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渗盐水加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高渗盐水加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陈世华

陈世华(湖北省巴东县人民医院444300)

【摘要】目的沙丁胺醇加高渗盐水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观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3月住院治疗的11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临床资料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沙丁胺醇加高渗盐水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可明显缩短疗程,且无不良反应。结论沙丁胺醇加高渗盐水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及安全性明确。

【关键词】毛细支气管炎高渗盐水雾化吸入

毛细支气管炎是2岁以下婴幼儿特有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为病毒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2岁以下毛细支气管炎及肺炎的最常见的病因。RSV感染后出现的反复喘息甚至哮喘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外的研究表明,从出生到2岁感染RSV的婴幼儿中,至少有1%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需住院治疗,住院费用昂贵,仅美国每年需花费5亿元美元,因此,减少住院日就能很大程度的减少住院费用。

1一般资料

1.1临床资料

采用病例为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临床诊断毛细支气管炎住院患儿110例,其中男65例,女45例,年龄分布为1-24个月,平均年龄11.8月,病程在1周左右。随机将110例患儿分为两组,观察组55例,对照组55例。两组患儿入院时情况、起病年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个人史均无明显差异。

1.2诊断规范

依据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确立毛细支气管炎诊断。

2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采用相同的综合治疗措施,包括抗病毒、镇静、止咳、吸痰、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采用中国吉纳公司的空气压缩雾化泵雾化吸入,治疗组雾化吸入高渗盐水2mL+沙丁胺醇2.5mg,对照组雾化吸入生理盐水2mL+沙丁胺醇2.5mg,所有患儿均在入院后12h内开始空气压缩雾化泵雾化治疗,用法均为8h/次,直至出院。

2.1药物配制

10%NaCl3mL+0.9%NaCl10mL=3%NaCl13mL,治疗组每次抽取3%NaCl2mL+沙丁胺醇0.5mL(20mL:100mg),对照组0.9%NaCl2mL+沙丁胺醇0.5mL。

2.2观察方法

每天观察治疗效果及咳嗽、喘息及不良反应并记录,出院时患儿无咳嗽、喘息、肺部哮鸣音、湿啰音等,统计住院天数。

2.3护理注意事项

由于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痰多、粘稠,雾化时应备好吸痰器,专人守护,注意观察患儿呼吸、面色及痰液情况,根据痰液多少采取吸痰-雾化-吸痰及雾化-吸痰方法,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雾化过程中加强与患儿家属的沟通,增加家属的依从性。

3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治疗5d内体温下降,咳嗽、气喘明显减轻,痰易咳出或吸出,呼吸平稳,鼻翼扇动及三凹征消失,肺部罗音消失;有效:治疗5d后咳嗽、气促减轻,鼻翼扇动及三凹征基本消失;无效:治疗5d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明显变化,仍有明显的咳嗽、气促或鼻翼扇动及三凹征,肺部罗音无减少或增多。以前两者合计为总有效。

4结果

结果见表1和表2。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喘息缓解时间明显缩短,肺部罗音消失时间明显提前,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缩短,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此外,观察组患儿在采用3%的高渗盐水雾化吸入治疗,未见发生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

表1:见后

表2:见后

5讨论

毛细支气管炎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多发于2岁以下婴幼儿,有时可造成流行。病变主要侵犯直径75-300um的毛细支气管,其典型的病理变化包括细支气管粘膜肿胀,粘膜下水肿,细支气管周围单核细胞浸润,上皮细胞坏死,杯状细胞粘液分泌增加,大量粘液栓形成并阻塞小气道,导致气流受限,并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1](例如气促,呼吸困难吸气性三凹征等)甚至呼吸衰竭等重症表现。其治疗除对症支持治疗外,其他如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的应用仍有争议,尽管病理改变不是平滑肌痉挛为主,但雾化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在临床仍普遍应用。高渗液体可使充血水肿气道壁的水分子向腔内转移,既稀释了腔内痰液使之易于排出,又对水肿的气道壁也起到一定的收敛作用[2]。有研究表明,高渗盐水可降低炎性损伤的重要终效应因子中性粒细胞弹力酶的表达,具有抗炎作用.高渗盐水+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能控制毛细支气管炎症状从而不再需要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住院天数缩短,减少了病程中合并细菌感染的机会,减少了糖皮质激素、抗生素的应用;与当前医学发达国家提倡的呼吸系统疾病注重局部治疗的观点相吻合。高渗盐水雾化治疗通过减轻气道水肿、稀释痰液,减少粘液阻塞,刺激咳嗽反射等增加气道清除能力,能够显著缩短喘息缓解、咳嗽缓解和肺部湿罗音消失时间,减少住院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且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符合卫生经济学要求,值得在儿科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沈晓明,王卫平,常立文,等.儿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265~266.

[2]周向东,邬海桥,李升锦.雾化吸入液渗透压对痰液外排的影响[J].临床肺科杂志,2004,3(2):105-106.

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