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爱培育祖国的花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1

如何用爱培育祖国的花朵

赵艳梅

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平西乡中心校泉沟小学136000

有人说:“教师的职业是太阳底下最神圣、最伟大的职业。”正是这句话,激发了我选择教师这个职业的热情。教育是一门高深的艺术,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投入我们全部的爱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心就不可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更不可能使我们成为合格的、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只有有了爱心的依托,我们才能培养出一支属于21世纪的高素养的人才。

一、教师要关心学生

教师的爱与众不同: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教师是在用微笑传递爱,用赏识表达爱,用严格升华爱,是用自己的真心与爱心换得学生的爱戴与信赖。让我们用爱心来浇灌祖国的花朵吧,看到他们茁壮地成长,那就是我们最大的欣慰!

这是一种对学生带有责任感的、对他们寄以良好期待的态度和行为。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发展得如何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这种责任感使我对学生的成长寄以良好的期待,产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的情感和行为。有一次,听说几个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午饭经常就是麻辣烫和面条,有的根本吃不饱,我当即决定带这几个学生进馆子吃一顿。点菜的时候,这几个孩子一直懂事地叫我少点几个菜,我知道他们是为了给我省钱。其中一个学生还说,等他工作了要请我去大饭店吃一顿。看着他们吃得很香,我很欣慰。我的学生要回报我,虽然那是一句遥无期限的承诺,但足以证明我对他们的关心是值得的。

二、教师要爱护学生

正因为我对孩子们的关心和爱护,学生们也回报我好多美好的事情:他们会用稚嫩的画和语言给我送祝福,会把自己喜欢的小礼物悄悄放在我的桌上,会偷偷把爸爸从国外带回来的巧克力塞给我……

一个教师如果不关心学生、不爱护学生,则是缺乏责任感的表现。一个不关心学生、不爱护学生的教师,不是一个好教师。一个富有责任感,一个对学生成长寄以良好期待情感的教师,他会经常把学生放在心上,体察他们的酸甜苦辣,关心他们的生活冷暖,关心他们学习、做事、为人和各方面的健康发展。

三、教师要亲近学生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统教育中,教师是领导者,学生是被领导者,教师始终是居高临下,学生只是装知识的容器,因此师生之间始终存在着一种“师尊生卑”的不平等关系。教学方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喊累,学生叫苦,按部就班,事倍功半。新的教法要求教师寻求新的师生关系。要达到学生自主学习的最佳效果,就必须转变教师为课堂教学的主角,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教师要吃透教材,精心设计问题,问题设计恰当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自主学习意识,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使学生既能运用旧知识又能激活新思维。教师要适时地放手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真正扮演主角,从中体会成功的快乐。

四、教师要信任学生

尊敬和信任是对学生的一种厚爱、一种要求,也是一种鞭策。尊敬信任学生能使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体会到自己的价值。教师要尊敬、信任学生,及时谈心,建立起知心朋友式的新型师生关系。学生受到教师恰当的评价和真诚的信任,他们会得到精神上很大的满足,产生奋发向上的力量。因此,教师特别要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真诚地与他们沟通,用宽容和理解去接纳他们的轻微失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

在教育教学实际工作中,教师应该设身处地信任孩子,动之以情,关心孩子。不仅要理解孩子的精神世界,而且要学会用孩子的思想和感情去生活,把孩子们的忧伤、焦虑和为之激动的事情统统装在自己的心里。孩子们的心是敏感的,这颗心可以吸收一切好的东西。如果教师引导孩子向好的榜样学习,启发孩子们效仿一切好的东西,那么孩子身上所有不好的东西就可以不经过任何痛苦,也就是不使孩子的心灵受到伤害、不使孩子感到委屈。此时信任便是教师使孩子感到心灵免受伤害的保护神。教师要用自己真诚的心触碰孩子那颗敏感的心,使孩子自我尊重的感情得以发展巩固。要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孩子们的创造能力和优秀品质,让孩子对自己充满信心。有了对自己的肯定,孩子们会信心百倍地迎接各种困难和挑战,会在困难和挑战中不断磨炼自己,让自己慢慢成长起来。

总之,在新的世纪、新的时代,我们急需这种用爱心浇灌祖国的花朵。“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指引每一位执教者前进的灯塔,也是鼓舞教师在教育岗位上奋发作为的动力,使师生关系焕发出迷人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