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如何激发学生兴趣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5-15
/ 1

思想政治课如何激发学生兴趣

倪志敏

倪志敏(安阳县安丰乡第三中学河南安阳455100)

新编中学思想政治课教材以便利学习为指导思想,根据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兴趣所在进行求新、求实、求活的探索,变说教为引导,变灌输为启发。而思想政治课的实际教学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以教材为基础,在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巧设疑问,刺激学生的求知欲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育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求知欲望强烈,学习兴趣就浓厚,而求知欲的产生需要新奇的刺激。在教学中教师巧设一定难度的疑问,故布疑阵,会极大得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每次进行新课之前,我都注意结合课程内容,先就某一问题提出几项设问,而每个设问一经提出都会引发学生议论纷纷,促使他们主动认真的进入学习状态,关心课本是如何正确阐述这些问题的。可以说,教师的精心设疑就会像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学生脑海中荡起思维的涟漪,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求知欲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幽默,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幽默是教学艺术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基本范畴之一。法国演讲家雷曼麦有句名言:“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的提出更易让人接受。”思想政治课讲述的正是“严肃的真理”,而教师巧妙使用幽默的话语或事例,可以给紧张、沉闷、呆板的课堂注入兴奋剂,形成宽松、愉悦、和谐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相对枯燥的理论学习成为一种精神享受,使学生在欢声中受到智慧的启迪,从而找打开真理宝库的“金钥匙”。可见幽默这一艺术手段在政治教学中只要运用得当,灵活把握,就能够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欢声中掌握知识,必然会收到快乐教育的效果。

3.语言直观,给学生学习以感染力

所谓语言直观,就是要注意语言的系统性、具体性、形象性和逻辑性。我认为,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其语言发挥的直观作用,即语言是否准确精练、生动形象、通俗易懂、风趣含蓄,直接关系到学生理解知识和接受知识的程度。我在教授“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等名言加以说明,鼓励学生自觉磨砺意志,做合格的新世纪接班人。学生对这些内容很感兴趣,纷纷将上述名言抄录在笔记本上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如此教授,利用学科交融关系,发挥了语言显性直观作用,简洁明了,于谈笑风生中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同时增强了思想教育的影响力、穿透力和吸引力。

4.巧借寓言,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思想政治课的许多观点深奥抽象,而寓言故事则具有形象生动有趣的特点。为此,我翻阅了许多古典著作,从中摘录了《南辕北辙》《愚公移山》《精卫填海》《自相矛盾》等近几百例寓言故事,将他们结合教材内容有机的穿插于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之中接受教育。

5.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兴趣

在教学活动中相容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心理相容能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常说“爱屋及乌”,对于教育来说,本身也隐藏着这样的问题。不论什么课程,如果学生喜欢这位老师,就相信老师讲授的道理,愿意学习老师讲授的知识,自然就对老师讲的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学生如果不喜欢,甚至害怕这位老师,要想他们对这位老师所授的课程感兴趣是很困难的。可见,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必须顾及到师生的关系。也就是说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老师的亲切感,创造一个师生心理相容的良好环境。所以,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利用自己的职业优势,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建立起相互信任、互相尊重、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良好关系。

6.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兴趣

在过去,教师一言堂,上课教师讲空道理,交代知识要点,复习时学生背要点,考试时力争一字不漏答要点。没有先进的教学手段作辅助,学生也就更加厌学了,对知识的理解,认识的提高,很多是抽象模糊的。随着办学条件的逐步改善,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也逐渐进入课堂,广泛用于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代替了过去把黑板、粉笔作为唯一教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可以把色彩、动画、立体声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真正做到“图文并茂”,使学生身临其境,觉得上课生动有趣,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乐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