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例乳腺癌彩色超声的诊断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2-12
/ 2

34例乳腺癌彩色超声的诊断分析

陈龙杨锐利

陈龙杨锐利

(深圳市龙岗区中心医院518116)

作者简介:陈龙(1974.10-),男,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普外,乳腺科。

【摘要】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中的表现和特征,分析评价其在诊断乳腺癌中的应用及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对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34例乳腺癌的二维声像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表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二维超声可清楚显示肿块的数目、形态、大小、边界、内部回声,周围组织有无受侵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等;彩色多普勒可显示肿块内部及周边的血流情况。结论:超声诊断乳腺癌是一种方便、安全、无痛苦、准确率较高的方法,二维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特点在乳腺癌的诊断中有重要诊断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乳腺癌;超声诊断

【中图分类号】R737.9;R4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8-0380-01

乳腺癌作为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在我国妇女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且呈年轻化趋势,部分大城市报告乳腺癌占女性恶性肿瘤之首位[1],本文时近2年来经手术确诊的34例乳腺癌患者的声像图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提高超声对乳腺癌的诊断水平。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院外科手术和病理证实、术前均行超声检查的34例乳腺癌女性患者,年龄为24-63岁,平均年龄50.5岁,其中患者自己无意发现肿块者13例,体检发现肿块10例,乳房溢液、乳房胀痛经检查发现肿块10例,肿块最大47×47×37mm,最小8×7×7mm;右侧18例,左侧16例,;外上象限18例,外下象限7例,内上象限3例,内下象限2例,近乳头处4例。

1.2仪器和方法:超声检查:采用日本东芝APLIO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8.6-11.0MHz,对双侧乳腺分别进行各个象限的放射状扫描,首先进行二维超声检查,了解病灶大小、形态、境界、内部回声、后方有无衰减,然后用彩色多普勒检查,仔细观察病灶周边及内部有无血流、血流量、形态及分布情况,选择最粗大、颜色最明亮的血管进行多普勒取样,分析血流频谱。根据血流信号的形态和数量,将肿瘤内彩色血流信号分为以下4个等级:0级:肿瘤内未见彩色血流信号,I级:少量血流信号,可见1-2处点状血流;11级:出现多点彩色血流信号或有管型血管穿过肿瘤;IB级:肿瘤内极易见到较多的血流信号或者大血管。

2结果

(1)在34例乳腺癌患者,超声诊断为恶性肿块31例,良性肿块3例,超声对乳腺肿块的诊断总符合率为91.17%,误诊率为8.82%。其中浸润性导管癌28例,粘液腺癌2例,浸润性小叶癌3例,导管内癌1例。

(2)病变形态:形态不规则,边缘呈分叶状20例(58.8%),呈毛刺样或蟹足状16例(47%)。

(3)病变边界:边界不清,边缘恶性晕征19例(55.8%)。

(4)病变内部回声:均为低回声。病变内伴微小钙化灶14例(411%),病变后方回声衰减10例(29.4%)。

(5)乳腺癌中未见血流显示5例(14.7%),少血流8例(23.5%),血流丰富21例(61.7%)。

(6)腋窝淋巴结肿大23例(67.6%)。

3讨论

v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已成为乳腺肿块检查的重要手段,由于乳房位于体表,前后径较薄,应用高分辨的高频探头进行检查,能良好显示乳腺组织的细微结构,对于典型的乳癌,超声可以作出正确的诊断。对于较小乳腺肿块或不典型的乳癌,要注意肿块边界特征、内部回声、血流供应情况,有助于提高乳腺癌的诊断正确率。

3.1二维灰阶超声:乳腺癌多见于乳腺的外上象限,其次是乳头、乳晕区,而其余部位少见。本组中外上象限25例,占56.82%。(1)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楚或欠清楚,边缘不整齐,无包膜,呈分叶状、蟹足状、伪足状或毛刺状,纵经大于横径,而毛刺征是目前公认的典型征象。(2)乳腺癌肿块以低回声多见,回声不均匀,且肿瘤实质内常见砂粒样钙化灶。砂粒样钙化被认为是乳腺恶性肿瘤的特征,一旦发现,提示恶性的可能性极大121。文献报道,微小钙化灶的检出率约为68.5%131,本组病例钙化灶的检出率仅为41.1%(14/34),明显低于文献报道原因可能与选用仪器的分辨力及操作者的手法和经验等有关。钼靶是检查砂粒样微小钙化的最佳方法。(3)乳腺肿块周围可形成一高回声晕环,即“恶晕征”,表现为肿块内部回声低,边缘不规则的厚薄不均的强回声带包绕,是乳腺癌的声像图特征。肿块的毛刺、强回声晕是超声诊断乳腺癌的经典指标,研究表明毛刺、强回声晕是浸润性癌的特征性表现,对应的病理学改变均为乳腺癌的实质向周围组织浸润,并伴有不同程度的间质反应[4],它的出现代表肿瘤向周围组织浸润的程度较严重。(4)部分肿块后方回声可见不同程度的衰减,敏感性较高。(5)腋窝是乳腺癌的淋巴转移最早和最多见的部位。淋巴结是否有转移是判断乳腺癌预后的最重要的指标。

