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11-21
/ 3

语文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探究

蒋顺平(长沙县梅花中学湖南长沙410135)

【关键词】课堂教学;自主学习;能力育人LanguageteachingindependencestudyabilitydevelopmentinvestigationHangHong-jun1,LiQuan-ling2

【Abstract】Schooleducationpresentconditionanalysisenunciation,strengthentothestudentindependencestudyabilityofdevelopment,transferstudentstudyofaggressive,urgestudent's“activestudy”,“academicassociationstudy”toseemtobeisimportance.Sotheteacherinthelanguageteachingshouldestablishvarietyindependencestudymeans,developmentstudentofindependencestudyability.Open,cooperation,welltimedleadtolead,transformationclassroommode,developmentstudentofindependencestudyability,promotestudentindependencestudyconsciousnessofdevelopment,reachtoteachperson'spurpose.

【Keywords】Theclassroomteaching's;independence'sstudy's;abilityteachaperson

1.教育状况分析

1.1学生现状分析。现阶段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各种资料的泛滥成灾,中学生对之的依赖性也就越来越强。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更快更新地接受新事物,拓展知识面,增强信息量。另一方面则也在不断滋生学生的惰性心理,僵化学生的自主创新思维。正由于轻易地能获取现成的东西,学生也就成为了书本资料的俘虏。他们对于学习不再付出艰辛的劳动,现成的答案,抄袭完成即可。这更不利于课堂素质化教育,达不成教育的真正目的。据调查发现,中国教育培养的是高分低能的人才,进入社会后“一流”学生比不上“二流”学生这种怪现象屡屡出现,这更加剧了我们对未来教育的忧虑。

1.2教学现状分析。一直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学生接受为主。中学语文课常用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利用讲解,板书和多媒体作为教学手段,以教材为依据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要做的就是接受教师传递的知识。教师是知识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教材、参考资料以及教师的个人经验是知识来源,是学生学习的内容。在这种模式下,语文课堂教学便有“填鸭式”的满堂灌,教师充分“咀嚼”的内容,到了学生“口中”自然也就变味了。学生的思维习惯了顺从接受,渐渐对变化和发展产生抵制,不肯接受新事物、新知识;自己也忘记了是一个有着独立思想的活生生的人。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要求,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灌输式和绝对化的课堂教学阻碍了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

2.创设自主学习手段综上分析,我们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显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映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并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从而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1变换课堂教学方式,促成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新课标新理念,要求教学实践的改变,教师也将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来改变教学的方式。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断变换课堂教学方式,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模式,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自主学习,在课堂中主动、大胆、尽情地动脑、动口、动手,自由发挥自身的学习个性,真正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课堂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通过学生的参与、互动、体验和实践活动,使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得以不断提高,树立学习主人翁意识。

2.1.1自学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自学式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学教材,自做读书笔记,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学教材,学全观察,学会发现。突出强调学生自学课本知识的能力和良好的观察问题的能力。是人类智力结构的观察力重要组成部分,敏锐的观察力是创新能力的重要内容。

2.1.2情境式,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思维空间。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首先要使学生在广度和深度两方面学好基础知识。其次要根据教材潜在因素,创设想象情境,提供想象材料,诱发学生自由想象,让学生在创设的课堂情境中,充分展开想象翅膀,在想象的自由王国里遨游。

2.1.3开放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教师授业解惑是教学最基本的思路。而开放式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以平等的身份参与的教学活动,老师让学生直接参与课堂教学,包括学习计划的制定,课堂讨论题目的设计,发言提纲的编排等。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已知的基础知识,撰写小论文,编演课本剧,评价影视作品等,学生以心灵自由,发挥群体交互激励机制,大胆地拓展课堂时空,创设“无拘无束的气氛”,让学生“自由地呼吸”,使其自主意识转化为自主学习能力。

2.2创设自主质疑的情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的根本在于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我们的教学目标是培养真正的人才,所以在教学中要精心设疑,让学生充分发展主动参与的个性。所以教师不仅要善于提问,还要教会学生提问,鼓励他们大胆质疑,有所疑,才有所思,才有所得,善问的学生往往思路敏捷,思考问题深刻,在思考中提高能力,在阅读中处于主动地位。勤思考能迸发创新的火花,在语文学习中要让学生自主做到“三勤”:

(1)课前勤于预习:课前自主预习课文,就是一个自主学习创新的过程。如:阅读《岳阳楼记》一文时,学生在预习时应形成这样的思路,作者为什么作记?作者写到几种人的观景心情?这样写的用意何在?文章思想境界留给后世的名句是什么?文章的人格魅力如何?通过一连串的独立思考,从而达到学生对通篇文章精髓的把握。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自主探索问题的能力,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2)课堂勤于提问:学习过程中能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如教学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望木春”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发挥自由想象的空间。教师要让学生运用发散思维去思考,这样一来,势必学生回答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应该肯定学生的答案,不要轻易去否定他们的见解,从而保护了他们的积极性,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机会和动力。

(3)课后勤于消化:课后让学生回去独立完成作业,思考自己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重点是否完全消化?还有哪些知识没有掌握。这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并以“自主”为核心,紧扣学习进程,进行阶段性的自主复习。对于学生提出的有新意的问题,教师要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并对学生的提问进行筛选,组织讨论,这样多方交流,相互启发,将大大锻炼学生动脑筋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我们要尊重学生独立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使他们真正能够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

2.3建立自主合作机制,充分挖掘自主学习潜能。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自主合作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合作的环境下,培养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班级授课制下,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小组合作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实现差异互补,改善学生的人际关系,加强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质量。我的教学体验是背诵、默写、单元测试、辅导都是以四人一组合作的模式进行,而且延续至今颇佳。因此合作机制的良性运行,就是学生自主思考的过程,也是相互学习的过程。

2.4教师适时引导,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真正成才,靠的是后天的努力,是一种锲而不舍的意志和毅力,而这种精神来源自于学生时代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中要着眼于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达到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活动的教学效应。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加以积极引导。要求是:1、引导学生自我确定学习目标。教师不必把课文分成大小不等的问题,而是在教学中应从整体入手,让学生自我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确定学习目标,选取自己最需要的最感兴趣的学习内容。语文新课标中就明确有一个单元是由学生自选课文学习的。2、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学习方式应因人而异,我们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学习的能力。在文言文教学中应当这样做:课文由老师翻译,还是学生自己翻译?我让学生来选择,然而学生选用了小组合作翻译,那样我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只是在学生不懂的地方要我帮忙的地方,我就去引导。同学们在自主、合作中显示出高涨的学习热情,这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3、引导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学生掌握学习技巧和方法是自主学习的关键。学习一篇课文,引导学生掌握“整体感知——精析、研读——归纳、总结”,这样既见森林又见树木的学习模式是魏书生教给学生的“六步法”学习法就收到很好的实效,学生找到了方法,就有了主线,就能触类旁通,自主学习就如鱼得水。

总之,自主学习是主体教育思想在教学领域的反映,我们只有把语文课堂教学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积极促进学生学习形式的改变,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才能使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才能促进语文教学的真正腾飞。

收稿日期:2009-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