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城市广场设计演化与发展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西方城市广场设计演化与发展分析

刘安琪

天津泰达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天津300457

摘要:“城市广场”是城市中由建筑物、道路或绿化地带围绕而成的开敞空间,是城市公众社会生活的中心,又是集中反映城市历史文化和艺术面貌的建筑空间。其作为凯文•林奇口中的城市空间的5种形态之一的“结点”是一个区域的象征,是一个重要的城市空间形态,是城市居民聚散活动的产物。回顾西方近千年的历史文明,城市广场可以看作是欧洲文化的一个独特现象,其产生和发展一方面因受到不同文明时期不同文化的影响和继承,经历了从自由、有机到严格、对称,再回到自由、有机的演变过程,经历了传统到现代的时代跳越。

1传统城市广场的内容与形式

1.1城市广场的萌芽

在古希腊时期,人类社会活动和生存方式促成了广场的源起,并赋予它独有的空间特质,而这种特质又反过来决定了它为人类共享的功能——城市生活的场所。城市广场是直接或间接为统治阶级建造或使用的,古希腊城市广场的产生和发展就是一种特定的政治权利的结果。

1.2城市广场的雏形

城市广场作为城市社会宗教与政治的中心,作为古罗马城市重要活动的见证,记录着城市的过去与现在,无论是统治者还是被统治者均与广场有着密切联系。受到古希腊城市广场的影响,古罗马的城市广场内容上较古希腊也有适当的丰富,形式上在继承古希腊形式的基础上也有所发展。古罗马帝国时期的城市广场在君权主义的影响下,以体现政治力量和高度的组织性为目标,用较大的空间尺度,以产生伟大堂皇的感觉,用建筑群或围廊为界面围合封闭广场,强调建筑群所围成的实用空间,突出广场的形象,将古希腊广场自由、不规则、多少有些零乱的空间塑造为城市中最整齐、典雅、规模巨大的开敞空间[2]。该时期广场设计的特色区别于古希腊人运用实体来传达统治者的个人意志,在于巧妙运用空间,塑造城市空间的纪念性。于是,古罗马城市帝国的广场成为了帝王的统治工具,而忽视了人的生活功能基础,较少考虑到人的尺度。

1.3城市广场的发展

中世纪城市继承了古希腊城市和古罗马城市的文明,但人的社会观念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突出地表现于人们崇奉宗教的价值观念上。除了宗教功能,中世纪的广场还具有市政和商业两大功能,该时期集市广场出现的原动力首先来自于贸易活动,具有强烈的经济特征。集市广场为市场交易提供了场所,因此成为中世纪城市最重要的经济设施。在所有中世纪城市中,集市广场、市政厅和教堂总是相依为伴,共同构成城市及城市生活的中心[1]。可以说,该时期的城市广场是市民生活的大起居室,是各种民间活动和政治活动的中心,是集市、贸易的中心,是具有生活气息的场所,正如扬•盖尔所说“中世纪城市由于发展缓慢,可以不断调节并使物质环境适应于城市的功能,城市空间至今仍能为户外生活提供极好的条件,这些城市和城市空间具有后来的城市中非常罕见的内在质量,不仅街道和广场的布局考虑到了活动的人流和户外生活。而且城市的建设者具有非凡的洞察力,有意识地为这种布置创造了条件。”

1.4城市广场的继承与颠覆

文艺复兴时期早期的城市广场受中世纪传统的影响,周围建筑布置比较自由,空间具有较强的围合性,雕像多设在广场的一侧。后期的广场则布局规整,并常常采用柱廊形式,空间较为开敞,雕像往往放在广场的中央。该时期的城市广场设计追求人为的视觉秩序和庄严宏伟的效果,对形式的追求近乎于完美。设计过程亦由中世纪的“渐进式”改变为“自上而下”的有计划的“决定论式”,注重构图的完整性,透视原理、比例法则和美学原理等古典美学法则被广泛地运用,追求完美的广场平面形状和舒适的空间尺度和比例,设计手法娴熟巧妙,空间艺术完美成功,科学性、理论性的程度明显得到了加强。

