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椎优质苗培育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6-16
/ 2

红椎优质苗培育技术研究

钟健

广东省信宜市怀乡镇林业站广东信宜525300

摘要:红椎是华南地区重要的乡土阔叶珍贵用材和高效多用途树种,发展前景广阔。本文从采集种子、圃地选择、种子处理、苗期管理、扦插育苗、嫁接育苗等方面分析,研究了红椎树种种植栽培技术。

关键词:红椎;苗木;育苗技术

0引言

红椎,也被称为红椎、红栲、刺栲和红柯等,是南方珍贵乡土树种。红椎凋落物量多,改良土壤和涵养水源的作用大。红椎生长快适应环境能力强、生长周期相对较短,树干高大通直,材质优良,可用于造船、制造家具和加工地板等。红椎木材坚硬耐腐,心材褐红色,边材淡红色,色泽和纹理美观,干燥后开裂小,可与世界珍贵用材柚木媲美。此外,红椎林还是很好的防火林。因此,对红椎进行育苗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态意义。

1红椎树种的生长环境

红椎是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主要上层植被类型之一,具有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科研价值。它比较适合空气湿润的热带或者亚热带季风气候,降雨量最好超过1300mm,最适降雨范围为1800~2000mm,平均温度应该在17~29℃范围内,最适宜气温为20~22℃,最高月平均温度为22~29℃,最低的月平均温度为6~8℃,特殊情况下的极端最低温度为-6℃,特殊情况下的极端最高温度为40℃。每年的活动积温为5000~8000摄氏度。适生土壤为红壤、砖红壤以及赤红壤。不能在砂质土以及重壤土中进行生长。pH值最好在4.0~6.0范围内,最适pH值是4.5~5.5,土壤中应含有较多有机质,在石灰岩地区不能栽种红椎树。种植山地、台地以及丘陵地区的坡度不能超过25°,比较适合种植在南坡、东南坡以及西南坡。

2采种育苗技术

对红椎树进行人工造林的时候,采用的主要是种子育苗技术。

2.1采集、处理和贮藏种子

选择的采种树,其树龄一定要大于20年,同时应生长速度快、生长健壮、枝干通值、枝叶茂盛以及没有病虫害产生。每年11到12月,红椎的果实就会成熟,当总苞从原来的青色变为褐色的时候,就可以采收种子了,将总苞在室内放置2到4天,然后移到室外进行暴晒,当总苞裂开之后应该及时将种子取出。红椎的种子不能长期放置,一般情况下都是随采随播,如果必须要放到明年春天播种,就需要使用河沙对其进行层堆积处理:首先将种子在清水中浸泡10到15天,去除掉瘪粒以及杂物,选择质量较好的种子,由于种子中海油较多的端芬,很容易被虫和老鼠咬,所以在进行沙藏之前应该将里面含有的杂物清除掉,同时稀释浓度为90%的敌百虫溶液,使其浓度为0.2%之后冲洗种子,然后采用干净的河沙进行分层堆积,以此来达到催芽的目的。将种子浸泡在温度为60℃的水里面5分钟左右,这样可以促进根菌的生长。完成播种之后,一定要合理地控制沙床含水量以及湿度,当用手握土没有水滴下,松手后沙土结成团为标准。经过70天左右之后,当大约90%的种子都有胚根长出的时候,就可以进行播种了。

2.2选择圃地以及作床

红椎的幼苗一般都喜欢在湿润以及有荫的环境下生长,所以圃地最好是在半日照和空气湿度比较大的山地中,如果没有这种环境,可以在便于灌溉,同时排水较好的位置设置苗床,把土地整平之后就可以当作苗床。设置苗床的高度最好在15~20里面范围内,苗床宽度应该在1~1.2米范围内,应该对苗床进行精细地打碎,使床面足够平整。为了防止幼苗根长落地,尽量减少管抚时期的工作量,有效提升苗木种植的成活率,应该在床面下面垫上1到2层的农用膜,然后在膜上面垫厚度为2厘米的粗砂,之后将薄膜容器放置在沙上。

2.3配制育苗的基质

不一样的基质会给红椎的生长带来不一样的影响。可以采用的配方有:①30%的塘泥或者草皮泥、2%的磷肥、3%的菌根泥,将其捣碎并拌均匀;②60%的草皮泥、32%的松林或者红锥林里面的地表土、8%的过磷酸钙;③75%的黄心土、25%的红锥林表土、15%的磷肥;④24%的黄心土、25%的火烧土、25%的泥炭土、25%的椎林表土以及1%的过磷酸钙。

