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管良恶性肿瘤应用放射诊断鉴别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肝血管良恶性肿瘤应用放射诊断鉴别的效果分析

崔屹立

伊春市中心医院黑龙江伊春市153000

摘要:目的:分析肝血管良恶性肿瘤应用放射诊断鉴别的效果。方法:把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4例肝血管肿瘤患者作为对象,根据病理诊断分为良性肿瘤患者42例以及恶性肿瘤患者12例。对研究中所有患者均全部采用放射诊断,对比分析良、恶性患者诊断效果。结果:放射诊断良性患者42例,恶性肿瘤患者诊断12例。良性患者中误诊2例肝癌为肝血管瘤。放射诊断在肝血管良恶性肿瘤诊断中敏感性为100%,准确性为96.29%(52/54)。结论:放射诊断鉴别肝血管良恶性肿瘤有很好的效果,在临床实践中逐渐显现出的独特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肝血管肿瘤;放射诊断;鉴别

AnalysisofRadiographicDiagnosisofBenignandMalignantHepaticTumors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thedifferentialdiagnosisofbenignandmalignanthepatictumorsbyradiography.Methods:FromJune2015toJune2016,54patientswithhepaticvasculartumorsweretreated.42patientswithbenigntumorand12patientswithmalignanttumorwerepidedintotwogroupsaccordingtopathologicdiagnosis.Allpatientsinthestudywereallusingradiationdiagnosis,comparativeanalysisofbenignandmalignantpatientswithdiagnosticresults.Results:42benignpatientswerediagnosedradiologicallyand12patientswerediagnosedbymalignanttumor.2casesofbenignmisdiagnosisoflivercancerinpatientswithhepatichemangioma.Thesensitivityandspecificityofradiologicdiagnosisinbenignandmalignanthepatictumorswere100%and96.29%(52/54),respectively.Conclusion:Radiographicdiagnosisofbenignandmalignantlivertumorshasagoodeffect,inclinicalpracticegraduallyshowauniqueapplicationvalue.

Keywords:Hepatictumor;Radiologicdiagnosis;

作为较为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肝血管肿瘤多以海绵状血管瘤存在于临床上,开始之初患者的不适症状不明显,当血管瘤>5cm时,患者会出现腹部包块、胃肠道症状(食后胀饱、恶心、食欲不振以及嗳气等)、压迫症状、肝血管瘤破裂出血以及Kasabach-Merritt综合征等。在诊断中,随着诊断技术的发展,各种放射诊断技术广泛应用于肝脏疾病的诊断。本文研究分析了放射技术诊断鉴别肝血管良恶性肿瘤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5年6月2016年6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肝血管肿瘤患者54例,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或超声引导下穿刺病理确诊;临床主要表现为肝区不适、纳差、消瘦等;无身体严重并发症;患者知情同意。其中良性肿瘤男31例,女11例,年龄21-52岁,平均年龄(37.5士3.8)岁;恶性肿瘤患者男7例,女5例,年龄21-53岁,平均年龄(39.6士3.9)岁。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和其他疾病。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相同,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诊断选择的PET/CT诊断仪器来自美国GE公司的DiscoveryLS产品,层厚4.25mm,CT为lightspeed16排螺旋CT。取患者仰卧位,平静状态下经手背静脉注射18F-脱氧葡萄糖造影剂5.SMBq/kg。待患者静卧1h,排除尿液后行PET/CT显像。从受检者股骨中上段逐渐朝着头部方向扫描,采集约8个床位,扫描参数为140kV、电流150mA、螺距0.8,层厚5mm。在对患者进行扫描时要保证患者呼吸平静,从而确保PET与CT图像绝对匹配?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诊断中的原发灶、门静脉或腔静脉癌栓、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情况,经2位有PET/CT诊断经验的高年资医师目测确认,然后选择感兴趣区(ROI)技术,由计算机计算标准摄取值(standardizeduptakevalue,SUV),取最大值(SUVmax)。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数据采用SSPS20.o软件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分析,计量资料的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并应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54例患者中,放射诊断良性患者42例,包括肝血管瘤8例,肝血管内皮细胞瘤9例,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6例,肝局灶性结节增生5例,其他14例;恶性患者12例,其中肝细胞型肝癌4例,胆管细胞型肝癌4例,混合型肝癌3例,转移性肝癌1例。经过病理确诊为良性40例,恶性14例,误诊的2例为肝细胞型肝癌被放射错误诊断为肝血管瘤。为此放射诊断肝血管良恶性肿瘤的敏感性为100.0%,特异性为87.5%,准确性为96.829%。

3讨论

肝血管瘤(hepatichemangioma,HH)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迄今尚无HH恶变的报道,一般认为是一种先天性的血管畸形病变。本病发展缓慢,临床表现缺乏特征,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因此肝血管瘤的临床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目前对于HH的主要治疗方式有手术切除术、血管瘤剥离术、肝动脉结扎术、血管瘤捆扎术、TAE、PTMT、放射治疗和肝移植等。对于直径<5cm,生长缓慢未出现明显症状的HH大都主张定期复查和随访。

PET属于放射代谢显像,能够将病灶组织的受体分布、代谢情况、血流情况等进行充分显示。同时EPT和cT均能够实现cT解剖形态影像和EPT功能代谢的融合,因此在对良恶性肿瘤患者的鉴别、监测、肿瘤病灶观察等各方面都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检查前,对患者注射的18F-脱氧葡萄糖造影剂属于葡萄糖的类似物,诊断结果与患者肿瘤的增殖情况、分级、分化程度以及代谢等诸多因素有着密切联系且息息相关,同时在生物体中代谢和葡萄糖几乎相同,因此能够更好的为肝血管肿瘤患者进行诊断。

由于肝脏是一个双血供的器官,利用血流分布的改变行放射诊断增强扫描,对诊断肝血管肿瘤的灵敏度及特异性均很高。本文放射诊断良性患者42例,恶性肿瘤患者诊断12例。良性患者中误诊2例肝癌为肝血管瘤。放射诊断在肝血管良恶性肿瘤诊断中敏感性为100%,准确性为96.29%(52/54)。

所以放射诊断鉴别肝血管良恶性肿瘤有很好的效果,在临床实践中逐渐显现出的独特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蔡越飞,钟胜,冼重杨,等.PET/CT对TACE联合RFA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评价[J].中国实用医刊,2013,40(22):34-37.

[2]黄晓强,黄志强.警惕肝脏良性肿瘤HAE治疗的误区[J].肝胆外科杂志,2000,8(5):323-324.

[3]刘彪,曾庆乐,陈勇,等.肝海绵状血管瘤的局部硬化治疗[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4,10(6):380-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