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以德立校以德树人术——校园文化与学校德育的和谐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1-11
/ 3

在初以德立校以德树人术——校园文化与学校德育的和谐构建

石峪

石峪(桂林市汇通小学广西桂林541000)

【摘要】校园文化在德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学校发展的精髓和灵魂,它对实现学校德育的改革和创新、促进学生道德内化有着独特的优势。在坚持德育教育放在学校发展大局的首位时,在德育教育陷入常规化的同时,加强对校园文化的理解与把握,把这隐性的德育载体纳入学校德育教育的阵地中并充分发挥其积极的功能作用,形成自己的品牌效应,可以促进学校德育教育向前发展。

【关键词】德育;校园文化;和谐

学校德育与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最值得品味的东西。学校德育的开发离不开校园文化,它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另一方面,学校德育也强烈影响校园文化。没有学校的德育、优秀的文化,就不会有和谐的校园、卓越的学校。现代学校德育、文化建设是学校较高层面的建设,它引领学校各项建设,赋予学校各项建设以文化内涵,提升其品位,推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1.打造德育特色的校园文化

学校的主流文化,底蕴深厚,启迪生活,振奋精神,滋润心灵,如经过汇通全体教职员工的努力,“汇通”一词有了更深刻的诠释:汇智通达,汇注爱心,汇聚人才,汇合智慧,汇集力量,通达自然、社会、人文和兴新学科……通达性情、胸怀、聪慧、和谐……

为了在校园内更好地营造环境育人的氛围,学校在校园人文环境建设上动足了脑筋、做足了文章。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德目”为主题的文化教育长廊。党的教育方针,《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八荣八耻”内容规范上墙。在学校的教室及其走廊,张贴、悬挂革命领袖,英雄人物,科学家,艺术家的人物画像,格言等。体现中国传统图章艺术与传统美德相结合的——“厚德载物”、“业精于勤”、“汇智通达”、“宁静致远”、“仁爱”、“天地人和”、“春华秋实”……古语、古训在河滩石上的展现,形成了学校的“漓江石文化”亮点,形成了学校的石文化亮点。在校园内建设少先队大队、卫生室、科技组、美术组、安全小组专用的宣传橱窗,并定期更换宣传内容。把校园内种植的每种植物都挂牌进行说明。让学生知道这是一种怎样的植物,原产地在哪儿等。红领巾植物园是学生的实践劳动基地,每到春天植树节,号召学生为美化校园献计献策,捐花种草。学校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温馨提示”是颇具特色的一个亮点。如“成功之路汇通起步”、“彼此让一让安全有保障”、“小花多可爱请你别伤害”“为了水常流不要长流水”等,这些“温馨提示”以它独有的魅力深入到学生的心灵,从而取得了较好的德育效果。

2.重塑教师文化的积极影响

学校文化建设根本在于教师文化的革新与重建。教师是实现学校文化建设理想的关键人物,学校文化建设只有经过教师的实际运作才能转化为现实;教师是校长办学理念、学校文化建设的实际解读者,教师的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教师对学校文化的认与抗拒的态度;教师又是学生的直接影响者。如果没有教师文化的深层次支撑和文化自觉,学校文化建设,学校教育的一切都将是表面的,临时的,不确定的。

帮助教师成功,才能使更多孩子成功。多年来,我校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严谨治学”为校训,以“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为核心,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以解决教师队伍中的突出问题为关键,努力造就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勇于创新,共谋发展”的教师队伍。

2.1以德育人,知行合一。

2.1.1班子垂范;学校领导班子要团结协作、廉洁自律,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做到问题想在前,工作做在前。勇于开拓,狠抓民主管理。在工作中做到:处理问题力求公正,安排工作力求合理,评价老师力求透明,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注意非权力影响在管理过程中的作用,以德治校,以情治校,以法治校,促进良好师德师风的形成。

2.1.2党团带头。要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党团员教师应起先锋模范作用。我校党团员长期坚持开展“以党风团风带师风,以党性团性铸师魂”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在扎扎实实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利用业余时间为校园植树护绿、清理卫生死角、画上下楼道分界线、画全校学生做广播操时的站位点;坚持开展学雷锋活动、为漓江洗脸清洁漓江活动、“爱心圆梦”帮扶等活动。

2.1.3典型引路;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鉴于师德标兵和师德模范在提升师德修养、加强师德建设方面有一种引领作用,有利于营造师德师风建设的浓烈氛围,为此,学校树立了各方面的标兵。经常开展经验交流会。

