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掉课堂的华丽面纱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5-15
/ 2

摘掉课堂的华丽面纱

黄梅

山东省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凯小学257091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学理念已被越来越多的运用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它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摒弃了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更关注学生的发展,强调学生的参与,要求沉闷的课堂“活”起来,但有些教师只追求课堂形式,而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大大降低了课堂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一、过分夸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失去方向性

新课标要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教堂”转向“学堂”,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样确实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是,毕竟学生的认识水平有限,所以提出的问题不一定有思维价值,甚至有可能偏离教学目的与任务的要求,每节课就仅限40分钟,如果教师不能正确发挥主导作用,过分夸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势必会冲淡重点难点的突破。我曾听过一节这样的课。

那是一节公开课,讲的是《我的叔叔于勒》,预习完课文后,老师就对同学们说:“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的意义重大。对于这篇课文,你们想学什么,咱们就学什么,你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尽管提出来,看谁发现的问题最多?”接下来学生们就绞尽脑汁的寻找问题,老师又用了十几分钟直到把黑板写满也没有写完学生的问题,接下来的半节课是逐一解决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整节课看上去确实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质疑、主动探索,课堂气氛也很活跃,甚至对某些问题争的面红耳赤,可是一节课下来了,却没有几个问题切中要害,只不过是对作者所省略内容的争论,偏离了教学目标的要求。

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固然重要,但也要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毕竟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紧扣教学目标,这样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滥用多媒体,课堂变成演播室

随着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多媒体因其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艺术性等优势正被越来越多地运用于课堂教学,成为实现高效教学的新型武器。有的教师片面追求课堂的活跃,录音、录像、投影等多媒体手段轮流使用。课堂变成了演播室,而教师却成了电教操作员。

我曾经参加过一次多媒体课件的评选活动,参赛老师们制作的课件真的是异彩纷呈,一篇短短的写景散文,能制作出十几张投影片,甚至做成动画,听说有的老师还专门聘请专业的电脑制作公司,真是煞费苦心。但仔细想想,真的有必要吗?明明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够感受到的东西,却偏偏要通过课件呈现出来,这样虽然更加直观、形象、易于理解,却阻碍了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感受和想象。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因此文本才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载体。

多谋体虽然方便、形象,但它只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并非目的。因此对多媒体的运用必须考虑教学内容、任务的需要,该用则用,不该用则不用。泛滥的多媒体,不但容易损伤学生的视觉、听觉,而且也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小组交流杂乱无章,合作探究流于形式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其独特的优势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之一,使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它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学生间的交流。但在实施的过程中由于小组成员搭配不合理、学生合作意识淡薄、缺少合作的技能等原因,致使小组合作教学流于形式,“活”而不实。尤其在公开课上,当学生们被某个问题难住,因找不到突破口而一筹莫展时,教师又急于解决问题,此时便使出杀手锏——分小组讨论解决,每当这时,安静的课堂便又活跃起来,看上去热热闹闹,实际上却是各说各的,秩序混乱。大多数情况是学优生侃侃而谈,而学习一般或较差的学生则没有发言的机会,有的甚至趁别人讨论之际聊得不亦乐乎。不一会儿便有部分学生找出了答案,表面看上去是合作探究的功效,实际上是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权利,尤其是对于一些学困生而言,由于基础薄弱,主动性欠缺,如果不给他们充足的时间思考就匆忙展开讨论,他们只能人云亦云,盲目随从,这样的合作也毫无意义。

四、追求表面热闹,不注重实效

曾经听过这样一节课,讲的是《愚公移山》这篇课文,教师设计了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运用各种方式读了大约三四遍课文;第二个环节是疏通文意,学生结合注释自学,老师巡视指导,大约十分钟后,进行抢答比赛,比赛过程也相当热闹,因为再难的问题,总有一部分学习好的学生会回答。第三个环节是再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安排了两组同学分角色表演,表演的同学摇头晃脑,惟妙惟肖,博得了阵阵掌声;第四个环节是愚公和智叟的记者招待会。选几位同学分别代表愚公和智叟,他们穿越了时空来到了现代社会,其余同学则充当记者,对他们进行采访。一节课上的热热闹闹,轻松愉快。但下课时,我问坐在我旁边的一位同学“河阳之北”中的“阳”是什么意思?他竟不知道。也难怪,仔细算算,40分钟的一节课,学生真正思考学习的时间不足20分钟,对于文章主题的把握就更不用说了。试想这20分钟的热闹的记者招待会对于这篇课文的学习到底有多大意义。

参考文献

王建华《关于语文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