3.2彩色多普勒和频谱特点:恶性肿瘤细胞可分泌多种肿瘤血管生长因子,刺激血管生长产生新的毛细血管,从肿块四周嵌入内部,并随肿块的生长不断更新血管分布,增加血管数量,使得肿瘤组织形成丰富的血管网络,因此乳腺癌的特征是血供丰富,血管走形迂曲,分支紊乱,管径粗细不等,周边穿入性血管可作为乳腺恶性肿瘤的指标之一。肿块越大,肿瘤血管越丰富;分级越高,肿瘤血管越丰富;患者年龄越大,肿瘤血管越不丰富。血流信号丰富程度是指在肿瘤内部和周边所能观察到的血流信号的多少,(0-1)级认为是少血流信号,(IhII1)级认为是多血流信号。恶性肿瘤血管多为(11-II1)级,较良性肿瘤丰富。频谱多普勒测得血流为高速高阻型,PSV≥20cm/s作为诊断乳腺恶性肿块的标准,敏感性为85%,RI可高达0.7或更高,而良性病变很少有上述现象[5]。因此肿块内检出高速高阻型动脉频谱,有助于肿瘤良恶性的鉴别。少部分乳腺癌未见血流信号可能与肿块位置较深,太小,血流不丰富及新生血管内血流速度较低有关,以及仪器敏感度所限,采用超声造影能清晰显示新生血管不规则的走行与血管树情况,可提高乳腺癌内血流检测的敏感性有利于乳腺癌的鉴别诊断。

为了提高肿块的检出率及血流信号的显示率,检查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重视自检及门诊检查,详细询问并记载病史,特别是高危人群,本组有2例患者有家族史,小于1cm的低回声包块活检为乳腺癌。(2)检查时,要按固定顺序检查。每一扫查切面都要有部分重叠,每一次扫查都应达到乳腺周围的脂肪组织为止,乳头后方不能遗忘,避免漏诊。在检查腺体组织的同时,应观察前后脂肪层、库柏韧带等有无病变。周围脂肪组织伸入腺体层内,会造成类似于肿块的假象,应仔细辨别,以免误诊。(3)已确定乳腺有肿块时,应注意观察两侧腋窝及锁骨上下、颈部淋巴结有无转移。(4)检查中探头一定要轻放,不要加压,以免肿块的形态和位置有所变化,尤其在进行彩色多普勒检查时,加压会影响血流信号的显示。(5)部分乳腺癌为少血流型,血流不明显的肿块不能轻易判断为良性,乳腺癌的最终诊断应该来自活组织检查。已有文献161报道采用超声造影可以提高乳腺癌内血流检测的敏感性。(6)虽然彩超对发现乳腺的微小病变、判断肿块性质,以及肿瘤的准确定位有较大价值,但超声影像诊断是非特异性的,很多病变比较类似,良恶性肿瘤图像时有交叉,易误诊或漏诊。对超声未发现肿块和异常者不要轻易下结论,需结合其他检查。若发现局部腺体结构紊乱,尽管无明显肿块,都应高度重视。对小于1cm、边界清晰的病灶,即使未探及血流信号,但若病灶外形欠规则,也应考虑恶性肿瘤可能。(7)对于超声发现的乳腺局部声像图改变,应综合分析,无论有无血流、有无恶性征象都应密切随访或手术活检。

虽然超声在乳腺肿块的检查中仍然存在一些局限,但其诊断快速准确、简便易行、定位准确,不受乳腺大小及腺体多少的影响,能观察到乳腺内部各层组织结构和肿块特征,结合彩色多普勒技术的应用,可检测肿块内部及周边的血供情况及血流动力学改变,更容易对肿块的性质作出判断。总之,高频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提高了乳腺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鉴别乳腺肿块性质的首选检查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吴在德.外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57362

[2]吕坷,傅永水.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的价值.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8;14(5):65

[3]李树玲.乳腺肿瘤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271-277

[4]朱庆莉,姜玉新,孙强,等.乳腺癌超声征象与病理组织学类型及组织学分级的联系[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5,14(9):674

[5]张络熙.乳腺疾病的超声诊断[[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1,2(1):53

[6]李颖嘉,吴风林,龚渭冰,等.能量多普勒对乳腺癌血管生成的检测与PCNA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研究I几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2;18(5):380-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