2.1.4全员提升。①学理论、强意识、促提高;利用教师政治业务学习时间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有关教育法律法规,进一步增强依法治校、依法执教意识。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未成年保护法》;结合“八荣八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开展了“敬业、勤业、创业、乐业”的“爱岗敬业”活动。通过学习孟二冬的先进事迹和胡锦涛总书记给孟二冬同志女儿的回信、学习胡总书记教师节讲话、认真聆听《怎样学习十七大》专题报告会,发放《桂林市汇通小学党的十七大基本知识学习资料》,《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出台后,在教师中开展师德师风的专题教育,不断增强教师的服务意识,牢固树立教师为学生、为学生家长服务的意识。②展师能、提师技、谋发展;为骨干教师的成长之路扬帆。学校为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创设机会,提供舞台。学校有3名七星区领雁工程学员;多名教师代表七星区参加桂林市各学科优质课比赛、代表桂林市参加自治区课件制作和说课比赛、全国英语优质课比赛、自治区思品录像课比赛、全国录像课比赛均获优异成绩;老师的心理健康课随市教科所讲学团到各县巡回讲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获桂林市、自治区一等奖,教育信息技术优质课获全国一等奖,一批年轻老师已经脱颖而出。

为青年教师的成长之路奠基。坚持进行青年教师基本功训练,每个假期,青年教师进行三笔字训练和读书摘抄学习。给教龄在五年以下的教师安排了一到两位导师,从教学技能及班主任工作管理等方面对青年教师以指导和帮助,同时,对一些虽然教龄已在五年以上,但工作方式方法还有待改进加强的老师也相应安排了导师。召开拜师会,对导师和学员提出明确的要求和任务。积极参加七星区“青年教师与特级教师面对面”交流会,让我们的特级老师成为青年老师的成长领路人。

为全体教师的成长之路点灯。一是号召老师们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引导教师多读书,多思考,开阔视野,充实底蕴,做书香型教师作为老师们的发展目标。二是加强科研,促进师德建设的提高。学校在9个已结课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团队为单位进行课题研究”的号召,学校语、数、英、艺术教研组的四个桂林市“十一五”课题顺利开题,使学校教科研水平得到整体提升。三是从多方面为教师创设学习的机会,提供发展的平台。每学期都与桂林市清风实验学校开展校际交流活动;校长亲自上教研课与老师们一起探讨交流,帮助老师们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分别派老师到全国各地考察学习,拓展教师的视野,提升教师素质。四是进行各类培训学习活动。《经济与文化》、《理想的教育》、《今天我们怎样当教师》、《校本教研对教师课堂素质提出的新挑战》、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周弘《赏识教育》、上海市北郊学校校长郑杰的教育讲座,中央教科所家庭教育报告会、全国和谐德育研究与班主任工作创新研修班培训。教师的“赏析经典诗文厚实师生文化底蕴”专题培训、教师礼仪培训和“校本教研——班主任经验交流”活动、在我校成功开展的七星区班主任主题班队现场观摩会等。使教师们逐步形成了“修身、敬业、爱生”的良好师德。

2.3规范反思,服务育人。

学校严格执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以《桂林市汇通小学规章制度汇编》来衡量和规范全体教师行为。认真落实学校各岗位的责任,要求每位教师要明确自己的岗位要求,履行岗位职责。

2.3.1完善制度,规范行为;良好的师德形象既要靠教育,又要靠制度的约束。学校制定出台了《桂林市汇通小学师德教育“四个一”实践活动计划》、《桂林市汇通小学师德师风考核制度》及《桂林市汇通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向全校教师发出了“以德修己,以德育人,争做师德楷模”的倡议,与教师签订《桂林市汇通小学师德师风建设承诺书》。

2.3.2强化监督,增强实效;认真执行教代会各项制度,坚持校务公开,增强学校工作的透明度,得到广大教职工的欢迎和信任。利用家长会、家访,向家长宣传教育行风建设有关要求,公布了学校的举报电话,主动争取家长对学校对教师工作的监督和帮助。

坚持做好学生家长来访接待、处理工作。认真对待每一位家长的来电、来信、来访,并及时了解有关情况,做出相应的处理。切实做到了件件有回应,事事能处理。

坚持召开师德师风监督评议会议。发放《桂林市汇通小学师德师风情况调查表》,查找师道师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此基础制定整改措施,公开整改情况,并搞好群众满意度测评工作。通过召开学生和家长代表座谈会的方式,接受他们对学校师德、师风的监督、评价,认真听取了他们对学校各项工作的意见及建议。并对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归纳整理,利用教师会,向全体教师做了相应的情况反馈。

2.3.3调查自纠,落实整改。结合《桂林市汇通小学师德师风情况调查表》中反馈出来的主要问题,进行整改。一是开展“学规范、找差距”专项活动。针对自身实际,进行自查自纠,做到了师德“零违规”。二是开展“微笑在校园,满意在汇小”活动。要求在工作中,学校教师都以真诚的微笑面对家长、学生和同事。把微笑留给学生,让他们感受到了老师亲人般的关爱;把微笑留给家长,让他们体会到了老师朋友般的热情;把微笑带给同事,让校园处处充满温馨与快乐。三是一如既往的开展教师转化或帮扶“困难学生”活动和团员的“爱心起航”行动。真诚关爱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家庭困难、学习困难、单亲家庭的学生。坚持为“学困生”免费补课。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帮助他们,使他们取得进步。

