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整废水处理工程设计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染整废水处理工程设计与实践

刘永健

东莞市粤绿环保有限公司广东东莞523000

摘要:对染整废水利用气浮组合、好氧、水解的工艺进行处理。经过得出的实践分析表明,全部达到《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一级的出水水质排放标准。

关键词:染整废水;水解;好氧生化;气浮

对较高色度的有机物浓度的染整废水,一般都利用物化与生化相结合的处理工艺。例如某地染整厂新配备了较为先进的污水处理系统设备,结合气浮、水解、好氧的工艺进行对染整废水的处理,收获了非常显著的效果。

一、水质和水量

整理车间和染纱车间的作业及生活的污水是该厂产生废水的主要来源。废水碱性强、色度大、有机物浓度高。污水处理设施设计处理规模为10800m3/d,对于废水和水质设要求见表1,严格执行《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92)中的一级级排放标准。

二、废水处理工艺

2.1处理工艺的流程

处理废水的工程实例和工艺,确定处理工艺的具体流程,如下图1所示:

2.2处理工艺的原理

在此工艺组合流程中,都是较为成熟的工艺处理技术,相对来说有着操作性强且稳定效果的特点。此项工艺中将气浮浮渣和剩余污泥进行回流,通过预曝气的效果后,能够很大程度的将污泥吸附有机物的能力获得提高,以帮助降低后期工段负荷的处理问题。因为染整废水有着较大的色度,另外较差的可生化性,可以利用水解细菌的办法破坏染料的水解酸化工艺,断开发色基团,降解物质分子结构,达到使色度减轻的效果,致使大分子有机物一些不容易降解的物质分解为比较容易降解的小分子,通过部分COD的去除,达到废水可生化性的提高,也能够起到降低pH值的作用,帮助后面要进行处理好氧生物的工艺。同时因为本工程中通过复式的泥膜共生系统的曝气池,所以其具有生物膜法及活性污泥法的特点,使得液相中的生物量得到增加,使用地面积和投资节省了,同时也使得曝气池的有机负荷提高了,使废水处理工艺获得了提升。

三、主要处理构筑物及设备

(1)调节池:设1座钢筋砼结构的调节,采取半地下式,HRT=8.89hV=40m×25m×4m=4000m3,.设4台射流曝气机ASJ-5.5、4台冷却塔、3台WQ20-8-15潜污泵。间歇运行射流曝气机,达到搅拌预曝气的效果,将废水温度降低冷却塔,达到生化处理后续的作用。出水提升调节池至初沉池。

(2)集水井:有效容积为300m3的集水井,HRT=40min为其停留的时间,为拦截下些粗大的悬浮物质,设1台XG-1000的旋转机械格栅,进入调节池时采取用泵出水提升。

(3)中沉池:V=1840m3,HRT=4.1h为的1座中沉池,为qo=1.05m3/(m2.h)的有效容积,其为G=176.4kg/(m2.d)的固体通量。将污泥流入污泥井,回流时从污泥泵至水解池。

(4)水解酸化池:设1座水解酸化池,为HRT=13.3h,V=40m×30m×5m=6000m3的有效容积,为Nv=1.34kgCODcr/(m3.d)的负荷体积.设间歇运行的8台水下搅拌机,使污水的污泥接触充分,加强反应作用。让一些较难生化降解的大分子通过水解酸化的效果降解为容易生化降解的有机物小分子,降低废水的色度提高其可生化性。

(5)初沉池:设1座半地下式\钢砼结构的初沉池,为HRT=2.77h,1248m3的有效容积,为q0=1.75m3/(m2.h)的表面负荷。在重力作用下使污水存有的大颗粒悬浮污染物能够沉淀,再利用生物絮凝性进行回流污泥,将胶体和一些小颗粒悬浮物絮凝成大絮体,之后沉降,将污染物去除,达到降低处理后续单元的处理负荷。

(6)复式曝气池:为42m×40m×4.2m的规格,为7056m3的有效池容积,为X=4000mg/L的综合污泥浓度设计,HRT=15.7h,Ns=0.089kgBOD5/(kgMLSS.d)的污泥负荷,将高效散流曝气器设置在池底装置,为5.71m3/(m2.h)的全池平均曝气强度。设组合式3000m3的填料于曝气池中,一可用来丝状菌的固定,避免发生污泥膨胀的现象,另外也可以用来对于曝气池中污泥浓度的提高,使生物处理效果获得保证。

(7)平流式混凝气浮池:设HRT0.84h,V=380m3的1组,分离区为q=1.2mm/s的表面负荷。

(8)二沉池:设1座钢砼结构的辐流式二沉池,为V=2100m的3有效池容,外径qo=0.68m3/(m2.h),G=11465kg/(m2.d),D=28m,HRT=4.67h.

四、调试运行生化系统

放满清水至酸化调节池和集水池,染整废水和生活污水置换各池内的清水,逐步加入污泥至格栅处(首天加入5t,次日加入5t),对集水池开动风机进行曝气,另外将营养物质适当的加入。进行微量曝气用泵提升入酸化调节池。生活污水残渣不可含有。

酸化调节池和集水池间的回流采用潜水泵进行回流,每天慢慢增加回流量。

观察生物相的情况,生物絮状体的结构和形状用显微镜进行观测。

在第2天时,开启生物接触氧化池和酸化调节池间的阀门。再将提升泵开启,生物接触氧化池中清水置换,提升调节池中混合液进入生物接触氧化池,结束进水后,采取微量曝气将生物接触氧化池开动风机。在培菌的生物接触氧化池中,二沉池需要开启。通过排泥管二沉池将回流污泥至集水池。初步形成生物接触氧化池、集水池、二沉池、酸化调节池的循环流,使生物接触氧化池加快培菌的速度。

第4天,进行两次间歇进水,间隔12h每次进水为550m3。进行微量曝气对生物接触氧化池逐步增加到设计曝气量的20%。生物接触氧化池主调节池进行换水时,风机关闭,排上清液静沉1h。潜污泵进行排水。

在1周后,需要连续出水和进水。每天递增2200m3的水量。从曝气量设计的20%慢慢递增到曝气量的50%。

CODCr净化效率60%~70%,BOD5净化率90%时,该生物膜达到成熟的阶段。及时在每天观察其生物相,约40天的时间。

达到正常量的生物接触氧化池的生物膜时,污泥在生物滤池排入,采取自然挂膜。曝气穿孔管阀门开动时,气水比为1∶1。形成膜后,气水比增大到2∶1。生物滤池水质要控制在S<40mg/L、CODCr=75~85S。

五、处理效果

经过运行调试,本工程通过了环保部门的竣工验收,效果见表2

上表可见,废水的B/CJ值水解酸化工段从0.194提升到了0.335,创造了后续生化处理的有利条件,另外大幅度降低了色度。经过处理后色度、BOD5、SS.COD都达到《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92)中一级排放标准.

六、结语

处理染整废水时采用水解—好氧—气浮工艺获得了显著的效果,检测结果得出,此项设施出水水质都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排放标准。实施此工程后该企业排放总量COD减少90%以上,获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1]祁佩时O李欣O程树辉:水解2混凝2复合生物池工艺处理印染废水的工程应用.

[2]给水排水O4((&O4;3&56--T-B:%4’邵云海:水解与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印染废水.

[3]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

[4]王淑荣,杨蕴敏主编.染整废水处理[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