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任务之首—培养语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3-13
/ 2

语文教学任务之首—培养语感

王银社

◎王银社(河北唐县白合镇初级中学,河北唐县072350)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3-182-01

摘要:语感的认识,语感的魅力,语感的获得途径三个方面得知语感的养成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语文教学;任务之首;语感魅力;语感培养

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近几年来,“培养语感”、“语感训练”之类的词语便频频出现于各级教育教学文件、资料之中。新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先后五次提及有关“培养语感”的问题,并把它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明确提了出来:“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一、认知语感

“语感”是指言语交流中对词语表达的理解、使用习惯等的反映,也就是对于语言的敏锐的感受力,是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它是理解一切文字的基础。语感的强弱直接影响阅读的效果。语感强的学生能把抽象的文字变成生动的画面,体会文章深刻的主旨。;语感迟钝的人,眼里看到的只是硬邦邦的文字,头脑里是一片空白。有了语感,才能体会文字间的深刻内涵,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

不少人把“语感”和“语基”完全等同了起来,以为语基教学和语感训练是一回事。其实,语文基础知识属于知识的范畴,而语感则属于能力的范畴,它们是知识与能力的关系,虽有联系,但其区别还是十分明显的。我们决不能以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来代替语感训练,只能在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中目标语感,并不断培养语感。语感训练真的会影响中考成绩吗?语感训练真的是可有可无吗?答案是否定的。朱作仁教授指出:“敏锐的语感,既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⑸也就是说,从语文的角度讲,语感既能使人变得越来越聪明,又是聪明的人的重要标志之一。可见,语感对一个人学好语文、接受或输出语言文字信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的语感增强了,他们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力、鉴赏力、表达力都会相应地得到提高。换句话说,当学生形成了一定的语感能力时,他们在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必然会迅速、敏锐地抓住语言文字所表达的真实信息,而且能捕捉到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甚至达到“得意者超于浮言,悟理者超于文字”的境界。一句话,如果有了敏锐的语感,就能一听就懂得,一说就清楚,一读就明白,一写就通顺。

二、语感魅力

(一)发展思考力。

语感强的人可以敏锐地对语言材料的要点、优劣、情味等做出准确判断、感知;可以让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可以不假思索地运用语言顺畅地表情达意;写作时意到笔随;乃至构建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及风格,拥有自身的言语世界---这其中,蕴积了强烈的创新潜能及无限的思维意识。而学生往往咬文嚼字,望文生义。如“田园”仅仅理解作种田的地方,而没能想象那一派和谐优美的农村自然风光;“春雨”仅仅理解为春天的雨,未能联想到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春天。很多学生在写写景抒情的文章时,往往只是简单地列举名称,而没有把自己看到的感觉到的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小草是“绿色的”、“青青的”,花是“红红的”“美得无法形容”,却不会说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青得逼你的眼”、“它展现了春的生机和希望”;各种花“花着甜味儿里带”(语出朱自清《春》)、“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语出宗璞《紫藤萝瀑布》)。可见,学生的字词句的积累太少,语言的感悟太薄弱。语文教材中大多是文质兼美、内容丰富的语言材料。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充分利用,扎扎实实地进行语感训练,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感知才会大大增强,思考力才能得到充分发展。

(二)净化人心灵。

马克思说:“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任何一个对象对我的意义都以我的感觉所及的程度为限”。语言当然也不例外。吴济南指出:“学生在语文课中感受直觉形象,诱发审美情趣,进行审美鉴赏都必须基于语感。从语感入手对学生进行语文美育,旨在健康的审美心理、高尚的审美观的形成和确立”。语感是一种心灵的感觉,和一个人的思想情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具有抽象概括的特征。它在长期的实践中潜移默化,从而积淀了社会生活和文化熏陶的内容和性质。如朱自清先生的《春》以诗的笔调,描绘了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的图画,赞美春的创造力和带给人们以无限希望,从而激励人们在大好春光里辛勤劳作、奋然向前。再如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名句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也传达出作者被排挤出朝廷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学生通过阅读,与作者进行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获得审美体验。所以,通过语感的培养可以拓展、充实、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这是语文教学进行思想情感教育的特征所在,也是优势所在。

三、语感培养

(一)生活体验获得语感。

生活有多么宽广,语文就有多么宽广。语文作为一门得天独厚的课程,为学生提供了贴近生活的最大可能。基于语文与生活有着这样密切的联系,我们认为语感的培养,离不开丰富的生活体验,每个人必须通过自己的生命活动获得某种对生活的体验,才能去掌握言语所标示的东西及其背后潜藏的思想与情感。例如《燕子》一课中写道“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如果学生不知道什么是“五线谱”,不曾亲眼见过,而老师又未能采取其它方式来弥补这一体验的空缺,学生在读到这段文字时,脑海中就不能产生“五线谱”的表象,也无法感受到言语的意趣和情境的美妙,更无法达到“入境始与亲”的境地。研究证明,人们对语言的敏锐感受和对生活的敏锐感受紧密相连。

(二)凭借情境获得语感。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凭借多种教学手段创设相应的情境:可感的生活场景、生动的画面、音乐的旋律、实物的演示等,这些都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语言文字变成鲜明形象印在脑海中,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悟语言,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语感训练。比如《石榴》一课的最后一自然段,描写了石榴子儿的颜色、光泽、样子、味道。其中,“玛瑙般”、“晶莹透亮”、“清爽无比”等词语,惟妙惟肖地描摹了石榴子儿的特征,没有尝过石榴的人是很难深刻体会的。课上,我们可让学生带个石榴,剥一剥,看一看,尝一尝,这样就强化了学生的感受,学生也就容易理解书中的遣词用句了。通过操作,也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达到领悟。

(三)诵读获得语感。

古往今来,文学史上一些文学大家无一不是通过诵读培养了语感,打实了语言功底而成为大家的。试想,如果三国的曹植、南朝的袁虎平时不广泛诵读诗书,不懂得语感的培养,那么,他们又怎能七步成诗、倚马可待呢?鲁迅如果从小不在私塾里打下扎实的古文基础(尽管他对私塾持批判态度),巴今从小若不烂熟《古文观止》,那么,《阿Q正传》、《家》、《春》、《秋》等划时代的扛鼎之作又由何而来?据说,茅盾还会背《红楼梦》,钱钟书还会背《左传》呢?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选烂,秀才半”就是这个道理。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出版社2002年版。

〔2〕《大学人文读本》M夏中义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