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企业多维度成本管理体系构建模式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2-12
/ 1

电网企业多维度成本管理体系构建模式探讨

李帅王丽杰杨扬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北京房山102488)

摘要:在电力体制改革新形势下,电网企业以“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为目标,其战略优势主要取决于成本优势。如何突破现有成本管理模式,优化成本核算,构建精细化管理体系,是对电网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财政部于2013年8月16日发布了《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以下简称《新制度》),《新制度》旨在促进企业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完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为企业产品成本核算提供制度上的保证。《新制度》提出的多维度、多层次成本核算的管理会计理念,为电网企业成本管理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成本管理;成本核算;作业成本;管理会计理念

1.目前存在的问题

传统财务会计理念下的产品成本核算,采用简单的完全成本法,这种方法不能反映产品成本利用的实际情况,不利于管理者对产品成本有清晰的了解,不能满足管理会计的要求。新的观念必然对传统的管理理念造成冲击,需要财务部门及相关部门的人员不断转变、更新自己的思想和工作方法。

2.多维度、多层次成本管理体系的理论基础

2.1全面成本管理

全面成本管理注重企业整体目标和长远目标,着眼于改善企业基层组织状况,综合和协调企业的竞争战略、技术决策、人力资源计划、作业管理和服务管理等各层次、各方面工作的一种成本管理方式。这一方式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为原则,具有全局性、全员性、全过程性等特点,能改变目前电网企业只重视生产、技术、安全等指标,忽视成本管理的局面。

2.2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成本核算方法,它与传统成本核算方法有较大不同,作业成本法是一种在企业资源和产品之间加入核算单位的作业方法。多维度、多层次划分的重要依据就是作业,根据不同的成本动因清晰、明确地划分不同维度和层次范围,作业成本法为电网企业建立多维度、多层次的成本管理系统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3.实现多维度、多层次成本管理的途径

3.1树立正确的成本管理理念

电网企业“自上而下”的成本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市场化的需求。员工作为企业的主人翁,也应成为企业成本管控的主体。目前电网企业对员工成本意识的培养力度还不够。同时,管理层需要构建科学的成本管理观,且不断的优化核算机制,完善管理制度,逐步将传统的被动管理模式转变为主动管理,在企业内部形成“自下而上”的成本管理氛围。

3.2建立多维度成本核算系统明确成本管控职责

根据作业成本管理理念,将目前电网企业的成本总目标细分成多个维度管理,分解成多个责任成本,形成基本维度和拓展维度。《输配电成本核算办法》对电网企业的成本核算对象和会计科目做了详细的规定,但其“大一统”式的核算法使得核算结果不太合理。在输配电成本中,电价更多取决于国家政策,电网企业的可控空间较小,同时生产成本,特别是固定资产,在投产后无法调整。因此,在作业成本细化时候,可着重于材料费、修理费、办公费等可控成本的细化。

根据目前电网企业的组织体系,在企业集团、子公司、基层单位中成立成本管理中心领导小组和实施小组,并以基层单位为基点,分成多层次的分级管理。同时,实现单一财务部门负责成本管理模式向财务部门统筹、各个业务部门具体实施配合的成本管理模式转变。

3.3提升专业人员的素养

为了合理选择成本核算的标准,要求成本核算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企业应积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学习,提升人员的技能水平,通过成本核算的基本理论学习、实践经验分享以及工作责任心的培养,使财务工作人员能对成本核算进行合理分析,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为企业发展提供战略决策支持。

4.前景展望

管理会计理念下的多维度、多层次成本管理体系是以满足企业内部成本管理的需要为目标,没有局限于传统的会计归集科目,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现代会计管理理念的优势。电网企业的成本核算管理在保障企业的综合实力、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利用先进的管理会计理念构建电网企业的多维度成本管理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体企业员工的共同努力,转变观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创新成本管理模式,适应电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金永利,楚京京,李晓清.多维度_多层次_网状成本核算体系构建的思考[J].商业会计,2015(24):19-21.

[2]魏双蕊.电网企业标准成本管理实施方案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5(13):155.

[3]章映红,彭啟旺.电网企业输配电成本标准研究[J].会计师,2014(12):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