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新理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2
/ 2

智慧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新理念

马立强

山东省烟台招远市金岭镇人民政府,山东招远265404

摘要:社区内自然村村际融合是社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现实需要,对实现社区高层次目标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对统筹城乡发展、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农村社会管理,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区;农村社区治理;社区建设

引言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9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指出实现乡村振兴的举措之一是乡村有效治理。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因此,探究农村社区治理具有现实意义。

1村际融合的阻碍因素分析

1.1社区干部一时难以磨合

社会工作开展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区“两委”成员之间的默契配合程度,如果成员之间存在隔阂或矛盾,很容易影响到社区工作的开展和推进。但在社区设立以后,来自不同自然村的社区干部组合到一起,他们在年龄、工作方式方法等方面有很多不同。除此之外,各自然村村民遇到问题时依旧喜欢按照原行政村习惯,依靠原行政村村干部处理问题,不信赖来自于其他村的社区干部,这就容易导致社区领导职能被虚化,出现社区“两委”成为各自为政,互不干涉的问题。这就需要他们之间有一个相互的适应、磨合的过程[1]。

1.2群众思想上有顾虑

农村村落大都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虽然被合并为一个社区,但各自然村在邻村关系、宗族血缘、习俗等方面还相对独立,社区成立后,许多群众在原行政村之间的新旧矛盾、干部调整、资产处置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顾虑,增加了社区工作推进和自然村融合的难度,甚至出现“村合心不和”的现象。

1.3资产融合上存在难度

受地理位置、资源禀赋等多种因素影响,同一社区内的各自然村经济发展程度也存在较大不同,这就使原行政村资产处置问题在社区合并中成为群众最为关注的问题,如何重组、支配各村集体资产也成为了社区设立后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虽然目前各自然村在财务方面依旧保持相对独立的状态,但社区内各自然村之间的逐步融合统筹是社区发展的趋势。

2新型农村社区的特征

新农村社区根据其自身色,具备很多特征,反映出其主要发展情况。目前我国新型农村社区的总体经济还比较落后,因此人口密集度并不高,很多人才都选择城市进行发展。新型农村社区地域规模受限,劳动力较少,也很难吸引到高端人才。新型农村社区生产能力较低下,生产设备不够现代化,操作人员不具备更高的专业化水平,生产力水平不高。此外,新型农村社区主要服务对象是农民,农民是农村主要的人员构成,社区建设与农民之间密不可分,两者协同发展以相互利益为主。农民积极参与社区建设,进而促进新型农村社区的整体发展,提高社区服务质量。[2]新型农村社区的人口体现了多元化特征,不仅有农民、工人,还有各种服务业人员和知识分子等,促进社区人员成分发生变化。新型农村社区主要的工作和生活领域也发生着变化,逐渐发展起来的行业包括服务业和工业,为新型农村社区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持,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村之间的逐步融合统筹是社区发展的趋势。

3新型农村社区的功能

3.1提供社会保障功

能我国社会发展需要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对于农民实施的社会保障服务,有助于促进新型农村社区的和谐发展。目前我国新型农村社区为居民提供的保障,主要来自于社区集体资产,或者是邻里互助的形式进行,进而保证基本的福利能够提升居民生活水平。

3.2社区经济发展的功能

目前我国新型农村社区核心功能为经济发展,社区通过引进更多的技术和手段,积极促进社区整体经济有效提高。新型农村社区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学习先进的技术,改善物质经济水平,达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目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深入分析详情,改善传统的发展模式,实现经济发展的大步提升。

3.3文化功能

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重要意义是实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其文化素养的整体情况对社区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影响着农村居民的各个方面,需要进一步探讨更有利的文化发展形势,以传统文化为核心,引进先进的文化价值观念,推动社会居民文化素质的总体提高,是当今时代下的重点工作内容。

4对策与建议

4.1强化党对农村社区治理的领导

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是农村基层的领导核心,要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依托组织管好社区。发挥组织部门的协调优势,协调各部门的资金、项目、人员,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由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推进社区设施及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同时,强化思想引领,把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和日常教育培训作为加强基层党组织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抓手,加强党员教育培训。4.2加强村(社区)两委干部队伍建设

基层干部是党的方针、政策的宣讲者和践行者。在推进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要不断强化农村社区干部队伍建设,提升基层干部综合素质。一是选好村干部。必须从村里的党员中,选一些品行修养高的致富能手,发挥自身优势,在村民中起示范带头作用。二是加强村干部培训计划。[3]每一次换届结束后,要制订严格的、针对农村社区干部的各类培训计划,每年都要进行不同层次的培训,不断提升村干部的综合素质和群众工作能力,让村干部自己先吃透方针、政策,之后才向群众宣讲和解释,当好政策宣讲员、群众服务员。三是加强乡村干部管理。通过建立日常表现档案、完善干部日常走访、重要工作情况月汇报制度和强化履职尽责跟踪问效等方式,加强对干部的精细化管理。实行村干部值班正常化、重大决策民主化、财务管理规范化、绩效考评科学化,推动村干部管理规范化。

4.3加大对农村社区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

政府在制定政策和资金落实上对边远地区给予倾斜支持,并拨出专项资金扶持农村新型生态社区建设。同时,由于边远山区地方财政有限,而推进农村新型生态社区建设又需要很多资金,因此,切实加大对边远山区农村新型生态社区建设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将农村新型生态社区建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显得尤为重要。

4.4大力发展农村社区集体经济

本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找准切入点,以推动集体经济健康发展。一是在政策上加大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扶持力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搭建平台并采取多种形式引入社会资本发展农村社区集体经济。二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深化农村集体产权改革,壮大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增收。三是发展休闲农业,推广“农家乐”,住民宿、吃民菜、体验农民种植乐趣,吸引城市人员深入乡村,开发好乡村旅游业,以此壮大村集体经济。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为了促进新农村顺利发展,应该积极组织多元合作,通过有效策略对社区进行有效治理。合作治理视角下,能够发挥政府和社会更多的作用,从实际出发真正解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问题,利用各种法治手段促进社区人民利益最大化发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通过多元合作能够实现治理目的,为我国社会整体发展提供动力,为农村居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杨晓飞.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社区建设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5.

[2]陈娅慧.新农村社区教育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5.

[3]鹿玉玺.科学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问题研究[J].统计与管理,2015(02):69-70.

[4]时巧云.新型农村社区党建综合服务体建设研究[D].河南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