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康体游憩体系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6-16
/ 2

城市康体游憩体系初探

谷振天

谷振天(沈阳世茂新发展置业有限公司)

摘要:目前国内城市用地的紧张与人们日益增长的休闲游憩活动的需求,这就对城市的规划者和建设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如何在高度城市化的今天,既满足城市以人为本的需求,又能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市康体游憩体系

1城市康体游憩体系的背景

1.1“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则之一环境与发展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两大主题。自18世纪产业革命以来,世界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人类文明和科学技术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水平。但工业文明的沉重代价是加剧了生态环境的危机。全球性环境的恶化和地球生命支持系统(theGlobalLifeSupportSystem)的退化,严重威胁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成为整个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1.2我国城市环境建设发展的社会背景在当前大力提倡的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我国的“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切实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不断增强城市的服务功能,努力建设生态良好的宜居城市。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方面,提出建设环境友好型的城市,合理有效的地配置资源,这对城市总体的迅速、良性发展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1.3健身休闲活动空间的需求日益上升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个人收入和闲暇时间的增加,对健康意识的提高,体育健身娱乐休闲活动风气正在我国日渐兴起,且呈越来越兴盛之势。随着这类公共活动的增加,对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和健身游憩活动空间的需求不断上升。

目前国内城市用地的紧张与人们日益增长的休闲游憩活动的需求,这就对城市的规划者和建设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如何在高度城市化的今天,既满足城市以人为本的需求,又能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在城市中建设生态绿色网络为我们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在城市中建立绿道体系多为构成生态网络,较偏重生态保育目的为主,但若以城市的环境背景与使用者角度为出发点,应纳入多种使用功能而加以建设,综合休闲娱乐、康体健身和交通联系等功能,城市内的绿道将不仅连接郊区,连接郊区公园和游憩地,连接城市内人为缘故造成的零散的绿地资源,还可以联系公园、学校、居住区和商业区等城市公共开放空间,让步行者与自行车也能够远离城市的交通和污染,享受优美的环境。因此我们可以藉由不同种类的绿道拉进自然、生活、游憩与人之间的距离,使其不单只是一条简单的连结路线,还拥有多样的风貌。

2城市康体游憩体系的引出

理想的绿地配置需要在城市地区中建立绿网(Forman&Gordon,1986),更能提升绿地资源在城市内的存在价值,创造更高的效益。绿网不仅可以分隔城市发展地区,成为一个协调建筑开发与自然生态间的缓冲带,降低快速发展后对环境造成的冲击程度,还能加强景观的影响并协助环境及生态作用,承担部分抚育城市生态的责任。

城市康体游憩体系是在景观生态学廊道—斑块理论基础上,由纵横交错的绿色廊道和绿色节点有机构建起来,集生态、休闲、游憩、健身、行人及非机动交通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生态网络体系。该体系由现状公园绿地与规划中的其他公园绿地组成,并利用与城市道路、河流、海岸并行的多功能绿道相互串联,构成一个独立于城市机动交通网络,由绿色空间构成的供市民顺畅地自由行走的非机动交通系统。

城市康体游憩体系最大的特点就是该网络交通系统深入到社区,使居民和游人能够在整个城市绿地中不受机动车影响顺畅游走,把人与绿色廊道、斑块更紧密地联系起来。

3研究方法与方法论

3.1研究方法本研究课题属于环境规划的一种,因此运用的方法主要是借助多准则决策法来制定土地适宜性分析中的评价因子构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工具将各项评估因子的结果通过叠加表现出来,最终通过情景分析法来实现城市康体游憩体系中多种功能绿道的规划。

土地适宜性分析为生态土地使用规划方法的一种,是指土地资源对某种特殊利用适合程度的确定过程,是在调查搜集自然环境各要素的资料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按照规划与建设的需要,并根据整个土地的适用程度,为合理选择和组织城市土地提供科学依据。在没有任何有害或多数无害的条件下,对城市土地的某种可能用途,确定最适宜的地区。在上世纪50年代以后,给予土地使用规划与资源管理在作业上的需要,多位规划保育学者乃陆续发展许多土地使用适宜性分析方法,而成为环境规划的主要工具之一。

3.2方法论AHP法(层次分析法)是ThomasSaaty于1980年首次提出的用于多准则决策的一种系统化方法(Saaty,1980)。其基本是思想是,根据分析对象的性质和决策或评价的总目标,把总体现象中的各种影响因素通过划分相互联系的有序层次使之条理化。首先,它按照因素间的相互关联影响以及隶属关系,将因素依不同层次聚集组合,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分析结构模型;其次,够根据客观现象的主观判断,就每一层次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给予量化描述;最后,利用数学方法,确定每一层次全部因素相对重要性次序的数值或相对优劣的排序值,从而对多准则决策过程提供决策支持。也就是说,层次分析法是在一个多层次的分析结构中,最终被系统分析归结为最低层相对于最高层的相对重要性数值的确定或相对优劣次序的排列问题(马立平,2000)。

4结论

本研究以景观生态学为基础,运用景观生态学中斑块、廊道、网络的概念,配合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等理念尝试构建城市中的具有多种功能的康体游憩体系。而后再根据相关文献与研究,拟定城市康体游憩体系的评估项目因子和准则,作为建立评估框架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