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检验中凝聚胺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5-15
/ 2

输血检验中凝聚胺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赵晓阳1石丽萍2

赵晓阳1石丽萍2

(1河北省邯郸市中煤第一建设有限公司岭北职工医院检验科056003)

(2河北省邯郸市传染病医院检验科056003)

【摘要】目的:对输血检验中凝聚胺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接受过反复多次输血的患者血液样本170例,所有样本均检出不规则抗体。将所有样本以凝聚胺技术进行配血试验,并同时以盐水法、抗人球蛋白法、木瓜酶法进行比对分析。结果:170例样本以不同方法进行交叉配血试验检出特异性凝集的例数为:凝聚胺法67例(39.4%),盐水法13例(7.6%),木瓜酶法51例(30.0%),抗人球蛋白法70例(41.2%)。凝聚胺法与盐水法、木瓜酶法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抗人球蛋白法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凝聚胺法与抗人球蛋白法、木瓜酶法检出的抗体例数相当,不具有统计学差异;但显著高于盐水法检出的抗体数。结论:凝聚胺技术可使致敏红细胞快速出现凝集反应,检测出不规则抗体,不仅能够缩短实验时间,其灵敏度及准确性也更高,操作也更加简便,此方法能够检出常规血型之外的抗体,对保障输血安全,提高输血疗效,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输血凝聚胺技术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5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5-0167-01

输血是对病人进行治疗和抢救过程中的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输血安全是医务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在输血的整个过程,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是能保证输血安全的最关键环节。目前,凝聚胺技术在临床的应用较为广泛,凝聚胺的最大优势在于该法灵敏度较高,配血速度较快,对预防溶血性输血反应具有很好的效果。本研究对输血检验中凝聚胺技术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探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接受过反复多次输血的患者血液样本170例,所有样本均检出不规则抗体。将所有样本以凝聚胺技术进行配血试验,并同时以盐水法、抗人球蛋白法、木瓜酶法进行比对分析。

1.2试剂与仪器采用凝聚胺介质试剂,由(台资)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试剂组成:试剂1:低离子溶液;试剂2:凝聚胺溶液;试剂3:悬浮液。仪器采用BASO血库专用离心机,OLYMPUS显微镜。

1.3方法①盐水法、抗人球蛋白法、木瓜酶法等常规配血技术参见《全国检验操作教程》;②凝聚胺法按照试剂说明书进行操作。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方法检出的特异性凝集例数170例样本以不同方法进行交叉配血试验检出特异性凝集的例数为:凝聚胺法67例(39.4%),盐水法13例(7.6%),木瓜酶法51例(30.0%),抗人球蛋白法70例(41.2%)。凝聚胺法与盐水法、木瓜酶法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抗人球蛋白法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表1不同配血方法检出的特异性凝集例数

方法阳性例数阳性率(%)

凝聚胺法6739.4

盐水法137.6

木瓜酶法5130.0

抗人球蛋白法7041.2

2.2不同技术检出的抗体个数对比凝聚胺法与抗人球蛋白法、木瓜酶法检出的抗体例数相当,不具有统计学差异;但显著高于盐水法检出的抗体数。与见表2。

表2不同技术检出的抗体个数对比

抗体类型凝聚胺法盐水法木瓜酶法抗人球蛋白法

自身抗体5046

MNSs抗体3033

Rh抗体1531416

青霉素抗体2012

温、冷自身抗体102712

未鉴定抗体3124

3讨论

在输注血液的过程中,应注意同种反应问题,同种反应对输血的有效性有着重要作用[1]。目前,凝聚胺技术是临床上对RBC、IgG抗体检出的最好的方法之一,不但能对血型与交叉配血进行鉴定,还能有效筛选抗体[2]。

红细胞表面带有大量的负电荷,形成Zeta电位,使红细胞之间互相排斥,可以避免产生自发性聚集,凝聚胺技术首先利用低离子溶液,减少红细胞周围的阳离子云,以促进红细胞和血清(血浆)中的抗体结合;然后加入凝聚胺(Polybrene)溶液,降低红细胞Zeta电位,使红细胞之间的距离缩短,产生非特异性的凝集;最后,加入悬浮液(Resuspending),中和凝集胺的作用,使红细胞的非特异性凝集散开;但如果红细胞被相应的抗体致敏,则凝集为特异性,无法散开。

临床上对于交叉配血试验有凝聚胺法、盐水法、酶法、抗人球蛋白法等多种方法,盐水介质配血法其操作简单、迅速,但只能检出不配合的完全抗体,不能检出ABO血型以外的抗体,不规则抗体多为IgG抗体,在盐水介质中不能凝集,漏检率非常高;木瓜酶法具有一定的灵敏性,但步骤较多,操作复杂且费时;抗人球蛋白法灵敏度较高,但操作非常繁琐而且耗时较长,难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比传统配血技术相比,凝聚胺技术可使致敏红细胞快速出现凝集反应,检测出不规则抗体,不仅能够缩短实验时间,其灵敏度及准确性也更高,操作也更加简便,此方法能够检出常规血型之外的抗体,对保障输血安全,提高输血疗效,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高乐俊,王树诚,石效荣等.凝聚胺技术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优势及应用研究[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2.4(2).

[2]董海伟.输血检验中凝聚胺技术临床应用分析.河南医学研究,2013,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