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功能矫治对中风病人康复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4-14
/ 2

早期功能矫治对中风病人康复的影响

李丽

(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骨二科;四川广元628000)

摘要:目的:观察早期功能矫治对中风病人康复的影响。方法:将广元市中医院中风病人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总共6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除按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及护理外,实行早起功能矫治;对照组29例,按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及护理。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按Kenny自理评估,≥3分者分别为84.38%和50.72%。结论:早期功能矫治对中风病人的康复是明显的。

关键词:早期功能矫治中风康复

中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多发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而对于中风后遗症者,目前主要以康复治疗为主。最新调查显示,我国每年有150万人死于脑血管疾病,而存活的患者中约有60%会出现认识功能障碍[1]。中风后遗症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祖国医学上,中风是以突然昏倒、意识不清、口渴、偏瘫为主症的一种疾病[2]。进入21世纪以来,因为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在各种社会、行为的影响下,我国中风病患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每年新发病的患者数达到150万左右。在我国,中风发病率高居世界第2位,而在被救治存活的患者中,高达80%左右的患者留下了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和后遗症。在这其中,10%~15%的患者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因此当今广大医疗工作者面临的难题是尽早让患者接受治疗,在稳定基本生命体征后,应采取多种手段尽可能多的恢复其受损的神经系统,从而降低病症的致死致残率。目前中风患者的康复治疗手段多样,其中早期功能矫治尤为重要,对中风病人肢体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对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广元市中医院功能科61例中风病人,男36例,女25例,年龄45~79岁,平均63岁,均经CT检查诊断为脑卒中,并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指定的标准。其中脑出血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9例,脑血栓形成19例,脑梗塞26例,纳入标准:患者无其他干扰本研究的疾病、知情、同意参加本研究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29例),两组性别、年龄、病情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

1.2方法两组均按照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同时在急性期采用辅以疗法及肢体功能能锻炼。

1.3功能锻炼的方法

1.3.1姿势疗法发病后即应注意纠正卧位姿势,不得压迫患侧肢体,一般采用仰卧位或健侧卧位,肢体应保持于功能位置,协助病人肩外展50°,内旋15°,屈40°,将整个上肢放在一个枕头上防止肩内收。肘稍屈曲,背屈30~45°,手指轻度屈曲,可握一直径4~5cm的长方形物。伸髋、膝,足下置垫枕,使踝背屈90°。

1.3.2被动运动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从发病后第二天起,出血性脑卒中病人病情稳定即可开始,可在按摩之后,行患侧上下肢各关节各方向的被动运动。先大关节,后小关节,运功幅度逐渐增加,不应引起疼痛。肩关节在瘫痪期,由于关节周围肌肉松弛,很易造成肩关节半脱位和肩关节损伤,故被动活动范围要小,开始不得超过90°,对肌张力较高的病人,要着重进行与挛缩倾向相反方向的动作,以充分牵伸肌肉。

1.3.3主动运动

1.3.3.1本体促进法训练在主动运动恢复之前,利用各种本体反射(如牵伸反射、屈曲反射、姿势反射等)进行训练,以激发主动运动,如头部偏向一侧旋转时,有利于同侧上肢的屈曲运动,病人仰卧位,将其瘫痪上肢被动外展、外旋、斜上举至头的前外上方,肘部伸直,前臂旋后,手心向上,然后立即用强有力的口令嘱其收回。患者即用力将上肢摆回到躯干的前下方,使肩内收、内旋、肘微屈,前臂旋前,掌心向下。

1.3.3.2健肢主动运动慢速进行,以保持肌力,防止萎缩,并尽可能带动患肢一起活动。

1.3.3.3患肢主动运动先作瘫痪肌肉的“假想运动”(即用意志支配,发出神经冲动,使瘫痪肌肉收缩),然后作助力运动,进而作主动运动,一般不宜采用负重的抗阻练习,要着重训练瘫痪肢体的软弱肌群,并多做与挛缩倾向相反的运动,避免因疲劳而使痉挛加重。

1.3.3.4坐起锻炼开始时先将床头摇起30~60度,如无头晕、眼花、恶心、面色苍白、出汗等症状,一周内可以坐起,最初由他人扶助坐起,以后患者籍助绳带(宽约4~6寸分三头缚在床尾)坐起,患者予以支撑能坐稳后,可两腿下垂在床边,再一周后可下地坐椅。

