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社区体育对策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7-17
/ 2

当前社区体育对策的研究

罗奇伟(湖南师范大学,湖南长沙410012)

关键词:社区体育;场所设施;体育组织管理

社区体育是社会体育的组成部分,是群众性体育的表现形式,随着小康社会的来临和社区建设的蓬勃展开,我国城市的社区体育方兴未艾。在全民健身计划的深入推广下,人民的健康意识与活动意识迅速提高,社区体育作为全民健身的重要阵营,直接关系到全民健身的效果,影响全民健身计划的顺利实施。本文在社区体育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为促进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的推广与实施提供理论参考。

一、社区体育概念和发展的意义

社区体育是指在人们共同生活的一定区域内(相当于街道、居委会辖区范围),以辖区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健康与康复、发展和巩固社区成员情感为主要目的,就近就便开展的区域性群众体育活动。“社区体育”一词在我国出现较晚,仅10多年的时间。然而,这个词一出现,就受到我国体育理论界的关注,同时,也引起政府部门的重视。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提出了新阶段“城市体育以社区为重点”的构想与规划,是我国城市全民健身运动发展的新思路,也是体育生活化、社会化背景下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早在1997年,国家五部委在《关于加强城市社区体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出:“社区体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采用多种方式,发动、引导、组织社区成员开展经常性体育健身活动,提供门类众多的体育服务,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要求,增强体质,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建立文明、健康、科学的社区生活。”社区体育就成为了全民健身的重要阵营,直接关系到全民健身战略的实施效果。

二、社区体育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社区体育打破了传统体育的纵向联系,建立起新的横向联系,为融洽社区成员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社区群众的体育锻炼积极性,推动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但是,在社区体育发展

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较难克服的困难。这些困难概括起来,最主要的有“三缺”现象。

(1)缺设施,社区内的各种体育设施相对较少,可供社区居民利用的公共体育设施极为有限,而且设施的分布也不均匀;社区体育组织无固定场所者较多,即使有固定场所,场地条件也很不理想:体育活动器材较缺乏,而且由于受到社区用于体育方面的经费的限制,体育器材也难以维护和补充。体育设施的缺乏,对社区体育活动的经常化开展造成了较大影响。

(2)缺人才,专门从事社区体育活动的指导员队伍也相当缺乏。社区体育活动没有专业体育干部指导和训练,组织工作和活动质量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在调查中,绝大部分体育活动者希望能有体育指导员进行专门指导,认为体育指导员在锻炼中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3)缺管理,目前社区体育组织的管理者多为宣传、工会干部,其中体育专家很少。由于缺乏开展体育活动的理论知识和经验,使得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缺少计划性,目的性也较差。因此,及时总结和交流开展社区体育活动的管理经验是非常必要的。

1.挖掘、整合社区体育资源

增加社区体育场所和体育设施鉴于社区体育场所和设施不足严重制约着社区体育社会化的发展,各地应该通过社区体育社会办的途径,挖掘、整合社区体育资源,增加社区体育场所和体育设施。一是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社区体育场所和设施的投入力度,要把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纳入旧城区改造和新城区建设规划。要学习民政部门推行“星光计划”的经验,动用体育彩票收入和地方政府的匹配资金兴建一大批社区体育场所和体育设施,为社区体育社会化提供硬件条件。二是学校、医院和企业、事业单位以及有条件的机关体育设施都要面向社区开放,实现共享。三是制定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和民间组织以及个人投资兴建社区体育设施,开办社区体育服务项目。

2.发挥学校体育的辐射作用

在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中,农村学校体育具有人力和体育设施资源上的明显优势。学校中的体育教师可以成为动员组织群众参加体育活动、宣传体育科学知识、传授体育技能、指导群众进行科学锻炼的体育骨干,较为充足的体育场地器材可以弥补农民体育发展中场地设施的匮乏.但这些资源优势没有充分发挥,造成了极大的资源闲置和浪费。要重视和加快农村学校体育的改革和发展,加强校内体育活动与校外农村居民体育活动开展的联系,进而影响和带动学校周边农村居民对体育的参与和支持,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区域性体育发展的社会网络,使之成为农民体育发展过程中的强大动力。

3.加强农村体育文化的组织与管理

从目前农村的实际情况来看,农村体育的真正落脚点在村庄或者在农民.但是,目前农村几乎没有专门的体育文化管理机构,村、镇一级政府中普遍没有专门负责体育工作的干部,体育文化活动主要是靠老百姓自发的组织一些传统的体育文化活动,体育社团组织凤毛麟角,体育骨干队伍尚未形成,由于缺乏统一的组织管理,效果甚微,这些都不利于农村日常体育活动的组织和农村体育的发展.为保证农村体育的进一步发展,应强化政府行为,在镇一级政府中设事业编制的体育管理机构,并通过这一专门机构的指导,加强体育社团组建和体育骨干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民间社团组织在发展农村体育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唐忠新.关于社区体育社会化得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3.2

[2]李海鹏.建设新农村与农村体育的发展[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6.20

[3]王振涛,单清华,周毅.试论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J].体育文化导刊.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