1.5城市广场的君权绝对化

17世纪~18世纪法国形成了古典主义,因学习古代、祟尚古代,模仿古代、以古代的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而得名的。

这个时期强调的是对君权的绝对服从,法国城市建设也体现了这种政治风格,将秩序作为绝对的表达手段,强烈地打上君主专制思想的烙印,将文艺复兴和巴洛克的空间成就推向颠峰,建立起新的严密的逻辑与理性,将更为纯粹的几何结构和数学关系运用到城市空间,追求抽象的对称和协调,强调构图中的主从关系,突出轴线,讲求对称,彻底改变了巴黎城的面貌。广场是这个时期最突出的成就之一,尤其是纪念性广场有了很大的发展,作为城市地标,以颂扬君主为主题,标榜君主理性,采用定型设计、完整建造,开始把绿化、喷泉、雕像、建筑小品和周围建筑组成一个协调的整体,并注意广场周围环境、广场之间联系的处理。从当时的广场形象来看,封闭的、规则的几何形,宏大的尺度,一色的房屋界面,强烈的轴线,无不充斥着一种非人性和规范化的特征,正因如此,明确体现着有秩序、有组织和永恒的王权至上。随着权利的扩张,城市广场已经不再服务于市民的社会活动,而是一味地追求气势宏伟,彰显功绩,逐渐演变成帝王展示其权利的场所。在那个时代,以空间形态表达权力成为古典主义时期城市建设的主要特征。

2近现代欧洲城市广场

18世纪下半叶,工业革命之后,世界迈进了第二次产业革命的发展时期,机器大工业代替了手工业工场,促进了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和大城市的兴起。同时带来了负面影响,如建筑高度密集,城市建设趋向无序,汽车抢占广场空间,绿地减少,居住条件恶化,城市广场的发展也经历了一段漫长的低潮期。

现代城市广场的发展,很庆幸在城市设计师们的讨论中重新获得了生命。随着民主政体的不断稳定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市民对政治关心程度的普遍下降,传统城市广场的政治色彩逐渐失去其意义。欧洲国家在充分考虑现代人的需求和活动的基础上,建设了大量的城市休闲广场,为市民不断提高的日常休闲需求提供活动场所,广场空间的性格也随之产生变化,自由、开放的空间取代了严格规整的几何形广场,绿化、水体、座椅、艺术小品以及游乐设施取代了帝王雕像和各种纪念物。广场的规模日趋减小,数量却不断增多,它们丧失了在城市空间结构中的主宰地位,但变得更具个性化、艺术性、人情化与场所感。

3结语

从欧洲传统城市广场空间、形式等的发展脉络中可以发现,人的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促使城市广场的形成,而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才是影响城市广场发展的主要因素,更进一步说,统治阶层直接决定了城市广场的发展方向。人的社会需求只要求城市广场具备集中的空间,封闭与否,规则与否,对称与否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宜人的尺度,丰富的活动。随着统治者权利集中,市民的社会地位趋向从属时,城市广场已经不再重视社会下层市民日常生活的空间,完全成为统治阶层纯粹的“摆饰品”,甚至成为巩固或抢夺政治权利的政治工具。因此,这个时候的城市广场注重的是严格的空间形式,讲究的是宏大、规则、对称、轴线,这些都强烈地体现出统治阶层的权利和统治欲望。当国家政体越具民主色彩时,城市广场更乐于表现出对人性的关怀和对生活的积极意义,成为市民日常生活的公共场所。

参考文献

[1](德)约阿西姆•拉德卡著,王国豫,付天海译.自然与权力——世界环境史[M].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

[2](法)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3](美)埃德蒙•培根著,黄富厢译.城市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