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同台换乘的利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6
/ 2

地铁同台换乘的利弊分析

张筱雨1杨辉2

1.成都地铁运营二分公司综合分部文秘管理四川成都6100002.成都地铁运营二分公司万盛站区车站安全管理四川成都610000

摘要:地铁具有运量大、方便、快捷、环保的特点,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主要交通方式。换乘站作为不同线路交汇的节点,其结构和方式对客流组织具有较大影响。而同台换乘具有换乘路径短,方便的特点,在各大城市地铁也逐渐被采用,然而同台换乘方式也凸显出许多弊端,本文对地铁同台换乘的优点和弊端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对换乘站的客运组织及安全工作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同台换乘;优点;弊端

1地铁同台换乘简介

1.1概述

目前国内地铁换乘车站,根据线网规划、线路敷设方式、地上及地下周边环境、换乘客流量的大小等因素,可分为同车站平行换乘、同站台平面换乘、站台上下平行换乘、站台间的“十”字形、“T”字形、“L”形、“H”形等换乘及通道换乘形式[1]。其中“十”字形、“T”字形、“L”形、“H”形换乘车站为不同站台间换乘,乘客需要通过楼梯、自动扶梯、通道等从条线路的站台到达另一条线路的站台实现换乘,往往路程较长、耗时较长[2]。而同台换乘车站,即同站台平面换乘、站台上下平行换乘,乘客从一条线路的列车下车后,无需离开站台,便可登上另一条线路的列车,实现“零距离”换乘的目的。

正是因为地铁同台换乘的换乘方便的特点,国内许多城市轨道交通的换乘都采用了同台换乘,如北京地铁北京西站(7号线和9号线)、国图站(9号线和4号线),成都中医大省医院站(2号线和4号线)等,但同台换乘也存在诸多弊端,本文将详细介绍和分析。

1.2分类

同台换乘方式较多,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a)双层同台换乘

该换乘方式已经在国内一些城市广泛采用,如广州地铁嘉禾望岗站(2号线和3号线)和北京地铁南锣鼓岗站(6号线和8号线)等。该种换乘方式高效、快捷,但也有不足,如-3层出站要通过-2层短暂停留,易造成-2层客流增大以及-2层楼梯口拥堵等,同时出站距离较远。

图1双层同台换乘示意图

b)双岛式同台换乘

相比双层同台换乘,双岛式同台换乘可以减少换乘和出入站客流之间的相互拥挤,出站客流的走行距离减少。但从B上行换乘A下行或B下行换乘A上行的客流由于上楼后还要下楼,换乘距离较双层同台换乘远,适合B上行换乘A下行或B下行换乘A上行客流较少,而其他两个方向换乘客流较多的车站。

图2双岛式同台换乘示意图

c)带换乘通道的双岛式同台换乘

前面两种同台换乘能满足换乘客流较大的门对门换乘,但其他方向的换乘客流需要上楼绕行才能完成换乘,而当客流较少时能基本满足且对进出站客流影响不大。但当每个方向的换乘客流都较大或随着客流增长而不堪重负,还可以在站台下方修建换乘专用通道,减少相互影响。这种方式适合地下空间允许的情况下采用,如下图所示:

图3带换乘通道的双岛式同台换乘示意图

2利弊分析

2.1优点

a)缩短换乘时间和距离

图4天府广场和骡马市换乘示意图

分别以天府广场(典型“十”字型换乘)和骡马市(典型“L”型换乘)为例,1号线(两个方向)换2号线(两个方向)或2号线(两个方向)换4号线(两个方向)都需要通过楼梯或电梯等通道完成。以上两种换乘由于相交线路不在同一平面,导致换乘必须上楼或下楼,而同台换乘则是在同一平面,直接“门对门”,只需要走一个站台的宽度便可实现换乘。

因此,同台换乘更方便、快捷,节约了换乘时间,对于乘客来说,换乘时间和换乘距离十分重要。如下图为中医大省医院站同台换乘示意图。

图5中医大省医院站换乘示意图

2.2弊端

a)冲突点增多

图6非同台和同台换乘客流方向冲突示意图

从站台客流的方向分析,非同台换乘只有出站和进站2个方向客流,而同台换乘则增加了站台对向的2个方向,从而冲突点增多,安全隐患增加,尤其在高峰时期和大客流情况下的踩踏和客伤事件风险增加。

b)易造成抢上

从乘客心理分析,由于换乘路径短,仅一个站台的距离,因此换乘速度和心情更加急切,尤其当同台两个方向列车到站停车时间相近时,乘客担心错过本躺列车,将会加快走行速度,导致抢上和屏蔽门夹人夹物。

c)抗风险能力降低

同台换乘由于换乘路径短,乘客以最短距离到达换乘站台(对面),极易造成站台乘客堆积。当出现某个方向列车晚点,晚点线路站台迅速堆积大量乘客,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尤其高峰阶段出现轻微晚点,均可能造成一系列连锁反应。因此同台换乘的抗风险能力较弱,如果出现晚点,车站实施绕行难度大,将乘客引导至站厅,极易引起投诉。

d)进站服务能力降低

由于换乘客流直接在站台对面换乘,当没上车或在站台等待换乘的乘客就会优先占有站台空间资源,尤其是早晚高峰,滞留的换乘客流相当多,而进站客流则处于被动,当站台堆积乘客太多则采取客流控制,如此已来便降低了车站的进站服务能力。

e)方向性选择

目前,同台换乘只能解决2个方向的相互换乘,另外2个方向的换乘则依然通过站厅或通道完成。同台的2个方向的换乘客流较多,换乘客流少的2个方向则通过站厅或通道绕行,对整个车站客流影响不大,通过对换乘方向的调查和规划能满足换乘需求。但乘客出行需求是动态、变化的,随着时间变化,当换乘客流较少方向的客流增加时,则换乘效率降低导致换乘成本增加。因此,同台换乘具有方向选择性,车站在规划时应该做好充分的调研和做好预想。

4总结

同台换乘是一种乘客下车直接走到对面站台即为目标线路的换乘方式,不需要通过楼梯、电梯等绕行,这样即节约能源又方便快捷,是目前最便捷和效率最高的换乘方式。本文先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同台换乘方式,然后分析了同台换乘的有利点和弊端。

从目前来看,同台换乘方式利弊较为明显,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在克服其弊端时需要车站指定响应的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周虎利.城市轨道交通同站台换乘车站方案研究.[J]轨道标准设计,2010(10),14-15.

[2]殷峻.地铁同台换乘车站设计方案的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11(6),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