2.4对芽苗进行播种或者移植

对红椎进行容器育苗的两种方法为:①2到3月的时候,把已经积层处理后有胚根长出的种子播种在相应的容器里面,在每杯中点播2颗种子,进行播种时一定要使种子胚根朝下,种子埋入的深度最好为2厘米,播种完成之后要使土层淋透水,过一个星期后进行检查,便于进行及时补植;②将种子播种在种床中,当种子开始萌发,幼苗有两篇真叶长出,同时幼苗木质化程度较高时将幼苗移栽到相应的容器里面。这样就可以有效保证苗木成活率以及健康的生长。在种床中播种子的时候,应该往种子中拌一定量的灭鼠剂,避免鼠食。尽量在阴天进行移苗,播种时采用相应的药剂处理种子,同时将胚根尖剪去,主根一定要在2~4厘米范围内,将根浸泡在生根剂里面,定根水一定要浇透。

2.5苗期的管理

①遮阴护苗。因为红椎幼苗非常喜阴,很容易受到阳光的伤害,所以一定要重视幼苗的遮阴防晒,搭建荫棚的高应该大于1米,宽应该超出畦边,根据树苗的实际生长状况来增加光照,当树苗木质化之后,就可以解开荫棚了。

②水肥的管理。由于红椎喜肥湿,所以应合理进行水肥的管理,防治发生积水现象。在晴旱天,应注重浇水,使土壤一直处于湿润状态,这样就便于幼苗出土,当苗种入杯中大约20天之后,就会长出新叶,同时注意进行补苗,保证一杯中有1棵健康生长的苗。注重淋水和氮肥的施与,施肥应该由稀到浓,每次不要施太多,但是要保证施肥次数,在恰当的时间适量进行施肥,同时注意分期巧施,在苗木出圃之前的一个月,不应该施肥。苗木生长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根外追肥,当树苗的侧根比较少时,可施与植保素或者磷酸二氢钾等,将其喷在叶面上。

③防治树苗病虫害。在苗期,红椎很容易被病虫伤害,比较常见的有:叶枯病、根腐病、金龟子、尺蠖以及卷叶螟等。对于根腐病,可以合理控制淋水量以及将病柱拔出,同时喷洒浓度为1%的波尔多液或者浓度为0.1%的多菌灵进行防治,对于金龟子和尺蠖,应该使用浓度为90%的敌百虫或者浓度为40%的乐果乳剂来进行防治。

2.6苗木的出圃

在苗木高度达到30厘米的时候,就需要对水肥进行合理的控制,进行炼苗。通常都是在苗木出圃的前30天左右进行。在苗木出圃的前1天,需要淋透水。

3扦插育苗技术

进行扦插的穗条应该是小于一年生的已经木质化或者已经半木质化的健壮枝,随采随插。将穗条下面的叶片剪去,留1到2片叶,用药物进行处理之后就可以扦插了。扦插之前需要采用浓度为10%的酒精来浸泡穗条,这样可以提高成活率。使用促进插条生根的药物,一般都是采用浓度为250mg/L的吲哚丁酸,这样生根率就可以达到90%了。最好的扦插季节是夏季和秋季,所选扦插的季节不会给成活率带来很大的影响,经过20到40天之后插条就会生根了,对红椎的扦插技术进行完善,可以有效提高造林的成活率和满足进行大面积造林的一些实际需求。

4嫁接育苗技术

如果采用的是同砧或者是同属的易砧进行嫁接,成活率不会有很大的差异,嫁接时采用的接穗一般都是健壮树冠的中上部枝条,应将穗粗控制在3到5毫米,穗条上的芽眼一定要饱满,在1到3月,使用腹接法俩进行嫁接,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成活率;将砧木地径控制在1.4到2.2厘米之内,嫁接的高度应该是10到20厘米,对输送营养物质和水分都比较有利,同时有利于接口的愈合,提高嫁接成活率。在已经成活的嫁接苗种,会存在“假活”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所选接穗以及砧木不合适,接口的位置较高,同时管护人员没有合理进行管护,从而损伤到接株。嫁接进行的季节以及嫁接人员的技术水平都会直接影响到嫁接的成活率。

5结束语

综上所述,红椎属于速生优质树种,红椎木材发热量高,萌发力强大,是一种优良的薪炭材树种,能够保持水土以及对土壤具有良好的改良效果,是一种高效的生态用材树种。由于其种植成活率与苗木培育管理工作存在必然联系,所以做好苗木培育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加强苗木培育管理工作,应结合苗木培育的条件进行管理要点的总结,明确苗木培育管理中的关键问题,提高苗木育苗技术。

参考文献:

[1]郭勇.红锥的高产栽培技术探讨[J].南方农机.2016(08)

[2]李蕊萍.红锥组培快繁技术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