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条件,让孩子“做中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0-20
/ 1

创设条件,让孩子“做中学”

芦惠丽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中小学生科技活动中心116033

摘要:教学是要帮助或形成学生智慧或认知的生长。布鲁纳认为,教育工作者的任务是要把知识转换成一种适应正在发展着的学生的形式,而表征系统发展的顺序可作为教学设计的模式,由此他提倡使用发现学习的方法。充足的探究时间,独立的探究情境,保护学生的想象力,尊重学生间的差异,都是学生发现学习的保障。

关键词:创设条件探究时间情境差异做中学

“做中学”的科学教育目标是让儿童有机会亲历探究自然的过程,使他们在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的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建构基础性的科学知识,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一、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探究时间

“做中学”的科学教育目标是让儿童有机会亲历探究自然的过程,使他们在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的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不能有急于求成的想法,认为这么简单的问题要花很长时间太浪费了。这种想法是极其错误的,因为在我们看似简单的问题对学生却是不简单的,所以要给学生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的探究活动充足的时间。例如:在《巧挂重物》一课中,当学生看到仅通过铁丝尖即可把重物悬挂在桌面上时,学生会感到很惊奇。道理在哪里呢?桌面上是不是有磁铁?这时我们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给孩子充分的时间,充分发挥儿童探究的天性,自己去寻找答案。有的学生通过铁丝尖将重物挂在椅子、铅笔盒、尺子、笔记本、扣子甚至指甲盖上;有的学生还把挂有重物的铁丝向下按,铁丝会像弹簧一样弹起来;有的学生把挂有重物的铁丝向下扔到铅笔盒上,看到重物仍能稳稳地被挂住;还有的学生把挂有重物的铁丝放到矿泉水的瓶盖上,让重物绕瓶盖上的铁丝尖旋转。学生通过这一系列的自主活动,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通过交流、讨论,互相补充、互相完善,最后得出桌子上并没有磁铁将铁丝吸住,是由于铁丝的特殊结构造成的。因为给了学生充足的探究时间,学生亲历发现过程并感悟到了其中的科学奥妙。

二、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独立的探究情境

布鲁纳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我们教一门学科,不是要建造一个活着的小型藏书室,而是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认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产品。”可见,学习的主要目的不是要记住教师和教科书上所讲的内容,而是要学生参与建立该学科的知识体系的过程。所以,布鲁纳强调的是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的探究者。《搭纸桥》一课中,二年级的学生常常想不到扇形的桥面最结实,为了使桥面更结实,他们只想到将纸叠厚一点。如何启发学生打开思路?这时教师作为支持者要给学生提供适宜结构的材料,即给每个学生发一块撕掉表层的纸壳,要他们研究一下纸壳结实的原因在何处。学生认为是它的波浪结构才使得纸壳要结实。这时我们就会说:我们来用报纸试一下,看看你的想法对不对?他们把桥面折成扇形,当他们看到折成扇形的桥面放得木块比以前多时,他们很兴奋。这时教师进一步引导,要学生互相比较一下:谁的桥面承受的木块更多?为什么?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比较,他们得出:折越多,承受的木块越多。通过自己的探究,寻找到了答案,他们有种成就感。

三、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想象力

除了注重学习过程之外,布鲁纳的发现法还强调学生直觉思维在学习上的重要性。布鲁纳认为,直觉思维的形成过程一般不是靠言语信息,尤其不靠教师指示性的语言文字。直觉思维的本质是映象或图象性的,所以教师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要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想象,防止过早语言化。与其指示学生如何做,不如让学生自己试着做,边做边想。例如《巧移瓶子》一课,如果一节课只有一根绳子、一根钉子、一个瓶子三种材料,内容就太简单了,这样课很容易上完。如果把上课的过程放在“做中学”,重点放在问题情境,重视探究过程是上好“做中学”的关键。课的开始即问题情境部分,是为学生进行自行探究做准备的。在这个准备过程中,一定不要有意或无意把问题的答案提示给学生,要开门见山地把问题抛给学生,不要做任何提示,让学生自己进行做中探究。这样,学生为了移瓶子,就会想出不同的办法,有的办法成功了,有的办法不成功,但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活动,并把各种想出的办法画了下来。

四、教师要尊重学生间的个体差异

每个儿童的知识结构是不一样的,他们之间在实践的过程中是有差异的,需要教师尊重他们的差异、呵护他们的自尊心,让每个儿童在愉悦中各得其所、有所收获。一个活动项目,有的学生只能完成其中的一个内容,有的学生可以完成两个甚至三个内容。这样我们在设计课堂内容时就要分出由易到难的层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去由易到难一步步地做下去。这就避免了一节课过难,能力低的学生跟不上;一节课过易,能力高的学生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例如《捞球》一课是这样安排的:将这项活动分为难易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两次将两个玻璃球捞出。第二部分是一次将两个玻璃球捞出。第三部分是给学生增加水及泡沫,要学生想办法将球取出。这节课里我们看到,在同一时间有的学生第一部分还没做完,而有的学生已经开始做第二部分甚至第三部分了。只有充分地尊重儿童间的差异,避免一刀切,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个儿童真正各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