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习惯养成,促成绩提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1

抓习惯养成,促成绩提升

周长燕

山东省莱芜市雪野旅游区大王庄镇大槐树小学271120

在21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既没有轰轰烈烈的先进事迹,也没有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但至少我是一名合格的班主任老师。所以今天我要在这儿向各位同仁们汇报我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以便我们大家共同交流。

一个好的班级,首先要注重学生的习惯养成。大家都知道班主任工作细碎而繁琐,学生每天的学习要关心,班级的纪律要费心,班级的卫生也要操心,每天下来我们经常是筋疲力尽。其实,只要我们平时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班级管理就变会得简单得多。

第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清洁美观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学习,能使学生成为素质高、气质雅的人。一开始做值日,确实是令我头疼的一件事。这项工作既耽误学习时间,又令人生气,学生不会扫地,一个在前面扫另一个在后面扫,一看就让人来气。

一周下来,每个组都是这样扫地。此时我才意识到,现在的孩子是家里的宝贝,他们不会扫地。于是我决定教孩子们扫地,怎样用大扫帚扫地,怎样用小扫帚扫地,怎样用撮子收垃圾,怎样配合才能出效率。经过一周的培训,学生打扫卫生的速度大大提高了。这样我就可以不用陪着他们打扫卫生了,同时也保证了同学们的学习时间。尽管学生打扫卫生的速度很快,但由于我班的卫生区较大,还是会耽误同学们正常的学习时间。于是我又想了一个办法,让每一位学生承包一部分卫生区,让他们在班空管理好自己的卫生区。平时我和卫生委员检查卫生情况,一有问题就能马上找到责任人。通过这样的制度,学生的责任心强了,班级卫生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我的心病也随之消失了。任务承包者任劳任怨,班级的环境得到了清洁,同学的心灵得到了净化。

第二,养成良好的纪律习惯。

严格的纪律约束是为了让学生达到更好的自律,良好的纪律习惯是一个班级的核心。学生上自习乱,有可能是学生的学习任务不统一,有的学生的作业已完成,无事可做,这时就有可能捣乱。因此学生自习时,我们布置作业一定要统一而且还要有伸缩性,能保证每一个学生有事可做。自习的纪律我是采取“蹲班”和“窥视”的办法进行管理。“蹲班”就是上自习时,我在教室里维持秩序,长时间的蹲班,就有可能让学生养成安静上自习的习惯。“窥视”一词用在我们老师身上,乍一听不好听,但它是非常有效果的。上自习时我偷偷地躲在一边,观察谁在捣乱,然后对他进行批评教育。经常这样做,即使我们不在,学生也会安静地上自习。学生养成了良好的纪律习惯,班主任在不在一个样。学生一旦养成了良好的习惯,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是学生的基本责任,是学生将来立身社会的前提。所以学生要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养成学习的好习惯。为培养学生学习的习惯我是这样做的:如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平时我在上课时,看到哪个学生不认真听讲,就立即问他问题,让学生上课时不敢开小差。有时为培养这一习惯,当一个学生读课文时,我随时叫停,让另一名学生接着读。久而久之,同学们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就养成了。又如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作业有布置必有检查。为了管理的方便,我们班建立了家长微信群,我随时把好的作业的图片传到群里进行鼓励和表扬,把差的作业的图片发给相应的家长。家校联手,齐抓共管,这样学生就不敢不认真完成作业了,时间长了学生就养成了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经常要求学生学习要有目的、有计划。每学期初,我让学生制定出考试目标分数以及班内要超越的对象,同时不间断更新目标,这样就能有效地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

以上是我的一点心得,如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