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营销信息化管理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电力营销信息化管理策略

高慧芳张丽敏

濮阳龙源电力集团有限公司河南濮阳457000

摘要: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企业也不断的引入信息技术改变以往的发展形式,我国电力公司的发展直接与电力营销信息系统的改革以及创新相关,因为电力公司改革的中心是由市场营销信息化的组成。把信息技术与电力系统进行结合,可以完善电力营销业务的管理系统,也为企业实现现代化管理创造了条件,使企业的市场力加强,本文主要阐述了电力营销信息化工作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营销对策。

关键词:电力营销;信息化;管理;策略

1导言

随着企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信息化成为电力企业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推动力。作为国有大型企业,对信息化网络的需求更是显而易见。电力企业营销引进信息化网络,就是希望信息网络能够提供更强劲的性能、更丰富的服务、更稳定的运行,从而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获取更高的企业价值。

2电力营销信息化管理现状

2.1信息化基础设施相对完善

我国电力企业信息化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电力行业相比其他行业的信息化进程较为领先。目前,电力系统的计算机装备水平已大大提高,中小型机、微型计算机装备级别不断更新提高,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数量增加较快。到2003年底,各类规模局域网超过2500个,各电力公司本部主要岗位工作人员使用计算机的比率接近100%,各网省电力公司本部局域网覆盖本部机关业务工作达90%以上。

2.2电力生产、调度自动化系统应用成熟

厂站自动化历来是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大部分水电厂、火力发电机组及变电站配备了计算机监控系统;相当一部分水电厂在进行改造后实现了无人值班、少人值守。发电生产自动化监控系统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生产过程自动化水平。对于电网企业,提高电力调度自动化水平、提高电网运行质量是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方向。目前电力调度自动化的各种系统,如SCADA、AGC、以及EMS等系统已建成,省电力调度机构全部建立了SCADA系统,电网的三级调度100%实现了自动化。我国电厂、电力调度的自动化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3电力营销管理系统得到广泛应用

为适应电力市场化改革的需求,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原国家电力公司在2002年提出改革传统供电营销管理模式,实施电力营销全过程的计算机网络化改造。各省公司供电局响应这种要求,普遍建立了用电管理信息系统,地(市)级供电企业基本实现了业务受理的计算机化。此外,响应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建立供电营销客户服务系统的要求,各地供电部门积极进行客户服务中心的建设,一批供电客户服务呼叫中心初步建立起来。

3影响电力营销信息化进程的因素

在电力公司的实际应用中,营销信息化的信息化平台在建设中存在诸多的问题,比如,电力系统的维护不及时,技术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欠缺,电力系统的安全性能不强等问题。电力公司的系统安全防范落后。目前部分仅重视电力公司的基础建设,而在网络方面的结构不合理,更对信息安全没有重视,在安全方面没有采取有效措施,主要表现在内部与外部之间或内部与各专业网络之间。

电力公司营销管理机制繁琐。以前,我国电力公司的业务流程一般是在传统的营销系统下进行的,而其工作的流程是相当繁琐的,在操作运行中,工作效率是相对较低的,与目前电力公司的营销系统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电力公司信息化建设的要求跟电力营销工作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还有很大差距,在投入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的硬件设备很大,而工作人员精通计算机网络应用以及精通电力营销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则很少。在电力公司进行的工作中,由于各个部门的管理工作人员对电力营销信息化系统没有足够的重视起来,工作人员在针对电力营销信息化管理方而的观念上处于被动状态。

4电力公司营销信息化的有效管理对策

4.1完善电力营销信息化系统

电力公司营销信息系统打破各地市电力公司的业务壁垒,解决了各个电力分公司营销业务管理模式、业务流程以及标准不统一,促进资源共享数据技术合作,实现营销业务的标准化管理,营销信息化系统应用水平差异大的问题,从上而下组建起标准、统一、集约的电力营销信息化系统。历经几年的发展时间,在电力公司领导正确管理卜,电力营销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是按照“先试点、后推行”的实施路线,经过公司上下各方面的通力合作和实施人员的艰苦努力,各项工作扎实推进,确保完成由前期准备到试点运行,再到应用推行三个阶段的艰巨任务,顺利实现了电力单位的建设推的任务,为加快营销信息化系统的深化应用和实用化进程奠定了坚定基础。营销信息化系统的建立以及完善,实现了营销信息高度共享,营销服务高效便捷,营销业务高度规范,营销全面决策分析的功能,促进了营销集约化发展、精细化管理以及标准化建设,推进了发展方式以及营销管理方式的根木性转变。

4.2建立新的营销管理系统,提高服务质量

电力公司应尽快整合公司资源,把现有的营销模式逐步优化,建立以市场为向导、以信息技术为后盾以及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新型营销化管理模式。为电力公司的客户提供快捷、经济、安全、高效的服务,形成以客户需求为主导的电力营销管理体制。联机分析营销客户的信息,对客户的价值和信誉度进行全面的评价;通过对用电行业和市场需求进行综合分析,从中挖掘潜在客户的价值和市场潜力,为企业制定营销策略提供支持。

4.3加强对电力营销化系统的安全管理

在我国电力公司进行信息化网络建设的同时,电力系统信息化的建设重点是网络安全制度管理的建设和安全系统建设,除继续实施电力信息安全的示范工程外,从网络层、用户层、系统层、应用层、数据层等多层面进行,加强网络安全的建设。把信息网络安全的管理重点纳入电力安全生产体系。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加大信息安全资金投入,建立网络安全事件预案,进行信息安全人才的培养,规范和强化网络与信息安全的管理,针对信息网络安全运行报告制度和监督管理制度严格实行。

5结论

目前电力企业在综合管理系统应用方面的滞后状态影响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与竞争力的提高,电力企业需要大力推进管理信息化的进程,电力企业需要应信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改变我国电力企业对信息化部门不重视的局面,建立与健全信息化推进组织体系,推动电力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在信息化管理方面,需要围绕面向资源管理和面向项目管理方面,对信息管理制度进行梳理、修订、补充,逐步建立、完善适应电力企业信息化需要的管理制度,以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进行规范和管理。

参考文献:

[1]贾探喜.刍议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7):39-40.

[2]付晓斌.刍议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J].信息系统工程,2014(11):118-118.

[3]张文玲,李树金.利用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电费管理的探讨[J].引文版:工程技术,2015(20):145-145.

[4]任婷婷,郭亮.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配网线损的精细化管理分析[J].信息系统工程,2014(7):47-47.

[5]唐然,周瑞,张嫣.刍议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J].工业c,2015(53):164-164.

[6]尹明立.电力营销信息化系统应用对管理水平提升的研究[J].经济管理:文摘版,2015(14):00131-0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