4]胡培能.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建设信息.2009(12)

[5]程伟,陈文星.建筑工程施工中建筑防水技术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1: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