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如何做好实习生带教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7-17
/ 2

浅淡如何做好实习生带教

邹苏红

邹苏红

(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江苏泰州225300)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5)07-0249-02

实习阶段是护理专业课程中一个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实习结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护理队伍整体素质的发展。所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患者对护理的要求不断提高,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护生要在实习的过程中将所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逐步培养独立工作能力,以便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因此做好护生带教工作已经是临床护理教学的重要课题,现就如下几个方面谈谈体会

1.如何适应角色的转换

刚刚进入实习阶段的护生大多不能很快适应角色的转变,因为学校是一个较为单纯的个体,接触的是老师、同学及健康的人群,而在医院接触到的是不同素养、不同阶层、不同需求的患者,由于社会偏向重医不重护,歧视护士,认为护理不重要。病人态度的粗暴,直接损伤了实习护士从事护理工作的积极性,加上现在的实习护士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中没有压力,缺乏应对困难的能力,这些因素都妨碍了实习护士进入角色,带教老师应从中协调实习护士与患者的关系,鼓励实习护士多与病人接触,增加与病人的沟通,消除退缩行为,逐渐适应社会,慢慢进入实习护士角色。

2.崇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护生从实习初期就应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培养求实、务实的工作态度,以病人为中心,处处体现“以人为本、人文关爱”,工作中要认真、耐心、踏实、细致、崇尚无私奉献精神,团结协作、和睦相处,带教老师的言行直接影响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以身作则,严格带教,提高自身修养,树立专业形象。

3.加强学习,逐步培养独立工作的能力

护生在实习阶段更应加强学习,将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实际,分期制定目标,不断积累经验。初期:老师应先试教,使她们掌握要领,及时加以指导纠正,采取多鼓励少批评的教学方法,使护生在短时间适应环境。中期:老师应适时激发她们的积极性,尽量给她们提供操作及书写机会,但必须做到放手不放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加以分析,加强道德素质培养,使护生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学习习惯,了解工作职责及核心制度。后期:护生在实习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让护生分管病人1~2人,从病人入院到出院进行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运用沟通的技巧,熟悉病人的需求,从而进入护士角色,不断加深对整体护理的认识,使护生自觉、主动、创造性地学习[1]。带教老师除常规护理操作应培养她们做到稳、准、快外,还应进行专科的护理和急救技术的培养,以提高护生抢救病人的能力。带教老师每天应检查护理计划落实及护理病历书写情况,对不正确的地方给予指导并纠正,帮助实习护生在短时间内,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水平、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告诉实习生端庄的仪表,优美的体态,沉着冷静的工作作风,和蔼可亲的工作态度是一种无声语言,不但留给患者一个好的印象,更重要的是加深了患者的信任度,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

4.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临床实习中,实习护士的依赖性比较强,习惯于被动工作,时时依靠带教老师指导,经常是“动手不动脑”对护士在临床中的多种角色缺乏认识。此时带教老师应避免在病人面前评判实习护士的能力,尽可能增加实习护士的自信心,尽快进入护士角色在工作中积极思考,提高处理护理问题的能力。整体护理实践中,要尽可能地教授实习护士更多的专科理论及基础操作知识,拓展实习护士的知识面,授予学生各项检查及操作的方法、过程、作用、注重事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教育实习护士用动态的眼光发现问题,用科学的头脑思考问题。在实习中要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善于思考、灵活运用,这就需要老师鼓励学生胆大、心细,要求学生学会三动:动脑(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学会观察病情,分析病情)、动手(学会护理体检,掌握专科护理和各种技能操作)、动口(学会与患者沟通,采集健康史,学会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1]。遇到问题做到四多:多观察、多思考、多分析、多沟通。沟通是一门艺术,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最好方法。

5.因材施教,激发潜能

实习中每位学生因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反应能力﹑心理素质等存在个体差异,这就要求带教老师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制订不同的带教方案和计划,对素质、理论操作技能较好的学生提供单独收集资料的机会,满足认同感,调动其积极性,提高学习及工作激情。对那些各方面相对差的护生应多指导、多鼓励、多沟通、循序渐进、增强其自信心,使其不断进步。

6.护士长加强管理,重视带教工作

护士长在护生整个实习过程中起到督导作用,这就要求严格选拔带教老师,强调带教老师的模范表率作用,经常组织护生参加各类业务学习,不断丰富知识,促进护生整体素质培养,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实习结束前,按各科室的特点,带教老师对护生进行操作及理论测试''签好实习生鉴定;带教老师要敢于批评,抓住重点,帮助护生找出问题的根本,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意见和建议。同时老师更应敢于面对学生的评价,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按“优、良、中、差”对带教老师进行评价,实习结束后,护士长根据护生对带教老师的带教方法、反馈的意见,及时做好沟通及反馈,作为对科室和带教老师年终的考核内容之一;以便针对性地指导带教工作,建立真正的个性化、人性化的师生沟通[4]。以便提高临床带教的整体水平。

7.加强安全教育,培养法律及自我保护意识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化,旧的管理模式及服务理念已不再适应临床的需要,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加强与护理人员法律意识的淡薄形成鲜明的对比。因此,从护生实习起应加强安全及法律意识,带教老师利用空余时间带领学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及管理规定》,熟知《护理应急预案》,让学生感受到自身与法律的关联,体会到在法律中自己应尽的义务和享有的权利[3]。

【参考文献】

[1]孔淑芬.临床带教护理体会.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4:1598.

[2]马培娥,刘春英.临床护理带教的做法.实用医学杂志,2007,1:634.

[3]杨倩.蚌埠第三人民医院.泌尿外科,2009.4.7

[4]邬刚,张少林.病例教学中的病例和问题设置的课堂应用.中华护理杂志,2001,36(4):300-301.

[5]邓仁丽,王世平,朱丹.影响临床教师与护理沟通的因素及对策.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0,20(6a):70.

[6]李霞,朱艳秋.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年第七卷.

[7]黄敬亨齐鲁杂志2011年第11卷.

[8]利先云胡延凤孟英中国冶金医学杂志2010年第05期.

[9]蔡淑萍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年第12期.

[10]何建猷,夏宗彦,李根武等.增强教学意识提高内科学实习带教质量[J].广东医学院学报,1994,12(4):382-384.

[11]黄为民,杨明.重视临床实习带教,培养合格实习医生[J].西北医学教育,2006,14(11):199-200.

[12]黎伟.医学实习生临床工作能力培养的几点体会[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24(9):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