3.师生互动共建学校文化

3.1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德育工作网络;我们聘请法制副校长和校外辅导员,定期开展活动。每到寒暑假大队部根据不同的教育主题和形势特点精心制定“假期社会体验活动鉴定表”,引导孩子们在家、在社区活动期间仍然不忘美好心灵的修养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充实,在家庭的督导下参与坚持承担家务(自理小能人、小神厨)、体验社会公益劳动(环保小卫士、助残携老小帮手)等实践活动。同时,要求涉及到社区、居委会活动的还要征求社区、居委会的意见。这不仅让孩子们在家庭实践活动中真切、有效的体验到了现代社会中民族精神之所在,更让家长、社会了解到了当今对于孩子的教育责任之重大。

多年来,教师的家访就形成了规范的制度。要求老师对学生及其家庭情况要了解,每年对孩子的普访率达90%以上,每次与家长交谈都要做好记录,并请家长对家访工作签署意见。同时,通过校讯通发短信、打电话、家长和老师之间的温馨提示等方式,多渠道的加强家校联系。组织家长开放周的活动,要求“教学开放周”内所有年级、所有班级都向社会开放,所有课堂都向家长开放,接受社会评价和监督。开门评议活动对端正教风校风,树立教师良好的师表形象,确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成立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通过媒体、家长会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向社会及广大家长宣传学校的办学思想、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特色。让社会、家长认识学校,了解学校,从而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社会环境。

3.2少先队工作特色亮丽;学校坚持以活动为载体,创造一种积极上进、健康发展的氛围,达到了以活动育人的目的。通过每周一升国旗仪式、红领巾广播宣传、主题班(队)会、少先队建队日,英语课本剧演出、环保时装秀、绘画展、讲座会、诚实守信商品交易会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主题教育活动等形式,通过收集谚语、讲说知识、拟定计划、搜集史实资料、讲解历史、朗诵诗歌、编辑小报、出版板报、观看影片、借阅书籍、展示成果等渠道,精心组织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

学校鼓号队、舞蹈队和合唱队多次在七星区、桂林市展示了自己的亮丽风采。少年交警巡逻队、每日绿色护校队,学生监督岗和归程队以及各班队值日班队干,特别是持之以恒地实行了“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午休管理制度,形成了我校学生自我管理为特色的活动体系。小交警队列训练、小交警和父母一起参加七星交警大队组织的“警民开放日”的活动、警校的雁山科普春游活动和征文比赛。还多次配合学校完成了各项接待任务,展示了我校少年交警良好的风貌和整体素质。每天中午2:20准时开播的红领巾广播站,主要内容包括校园快讯、万花筒、奥运知识我知道等,为师生营造了贴近生活、美妙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搭建了个性发展、才华呈现的舞台。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学生,以高尚的精神鼓舞学生,以优秀的典型教育学生,每学期通过组织先进班级评比、十佳少先队员的评比,给品学兼优的学生戴大红花,并将其相片张贴宣传,极大地增强了全校学生求知上进的原动力。

传承中华传统美德。1月元旦节迎新年未来教育、2月春节民族传统教育、3月安全活动月和雷锋精神教育、4月革命传统教育、5月劳动教育、6月童年教育、7月爱党教育、8月国防教育和军民建设“双拥”教育、9月尊师教育和“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10月爱国主义教育、11月科普教育、12月环保教育等为主的十项主题内容开展教育活动。

“我们的长征”大检阅活动获全国“民族精神代代传优秀小课题”二等奖;桂林市C类课题《新时期少先队思想道德建设的探索研究》与我校申报全国德育示范学校工作紧密结合,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切实把课题研究深入到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校本德育教育体系,使我校成为了桂林市唯一一所“全国德育实验学校”。

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虽然不是立竿见影的,但却是稳定渐进的。而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往往具有滴水穿石的力量,是其他教育无法代替的。

德育有如茗香,正所谓: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我们必须博学而慎思之,明辨而笃行之,从营造和优化素质教育的育人环境和浓厚素质教育氛围的高度来研究和建设校园文化,才能充分发挥校园文化不可低估的育人功能,开创学校德育工作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朱惠芳《增强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浅议》天津市教科院学报1999.2.

[2]杨启勇、马秀玲《德育目标达成的方法》小学语文教学18-19.

[3]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

[4]班华主编:《现代德育论》,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版.

[5]《中华美德书》编写组编著:《中华美德书》,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5年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