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范亚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范亚楠

范亚楠

河北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河北石家庄050051

摘要:地质环境主要是指人类得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一旦地质环境发生改变,就有可能会引发地质灾害,情况严重的话,甚至还会危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据调查资料显示,国内地质灾害频繁出现,不光不利于社会的稳定,而且还会给国家带来巨大损失。所以,必须防治地质灾害,并提出防治措施。当然,在防治地质灾害期间,地质环境有可能发生改变,而且还会给地质灾害带来一定影响,因而,就需要合理利用地质环境,这对于稳定社会、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环境利用;分析

1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

1.1地质灾害的概念

地质灾害指的是因地壳内部或外在人为因素,导致地壳内部发生非正常性的能量释放活动,在这种能量释放的过程中,岩石或土层会发生较大程度的位移等异常变化,并且由于这些异常变化使人类的生活环境和生命财产遭到破坏,地质灾害也可以被称作不良地质环境。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有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地震、火山喷发等,并且有些地质灾害可能会相伴发生,比如滑坡、坍塌和泥石流地质灾害往往会同时出现,这种情况下,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将更为严重。

1.2地质环境的概念

地质环境指的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这个系统由岩石、水、大气等必要的要素组成。但是由这些要素组成的这个系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即在地质环境系统内部,构成地质环境的要素处于不断运动的状态下。岩石、水、大气运动时便会产生一定的能量,而且它们之间会进行的能量迁移和转化,地质环境也会随之发生改变。然而由于人们过分的挖掘矿产和能源,也对地质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并且引发了地质灾害。

2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2.1调查区划的合理构建

在构建调查区划时,通常都依据地质的具体情况,以及周边情况的实际危险程度,做好相应的等级区域划分,确定每一个不同区域容易发生的地质灾害类型、地质灾害发生的几率,以及发生地质灾害的实际危害程度等;并且应当依据等级区域划分情况,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同时还要提出相应的理论依据,从而确保在自然灾害发生时,相关的工作人员和部门都能够在第一时间做出快速反应,使人们的财产和生命安全得到保护,最大程度降低地质灾害造成的危害。

2.2建设监测预警体系

防治地质灾害过程中,监测预警体系可以直接反映地质灾害防治成效指标。若某个地区监测期间出现了异常情况,相关工作人员应当通过检测期间获取的数据,对灾害的信息内容进行收集,并且要做好相应的反馈工作;同时要第一时间对可能发生的灾害进行预警,只有这样才能使监测预警体系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确保灾害发生时,人们能够有更多的时间逃生,最大程度降低灾害造成的危害。

2.3搬迁治理工程建设

监测报警体系在具体监测期间出现警示,相关人员在具体工作中的首要任务是对灾害的具体灾情状况进行详细分析,掌握灾情的实际情况。若在具体分析过程中,发生的灾害涉及的范围较广,会引起较为严重的危害,此时工作人员应当提醒处于该区域的居民进行搬迁;或者采取相应的避险措施,避免引起大量的人员伤亡。只有采取合理的避险方式才能最大程度降低人员伤亡,同时通过长时间的经验积累可以发现,降低自然灾害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搬迁;需要注意的是,此处所说的搬迁,并非让生活在该地的居民从此远离此处,而是待自然灾害过后,对灾害区域的各个方面进行重点考虑与分析,找到合理的时机,对灾区进行重新建设,逐渐使灾区环境得以恢复,直到适合人们居住为止。

2.4设置警报装置

为对地质灾害地区的防治成效进行分析,必须事先在该区域设置警报系统。如果警报装置应用符合要求的检测技术,就可以检测地质灾害,而且还能在灾害出现以前,将收集到的地质信息及时反馈给所需部门,并积极采用防治措施,目的是为减少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

2.5利用地质环境

对地质环境做好充分的评估以后,人们应该根据生产活动前期对地质环境评估中得出的结果开展施工活动,如果某一地区的地质环境并不适合对其进行开发利用,那么相关单位应该尊重当地地质环境的客观条件,停止施工开发活动,以免对地质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引发严重的地质灾害。对于地质环境相对比较稳定的地区,可以对其进行综合性的分类和管理,分析该地区的地质环境优势,依据地质环境优势,制定生产活动开展的计划方案,在整个施工过程,还应该不断地对施工过程中的地质环境进行监测,以便发现施工活动,是否给地质环境带来了变化。在此基础上,实现生产活动利益最大化和地质环境效益最优化。

2.6充分了解某一地区的地质环境

地质环境是某一地区是否会发生地质灾害的重要内因。如果某地区的地质环境十分脆弱,或者地质环境相对来说比较活跃,自有资料记载以来,地质环境处于不断变化当中,这种情况下,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就会比较大。相反,某一地区的地质环境十分稳定,长期以来没有发生过明显的变化,在这样的区域,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就相对较低。我们都知道,除了自然因素会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人为的生产活动也会引起地质灾害。因此,在人类开始各种生产活动之前,应该对该地的地质环境进行评估,充分的对其地质环境进行了解,并且应该地质环境做长远的性的评估,这样才能够减少地质灾害发生的几率。

3地质灾害防治阶段的地质环境应用

3.1建立地质环境评价体系。进行地质灾害防治的根本目的是确保人们生命财产安全。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要加强对地质环境安全与地质灾害风险的研究,同时建立相应的地质环境评价体系。具体而言,其体系建设应包括:第一,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第二,地质环境工程容量评价;第三,地质环境不同功能评价;第四,地质灾害防范和风险评估。在对地质环境进行评价期间,要结合所在地的区域特点,采取合理的方式展开相应的环境调查,全面分析区域地质环境情况,以便该区域的地质环境能够被充分利用,从而减少地质灾害给人们生活带来影响。

3.2加强地质环境评价

地质环境主要包括地质结构、地质成分、外部形态、工程性质等很多方面,加强对地质环境的安全评价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规避实际风险,具体而言,管理部门要加大对地质环境合理开发的认识,力争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促进地质环境的进一步发展,在对地质环境进行处理期间,还要加强技术的引用,结合当前的科学技术发展,不断提高相应的防治技术手段,同时积极做好区域地质、单体地质、场址地质中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确保地质环境评价工作充分发挥实际作用,进而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一定的安全保障。

结束语

从目前的科技水平来看,无法对地质灾害进行精准预测,因此只能通过构建地质各种体系以及相应的应急处置方案,最大程度降低地质灾害造成的破坏。与此同时,也可以对地质环境进行积极利用,通过合理的方式对地质环境进行合理评价,在对地质环境进行不断研究的基础上,采取合理的方式对其进行应用,将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应用合理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参考文献:

[1]杨淑萍.研究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要点[J].有色金属文摘,2017,30(06):147-148.

[2]曾平凡.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的利用之管见[J].西部资源,2017,(06):26,28.

[3]闫国芹.地质灾害防治策略和地质环境应用探讨[J].价值工程,2017,35(10):207-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