1.3.3.5步行训练步行前除做好躯干肌锻炼及患肢各关节活动外,还应做好平衡训练及心肺功能测定,每次能坐稳十分钟后,可开始下床练习站立平衡,能徒手站稳后,即可练习迈步,能徒手在平地上行走平稳后,可开始上下台阶训练,上肢练习以日常生活练习为主,功能训练期间应注意保护,注意安全,防跌倒损伤。

1.4评价标准采用Kenny自理评估,两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进行评估。该法将ADL分为床上活动、体位转移、穿衣、个人卫生、进食六个方面,每个方面有分为若干项,共l7项。每个方面内容分为5个功能级,记分标准0~4分,六项总分为0~24分,0分表示完全依赖,24分表示完全独立。

评分标准:0分:各项均不能独立完成。1分:只有l项能独立完成,或在监督、帮助下完成i。2项,其他各项均不能独立完成。2分:能独立完成2项,或在监督、帮助下完成3项,其它各项均不能独立完成。3分:只有l.2项需要监督或帮助。4分:各项均能独立完成。达到20分及以上者视作患者基本恢复了自理能力。

1.5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所得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经过方差齐性检验;不符和正态分布的,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胃潴留、腹泻、便秘),以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α=0.05标准,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一两组疗效≥3比较

3讨论

关于康复时期的划分通常是以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程度为参照的,可以为以下4个时期:①急性发病期,是指在发病的24~48h;②早期康复期,是指在发病后的3~90d;③后期康复期,指发病后3个月至2年;④康复晚期则是指发病2年以后。通常认为早期康复即是在早期康复阶段进行的治疗,但何时进行早期康复存在着较大的争议,但多数人持中风后越早治疗越好的观点。有研究者认为,在康复训练中良性肢位、体位变换和肢体被动活动等对血压无明显影响的康复活动,可以在病后马上开始治疗。而主动活动则需患者自主完成或加以配合,并且主动活动会对患者的血压和脉搏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主动活动要在患者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且无进行性加重表现时再开始[8]。而对于中风的康复治疗,越早开始,其治愈率越高[9]。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的7d之内开始康复治疗,是脑中风患者康复治疗的最佳时机。

中风病人康复的最终目的是尽可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使之接近正常ADL水平,重新回归社会,参与正常人的生活。而传统习惯在发病急性期卧床期间只注意生命的救治,忽视了早期的姿势疗法及功能锻炼,致使不少病人后遗偏瘫,患肢出现垂足、足内翻、足外翻等,给社会及家庭增加很大的负担,而肢体偏瘫后,静脉、淋巴回流不畅,组织间隙中浆液纤维渗出和纤维蛋白沉积,可使关节内和周围组织发生纤维性粘连,加上关节囊韧带、肌肉、肌腱因不活动而挛缩,常引起关节强直和畸形。以肩为例,制动7、14、21天分别形成的强直,完全治愈所需时间分别为52、121、300天,而本次观察中,观察组32例病人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配合早期姿势疗法及功能矫治,通过输入各种正常的运动功能模式的形成,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因此,对中风病人早期作姿势疗法及关节被动活动,以防止肢体畸形和保持关节的活动度,对病人的康复是十分有利的。

4结论

早期功能矫治对中风病人的康复有积极影响,所以促进中风病人肢体关节活动能力恢复,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极大提高中风病人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奕蕾,曹奕.从“治未病”谈针灸对中风的预防作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8,20(5):506-509.

[2]徐振华,许能贵,易玮.针刺对大鼠脑缺血后海马突触可塑性的促进作用[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7,26(3):18-23.

[3]中华医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内科杂志,1996;29(6):379.

[4]卓大宏.中国康复医学.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643.

[5]肖玉华.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病人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0:14(3):122~123.

[6]卓大宏.中国康复医学.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643

[7]陈冬青.康复治疗的早期介入对脑卒中偏瘫患者ADL的影响[J].中国康复,2003:18(1):45~46.

[8]甘照儒,金永寿.脑中风康复:宜早不宜迟[J].家庭医药,2009,(9):40-43.

[9]冷海霞,李晓梅,等.中风后遗症患者的康复治疗研究与进展[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3):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