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妇女失眠症心理异常表现及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0
/ 1

更年期妇女失眠症心理异常表现及护理

任秀琼

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621000

摘要: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更年期妇女失眠症的发病率日益上升。更年期妇女失眠症通常会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恐惧、过度敏感和猜疑的不良心理,甚至出现绝望和濒死感。针对这些不良心理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睡眠状况。

关键词:更年期;失眠症;心理护理

更年期妇女失眠症是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的临床常见病症,传统的生物学观点把更年期出现的各种症状均归咎于卵巢功能衰退。但是伴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生理疾病的关注度是越来越高的,心理社会因素已成为医疗护理工作中必须关注的问题。

1常见心理异常表现

1.1焦虑和恐惧:更年期妇女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是导致更年期综合征的主要原因,失眠症是其常见的临床症状。具体表现为:躺到床上后胡思乱想,难以入睡;或过早苏醒,醒后再也睡不着;睡觉期间经常有潮热、出汗症状。此时由于更年期综合征常伴发的疲乏、月经周期紊乱、性功能障碍、抑郁、潮热出汗、心悸、易激动等内分泌功能失调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的出现,会使患者发生诸多躯体不适。而在随后的求医过程中又可能发生患者无法找到病因的情况,会更加剧心身失调的恶性循环,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和改变。表现为患者在短时间内没有做出及时的判断,对自己的病因产生比较盲目焦虑和恐惧状态。

1.2过度敏感和猜疑:当一个人长时间失眠,得不到充分休息,各种行为能力可能会受到影响,出现异样改变,引起旁人的异议;此时病痛的折磨会导致患者的自信心下降,有的时候在公共场所经常会怀疑别人嫌弃自己,还会对别人的一举一动产生不愉快的联想。如果在工作中或在就医过程中,同事或医生不注意语言的表达,一句不经意的话,可让患者发生猜忌,怀疑自己得了不治之症,陷入到绝境的环境中。

1.3绝望和濒死感;如果上述情况得不到及时医治,失眠会继续加重或当其体验到躯体剧烈不适、会感到无助、无望、无能和极易受伤害,继而又会产生高度心理紧张,病情迅速发展,甚至出现绝望。由于极度悲观,易产生轻生念头,面临生命危险,有时又会导致产生濒死感。在更年期失眠的治疗过程中,给予充雌性激素或中医药结合治疗,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对心理异常表现的干预和预防保健是必不可少的。护理人员首先对患者心理评估,发现心理问题后,耐心解释、开导、安慰患者,帮助患者及家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配合治疗。心理进行评估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确定患者心理反应的性质,分析患者的心理状态是以焦虑为主还是以绝望为主。(2)确定患者的心理反应强度。(3)分析患者心理反应是否强烈或突出。

2.失眠的心理护理对策

2.1焦虑与恐惧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和患者及家属建立良好关系,倾听患者对病情的倾诉,再采取相应的对策。在交流的过程中应让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对他们的关心和照顾,尊重患者的隐私和人格。对患者存在着的月经紊乱、性欲低下等状况给予健康宣教。医护人员应用良好的技术、充分的信心、亲切的态度使患者放松情绪,减轻并消除焦虑和恐惧的心理状态。

2.2过度敏感和猜疑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部分患者对更年期的概念缺乏正确的理解,甚至将更年期与心理变态混为一谈。护理人员需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宣教,使得患者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积极配合治疗。

2.3绝望和濒死感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该对有着绝望和濒死感这类心理问题的患者给予高度的重视,及时与医生沟通,迅速做出判断,排除精神类疾病的可能。针对具体诱因进行一对一的心理疏导,以耐心的态度对待患者,拉近患者和医护人员之间的关系。在交流过程中为患者创造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身状态。

总之心身失调是更年期妇女失眠症的特点之一。更年期的女性经常会出现月经紊乱、潮热、出汗等症状,在精神上经常会出现焦虑或抑郁等不良情绪。心理异常的来源主要有生理源性和医源性。明确更年期妇女失眠症心理异常表现产生的原因,对这一特殊群体患者的医治与护理极为重要。护理人员良好的心理和业务素质直接或间接地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治疗的信心有着影响。

参考文献:

[1]黄晓莺,曾真.从肝肾论治妇女更年期失眠症[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1):127—128.

[2]王敬兰.针刺与药物治疗女性更年期失眠症30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9):1966—1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