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烟与中风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1

吸烟与中风

蒲亚岚

阆中市人民医院四川南充637400

吸烟是世界范围内最大的可预防的致死因素。据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情,吸烟导致每年500万人死亡。而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国、消费国、受害国,但我国居民对吸烟和二手烟所导致的后果仍缺乏足够认识。据调查,吸烟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有:致癌、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男性勃起功能障碍、女性生育障碍等。今天我们主要来了解一下吸烟对中风的影响。

一、中风概述

一般来说,可以把中风成两类,一类是属于缺血性的中风,另一类是出血性的中风。临床较为常见的情况主要有三种,分别是:脑梗死、脑出血以及蛛网膜下腔出血。人体在发生缺血性的中风时,很容易引发血管的堵塞,导致大脑的供血不足。而发生出血性的中风时,患者的血管便容易破裂,如果破裂了,那么在患者大脑的某部分区域就会出现出血的现象,大脑的其余区域发生供血障碍,无法得到持续性的供血。中风问题严重危害着人体健康,据统计,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有将近30%的患者还没有来得及送往医院,便已经失去了性命。除此之外,还有大约25%的中风患者。他们的生命体征的维持时间往往没能超过24小时,即使在医院暂时保住了性命,但是生存的时间也很难超过一星期。

中风疾病容易对人体的生命健康造成直接影响,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时还会威胁到患者的性命,临床上,中风属于一种引起患者永久性残疾的重要因素。中风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面部肌肉的下垂;(2)言语表达障碍,与他人沟通存在困难;(3)意识不清晰,无法正确理解其他人的意思;(4)书写和阅读功能障碍;(5)肢体活动受限,局部麻木和瘫痪的发生率较大[1]。

除此之外,在少数的中风幸存者群体中,有将近75%的患者会烙下无法根治的终身残疾。比方说行走吃力,没有办法做简单的家务劳动,没有办法与自己的家人或朋友进行实质性的沟通,甚至还没有办法正常进食。

二、吸烟的危害及对中风的影响

不同的香烟点燃时所释放的化学物质有所不同,最有害的物质有三种:焦油、尼古丁及一氧化碳,这三种东西是许多吸烟者早死的祸首。吸烟者和不吸烟的人比较来看,烟民出现中风的时间至少比不吸烟的人提前了十年。按照每天吸烟1支到20支来计算,烟民发生中风的概率是不吸烟人群的3.3倍左右;每天吸烟超过20支的烟民,发生中风概率是不吸烟人群的5.6倍;年龄在30岁至40岁的烟民,存在脑梗塞的风险是不吸烟人群的5倍左右;年龄在50岁至60岁之间的烟民,存在脑梗塞的风险是不吸烟人群的3倍。由此可以推理出,吸烟的总量越多,吸烟的时间越长,中风发生的可能性就会越高,尤其在中年群体中,最容易出现中风[2]。

烟草燃烧后产生的一氧化碳能够引起动脉内具有较强的反应性的内皮细胞中的肌球蛋白发生收缩,令血管壁的通透性大幅提高,导致大量的脂蛋白沉积分布在血管壁上,同时还会聚集在血小板的表面,严重时则会引发动脉硬化。而动脉硬化的演变可引起血管狭窄、发生脑梗死,同时长期动脉硬化可导致血压升高、在颅内形成动脉瘤,如果出现诱发血压骤然升高则可发生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危及生命。

而尼古丁会促进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造成血管痉挛,或者是引起血管的收缩,进一步增大血流的阻力,损伤到血管壁,很容易引发动脉的粥样硬化以及血管狭窄问题。反应过强内皮细胞在受到肾上腺素的促进作用下,会引起肌球蛋白的剧烈收缩,引发机体的动脉硬化,很容易引发脑血栓,发生中风疾病。

芬兰为了探究吸烟与蛛网膜下腔出血之间的内在联系,开展了统计调查预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年龄在15岁至64岁的人群中,吸烟的人数下降了将近30%,女性因为中风死亡的几率减少了45%左右,男性由于中风引起死亡的概率大约减小了38%,由此得出吸烟与蛛网膜下腔出血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关系。

而据研究结果显示,戒烟时间达到1年,发生冠心病的风险比继续性的吸烟人群至少降低一半;戒烟时间达到5年至15年,发生中风的几率与从未吸烟的人群一致;戒烟时间长达10年,患肺癌的风险是继续性烟民的一半,可以有效降低患口腔癌、喉癌、食管癌、膀胱癌、肾癌、胰腺癌的风险;戒烟时间长达15年,患冠心病的概率与从未吸烟的人群相差不多。由此可以看出,在任何时间开始戒烟都不算迟,最好能够在发现严重健康问题之前戒烟[4]。

脑中风和吸烟量、吸烟的时间存在密切的联系。长期吸烟或二手烟也会提高脑中风的风险,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戒烟。

参考文献:

[1]王秀彤.中风先兆与中风危险因素及始发证候要素相关性初探[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

[2]赵江鹏.现中风病登记制度下吸烟与中风病证候相关性初探[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

[3]陈文展.中风病危险因素及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

[4]王成新.吸烟与适量饮酒,对中风的影响[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