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听课的艺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1-11
/ 2

浅谈教师听课的艺术

黄益阁

浅谈教师听课的艺术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龙港实验中学黄益阁

[摘要]教师之间互相听课,交流切磋教学心得与体会,是提高教学质量、丰富教学经验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学会听课必须做到:听课前的准备;听课时的记录;听课中要思考;听课后的反思与交流。

[关键词]听课听课的艺术艺术的听课

听课是一门学问,是教学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听课还是一门艺术。上课如撰写一部文学著作,听课则像欣赏一部文学作品,若听课者没有相当的理论水平与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及技巧,就会降低听课效率。从实践上看,要想听好课,必须要做好以下五点。

一、听课前的准备

盲目性是效率的大敌,听课也是如此,教师盲目进行听课与有所准备去听课,效果大不一样。听课前应做好如下准备工作。

1.熟悉教材,了解这节课编者的意图,弄清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熟知教学内容的重难点。

2.明确这节课教学的三维目标,听课时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看出教师教学的完成情况。

3.针对这节课在头脑中设计出课堂教学初步方案。粗线条地勾勒出大体的教学框架,为评课提供一个参照体系。

4.听课前要回忆自己是否教过这节课内容,有什么困惑与问题。再回忆是否听过这节课。

二、听课时的记录

我把听课比作是“耳听六路,眼观八方”,“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有些人听课,只关注教师,很少关注学生;有些人在听课的时候,很少动笔,就像一个看戏的观众。我认为听课者,不仅是欣赏者,同时也是批判者,只有把“看、听、想、记”结合起来,那才是有效的听课。

1.分步骤。即全面记录听课的各个环节,如复习旧课,导入新课的预备知识,按照几个层次来讲授新课,总结全课内容等。听课时要善于抓住讲课教师的思路,分清什么是大的教学步骤,什么是小的教学步骤,并在笔记中用不同的标志符号表现出来。这样记录下来,条理分明、层次清楚,就像自己参与了教师的备课一样。

2.抓过渡。就是记录教学环节之间的转折和链接、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在一个教学环节向另一个教学环节过渡时,往往只用一句话或几句话就很巧妙地总结上一个环节并引出下一个环节,一堂课下来,使人感觉整堂课各部分内容之间浑然一体又相对独立,既紧密联系又条理分明。对于教学环节过渡的关键性用语,必须及时记录,千万不能放过。

3.加备注。听课时对教学时间,学生的学习活动时间要进行记录并加以计算,观察教学时间安排是否合理,教师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是否突出。

4.写点评。在听课过程中听课者要及时进行思考、整理,用随堂短评形式记录下来,从教育教学理论出发,对讲课教师的教法作出肯定或提出建议,并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听课结束后,还要进行简要总评。有了这样的评点,课后评课才能有的放矢、言之有物。

5.记录板书。好的板书既能成为教师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又是听课者快速思维的记载。

三、听课中要思考

听课者在课堂上不仅要边听、边看,还要边想。想一想:这堂课有什么特色,教学目的是否明确,教学结构是否科学,教学思想是否端正,教学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教法是否灵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是否得到充分的调动,寓德育、美育于教学之中是否恰到好处,教学效果是否好,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否得到培养,“这节课假如是我,该怎样上”等问题,从中吸取有益的方面,以指导自己的教学。

因为对课堂教学水平的分析不能仅停留在表面现象的观察上,更要做出正确的判断,这就需要透过现象去分析它的实质。例如:怎样才算启发思维,不能简单地看课堂不妨分析一下:如果问题刚提出,全班都举手,这能算启发思维很成功吗?这很可能提的问题过于简单了;相反,一个问题提下去,开始无人举手,但看得出来,学生在思考,几秒钟以后,有的学生脸上露出了有所领悟的表情,举起手来,渐渐地举的手多了起来。这才是一种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样,在有的课上,老师提的问题,学生一答一个准,而且语句流畅,一个结也不打,这是不是成功呢?这可能有三种情况,一是事先准备好的,不真实;二是喊出来的都是好学生;三是内容要求偏低了。这三种情况都不会使学生有较大收获。上得好的课,应该看得出学生是怎样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不熟练到比较熟练的过程。在课堂上,学生答错了,答得不完整,答得结结巴巴,这是正常现象,正因为这样他才要学习。老师的功夫也就是在学生答错时,能加以引导,答得不完整时,能加以启发,所以听课,一定要注意思考,才能看到问题的实质。

四、听课后的反思与交流

1.要交流。听课后,要立刻与老教师交流课堂教学的相关内容,最好先听教师讲自己的授课体会,然后再有针对性地提出自己的存疑问题。

2.要对照。听课后,可以将听课记录与自己的教案或备课思路进行对比分析,经过理性的思考后,大胆地去粗取精,必要时,不妨重新设计教学思路后再与老教师探讨。

3.要常翻。听课记录,是教学中的里程碑,上面撒满了你的酸甜苦辣,得失错漏,只有常翻,才能常新,才能使听课的意义落到实处。那种“为听课而听课”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五、听课者的角色定位

当走进教室,与学生同堂听课时,我们扮演的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应该如何给自己定位,这也是影响听课效果的一个重要问题。

1.以审美的心态去听课

教师听课时的最佳角色应该是审美者,而不是批评家。要多学习授课教师的长处,多体会其特有的风格、闪光点。要用欣赏的目光去感受他们课堂教学中一举一动的仪态美、抑扬顿挫的语言美、呵护学生的心灵美。还要去用心领悟他们独具匠心的课堂设计的结构美,以及他们是如何通过严密的推理、精巧的思维、合理的实证来充分展示出科学的理性美。特别是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对学生的尊重、赞赏、合作、共享等更高层次的人性美,更值得我们去欣赏、去学习、去追求。

2.以参与者、研究者的心态去听课

当我们走入课堂,我们就成为了这个教学组织中的一分子,就不应该再把自己当作一个旁观者,而应该把自己定位于一个参与者、研究者。要时时把自己的教案、设想与听到的内容相比较,把感悟之处及时记录下来,要时时采集学生学习活动的信息,并与教师的教学意图相印证,把握真实的“教与学”的课堂实际标准,分析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从而得到第一手课堂教学资料,为自己上好同一节课奠定基础。

在本文结束前还有一点建议,就是听课的范围可以灵活,可以放宽。比如跨年级、跨学科、跨学校听课。听听与已截然不同的课堂,多加比较鉴别,批判继承,消化吸收,会更好地开启教学思维,顿悟教学灵感,也有助于教师专业成长,从而使听课成为教师成长之路上的强力胶,黏合剂,最终登堂入室。每一位有理想的教师必将在神圣的三尺教坛上挥洒自己的每一分汗水,品味自己收获的每一分甘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