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批判性地域主义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基于批判性地域主义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柳振阳

(赣州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西赣州341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推进,景观设计行业也受到了巨大冲击:大量城市公园设计忽略地域属性,转而追求国际范。然而断裂的文脉、粗糙的工艺使这些城市公园呈现出低劣的品质。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业界的精英分子不断尝试组织契合时代潮流且具有地方特色的设计语言,创作了一些经典的元素。然而在当下大力倡导回归地方特色的情况下,这些元素被生硬的搬到了全国各地,从南到北清一色的灰瓦白墙、青砖铺地等形式使景观设计落入另一个陷阱。批判性地域主义主张消除本土和全球化之间的对立,通过理性的汲取和保持区域文化中的精髓来对抗全球化的侵袭。这一指导思想是解决我国城市公园景观设计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批判性地域主义;城市公园;景观

【中图分类号】TU-0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544(2017)24-0007-02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现代景观设计深受西方设计理念影响,促使国内诸多城市公园表现出一种与传统完全割裂的景观形象。并且忽略了市民在城市公园中的参与性与互动性。这就会导致城市公园景观慢慢变成一个纯摆设的景观,脱离了人和当地的特色。

由于人口基数越来越庞大,城市发展速度较快,城市结构从传统模式向新兴模式转变,城市的可识别区域也在不断的萎缩,场所的特性在消退。人们对自然永无止境的开采,对先人所留下的历史文化资源不断的破坏,对景观功能和技术的片面重视使得城市公园缺失了人文关怀。这样只会导致地域文化被同化。只有求同存异才能使我们的行业越走越远。

日本著名的建筑景观设计师佐佐木叶二的作品深受极简主义风格影响,简练的线条能够组织出构成感极强的景观空间。除此之外,他的作品也体现出对地域文脉的关注:运用白色条石、细粒砂石、散置块石、孤植树木等元素的有机组合,营造出宁静、朴素的日式美学氛围。他对传统园林元素的提炼精准到位,对现代技术的运用驾轻就熟,成功的创造出了具备浓郁日本特色的园林景观。

笔者试图通过对赣州市郁孤台公园的研究,总结批判性地域主义思想运用于城市公园中的方式。

1.就地取材

赣州郁孤台公园的石材、植被大部分取自当地,这大大的减少了远程的运输费用,就地取材也能很好与当地的地貌地势相结合。在减少开支的前提下,提高了材料的使用率、保证植被的成活率。许多公园景观为了公园的美观,大花劳力财力,从其他省市或者国外进口私有树种来栽种,树种不适合当地的气候、土壤,导致植被的成活率降低,大大的增加了公园的建造与维护成本。

2.融入当地的建筑风格

郁孤台在保留原有古建筑的基础上融合现代建筑艺术的审美诉求,通过光影与建筑环境的结合,营造出一种震撼人心的氛围。郁孤台新建建筑采用仿木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与公园空间尺度宜人,相互渗透交融形成了古色古香的场景,使得游客置身其中恍若隔世。

3.与传统艺术的结合

郁孤台公园在与传统艺术的结合上略显苍白。传统艺术主要是历史文化中纯艺术的种类,比如绘画、雕塑、书法等等。公园设计应该积极地融合赣州当地各种艺术文化并把它转换成形式语言。传统本身也是一门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之间存在着许多必然联系。传统的艺术思想与传统形式对公园景观设计有着很深远的影响,在许多公园设计中,都能够看到传统艺术的影子,公园景观作品很大程度上都是公园设计师与传统艺术工匠合作完成的。这大大提升了城市公园对地方文化传达的效果。

4.传统典故和当地民间传说的融合

历史典故、民间传说是地域文化最重要的一种文化体现,城市公园设计往往会根据当地的历史典故和民间传说来营造场景。将文化的传承寓于景观形式中,提升了趣味性。

5.与自然共生共存

公园中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主题不只是局限于视觉上的满足,同时也是包括了人们身体上与自然的相契合的满足,这也是每个现代公园景观设计该有的理念。郁孤台公园在一块平坦的草地上,顺着路况及人们踩踏过的痕迹,铺设了一条通往郁孤台的路径。整个公园没有很明显的对称平衡,也没有刻意的去营造整齐划一的形象,而是充满了与大自然相融合的气息,看似朴实,细究时却耐人寻味。公园景观设计要坚持做到人工建造与自然相融合、人类活动与自然相融合,才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设计。公园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充分体现出设计对场地环境的尊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则传达着使用者对公园环境的全面融入。这种手法并不涉及传统文化的演绎,它倡导的是对场地精神的细心琢磨。这是批判性地域主义景观纪委重要的设计方式。

6.结语

在城市公园日益增加的今天,需要有新的发展思路去革除乏善可陈的传统公园景观形象。批判性的地域主义思想倡导“基于特定地域自然特征、建构地域的文化精神和采用适宜技术经济条件建造建筑”的理念对现代主义与沙文主义进行理性的吸纳,一方面符合当代生活需求,另一方面丰富了景观内涵。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需要设计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站在国际化的视野高度,运用本土化的思维背景创造能够更好服务于市民的城市公园。

参考文献

[1]凯文•林奇著.方益萍,何晓军译.城市意象[M].华夏出版社.

[2]侯正华.“形”与“神”——城市特色街区的四种模式[J].城市规划汇刊,2003(2).

[3]宋祎.创意空间理念下的城市特色街区设计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