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提升途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21
/ 2

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提升途径

王春成

王春成青岛市黄岛区香江路第三小学山东青岛266555

摘要:情感教育有着个体性与社会性的双重价值。对学生的情感教育符合学校的教育目标,也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情感教育的实施需要学科为载体,小学语文教学中贯穿情感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知情意的协调、全面发展,获得丰富的精神世界与人文理念。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情感教育;提升途径

语文学科有着丰富的情感性与思想性,它对学生的情感教育非常重要。在某种意义上,语文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情感成长的引导者与培养者。因此,本文有必要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提升途径。

一,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

第一,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师德修养。师德是教师素养的核心成分,是教师献身于教育事业的根本动力。培养教师高尚的师德,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教育目标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因素。教师不仅是在课堂上“传道、授业、解惑”者,更需要在课堂之外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位学生的点滴成长与进步;认识到今日教育的学生和往日的学生是不同的,明日的学生肯定会比今日的学生更加优秀。教师用自己的真情、真心来教育和感染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第二,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教师安身立命之本,教师专业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所培养的人才素质的高低。小学部分语文教师学习积极性不高,有的教师甚至对教学敷衍了事,对学生轻描淡写,没有专业发展的欲望,大多数语文教师没有走出去学习的机会,这是影响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能力,一方面需要建立教师专业发展的激励机制,如学校对科研方面比较突出的教师,优先评选晋级,这将促进教师从教育者向研究者转变。另一方面,走出去,引进来,学校选取优秀教师作为学校培养的骨干教师,到城市学校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以改善学校的现状,这些教师是带着改变学校的艰巨任务学习的,所以他们要有很强的责任感和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第三,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情感素养。教师是情感教育的主要实施者,首先自己必须要有积极健康的情感,才能去感染,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教师可以通过读书,网络学习等方式,了解有关情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一些情绪调适方式;教师还可以通过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保持良好的心境,从而提升自己的情感素养。

二,挖掘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中国汉语博大精深,无论是字、词、句,还是段、篇、章,都与人和物紧密相连,自然也就抒发着对人或对物的某些情感。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在叙事、写人、状物、写景的文章中,都表达着作者对人、事、物、景的感情。这些文章的学习,能使学生形成高尚的爱国之情、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把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语文教学的目标,但在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中,还是把备课的重点放在知识教学上,虽然教学设计上设置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但教师们很少以情感教育为出发点,考虑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作为现代小学语文教师,要树立知情结合的语文教学观,以语文课程为载体,深入研读每一篇课文,感知、理解、内化文章中所蕴含的情感因素,找出文章中情感的触发点,并结合所带班级的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来适时地传递教材中的情感。只有教师在备课时将教材中的情感和自己的情感达到了高度的融合,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游刃有余,适时点拨学生,使学生在知识学习的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备课这一环节,就要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备情感是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前提条件。

三,创设良好的情感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周围的世界是生动思想的源泉,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宝库,教师应是教育环境的设计者。”创设良好的校园情感教育氛围,要以教师为表率,用良好的校园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熏陶、感染学生,使他们在整洁舒适、积极向上、富有朝气和热情洋溢的校园环境中得到精神的滋养,灵魂的美化。美好的校园环境具有使人精神振奋、唤起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欣赏意识和保护愿望,能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情感产生积极的影响。小学要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情感育人功能,使师生共同参与校园的环境建设,师生亲自动手美化校园环境,那么学生就会更加爱护和珍惜校园里的一草一木。良好的人文环境建设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合作,还需要长久的校园文化积淀。对于小学人文氛围不够浓厚的现象,小学可以通过打造主题校园的形式来建设良好的人文环境。主体校园文化的打造必须由校领导牵头,制定详细的发展策略;要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必须在教学内容,各种活动中贯彻这个主题;要以活动为主要形式,才能对学生产生净化思想、陶冶情操的作用。良好的情感氛围是情感教育的特有方式,它对学生的情感培育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因此,小学要重视学校物质和文化环境建设,以形成良好的情感氛围。

四,家庭与学校相结合,培养小学生的健康情感

家庭是孩子接受情感教育的第一场所。依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孩子有被父母爱的需要,家庭给予孩子情感上的满足对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获得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至关重要,同时,孩子也能学到为人处世的道理。然而,在社会转型时期的,由于父母常年出门务工,使孩子缺少父母的关爱,由于距离的限制,也使孩子和父母不能面对面交流感情;大部分监护人文化素质低,缺乏必要的情感教育知识和教育方法,导致孩子的情感需要不能得到满足,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面对家庭情感教育的困境,小学就要发挥情感教育的主导功能,尽力弥补家庭情感教育的缺陷,具体措施如下:学校定期为家长举办情感教育讲座,要求孩子监护人至少一人参加,以此增加监护人的情感教育知识和技能;每月举行一次孩子与监护人的亲子活动,活动内容要丰富多彩,如亲子游戏,孩子与监护人共同制作一件有意义的作品等,以此沟通两者的感情;对于留守儿童,学校可以利用网络便利,每周安排一次孩子与父母视频通话的活动,拉近孩子与父母之间的距离,缓解孩子对父母的思念之情;对小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离不开家长的大力支持和学校的全力以赴。我相信,在家校合力的教育之下,孩子的情感会更健康,明天会更美好。

结语

情感教育实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互动,小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了师生的尊重与关怀,这让孩子们充满信心与热情,在以后的道路上能够更加坚定地成长与付出。

参考文献

[1]王平.寓德于情,以爱育人——专访情感教育研究的开拓与实践者朱小蔓教授[J].教师教育研究.2014(03)

刘彬彬.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