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分析

吴瑜

色达县气象局甘孜藏族自治州626000

摘要:地面观测的主要作用之一便是为我国农业生产活动提供气象预警,使农民在从事农业活动的过程中提前获得未来几日内的气象信息,并根据自身种植农作物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调整,以免由于气象灾害导致农作物大范围减产,为我国农业经济的有效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文章主要分析了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在农业气象服务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气象观测;农业;气象服务

引言

在气象工作中,气象观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气象观测单位,必须提高观测资料质量,为农业生产生活提供正确的指导与充足的依据。在工作实践中,气象观测单位应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提高观测水平与质量,为推动农业气象观测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1地面气象观测的内容

1.1天气观测

天气的观测主要可以分为天气分析与天气预报两种种。天气分析是对地面气象观测的结果,根据用途方面的不同进行针对性的分析。而天气预报则是对地面气象观测结果进行提前预报,为农民从事的农业种植活动提供准确的天气预警,使农民可以对其农业种植活动进行合理安排。

1.2气候观测

气候观主要是为了分析与研究积累的资料而进行的观测。其观测时间与内容主要是根据实际的需要而制定,由于国家与国家在气候观测中的实际目的不同。我国气象部门基本将气候观测的时间段与基本天气观测保持一致,项目也与天气观测大致相同。此外,还要添加一些类似于日照时长、土壤层之间的相互温差、空气中水份蒸发量及积雪厚度等特殊数据的观测。

1.3气温的测量

气温的测量主要是用于天气预报当中,尤其是一些气温突变的季节,气温测量的结果可以准确地分析出未来几日内的气温变化情况。有助于农民提前对所从事的农业活动进行科学、有效的安排,对现代农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4湿度的测量

空气中的湿度对于农业生产看似影响不大,实际上却有着很深的影响。如果空气中湿度过低,会导致植物的气孔自动关闭,减少光合作用产生的效果,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如果湿度过高,则会加速植物的蒸腾作用,使农作物在生长的过程中出现失水或萎蔫的状况,影响农作物的最终产量。地面观测对湿度的测量主要是测量空气中的湿度情况,并对其进行及时的播报,使农民能够及时对存在问题的农作物进行人工补救。

2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在农业服务中的重要性

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牧业科技也得到不断的进步,农民生产活动、出行与气象关系密切。气象在农村小康建设、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农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为脆弱,极易遭受气象灾害破坏。农村经济发展日新月异,根据地域气候的不同,农牧业产业结构也大不相同,在农村农牧业生产过程中需要第一时间掌握和了解温度、降水等气象要素的变化,农户需要知道产期、产中、产后天气的晴雨冷暖,产后作物的加工、存储、运输更是离不开气象信息。但是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气象灾害还是以冰雹、低温冻害、干旱、暴雨洪涝、大风等为主,一旦遭受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将造成较大经济的损失。

农村对气象服务的依赖越来越多,而气象部门提供的服务远未达到需求,突破传统单一的预报服务模式,围绕三农建设,进一步深入和拓宽服务面,丰富服务内容,开发个性化服务产品,基层气象局要深入调研掌握当地的气候特点,了解三农气象服务需求,利用自身拥有大量的观测资料,通过分析有针对性的开发适用于农户使用的气象服务产品,制作出农业生产情报信息供用户参考。例如冬去春来,气象部门根据观测到的气象资料,分析出气候是否已变暖,到达春耕春播的气象条件,为用户提供播种气象服务信息,让用户提前做好准备。当某一种气象灾害在当地发生,经过气象资料分析到达一定级别,可能会对经济作物造成损失时,气象部门就需要为农户提供农业预警信息,并提出应对策略,采取有效的措施趋利避害,提高经济效益,减轻损失等。

3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在农业服务中的应用

3.1提供农业气象信息

地面观测资料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常规天气预报,也可以提供中长期的天气预报。除了常规的天气播报以外,地面观测结果还可以为农业气象报的制作、政府农业部门的决策及农户的农业活动提供决策依据。并对气候发展趋势、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农业生产活动未来的发展展开合理性指导,并针对该地区农业的未来生产提供有利的建议。

不仅如此,农业气象信息还可以为我国的工业发展提供有效的播种日期、收货日期,并对当日的天气情况进行准确的播报,并没有可能到来的病虫害进行有效的防护。如此一来,便可以提前对农业生产中可能存在的病虫害及气候因素进行有效的解释,并建立评估制度。

再者,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能够对灾害性天气做出及时且准确的预报,为农业生产提供某一特定时间当中的天气状况,为农业生产提供干旱、水涝、霜冻和冰雹等气象相关的预报,为农业生产提供与灾害性天气有关的短期、中期和长期的预报,为各项农业生产决策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使得农民能够提前做好各项防灾准备工作,从而保证农作物的实际产量不会出现大幅度的减少。尤其是在气候变化较为复杂的时节,准确的天气预报与气象预警可以为农业活动进行天气预警,使农民在从事农业种植活动时可以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3.2开展局地小气候监测

所谓的小气候检测,就是使用农田小气候监测仪对农田内的环境进行有效的检测,其监测内容主要包括土地使用的温度、湿度及太阳辐射等情况。该类监测仪器主要采用自动监测的方法,从而获取农业生产与种植过程中的最新资料。通过准确的资料来指导农业生产的相关事宜,为提升农民从事农业活动的经济效益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能够对农业气象实现及时且定期的监测,通过卫星遥感得到农业气象数据,为农业生产提供与土壤、气候和水分等方面的信息内容,从而对相关的气象条件进行优劣的判断,对于农业生产的质量会产生直接的影响。除此之外,通过气象监测所得到的气象预报还能够帮助对农业作物的实际生长情况对今后的产量予以预测。

3.3为农业发展提供指导信息

利用电子显示屏、手机短信、微信公众号等手段向群众广播实时气象素,发布最高、最低温度,风向风速、降水量等,供农户在养、种植方面开窗透气、加盖保温物降温保温、群众出行提供参考。地面观测数据在“三农”服务中应用较为广泛,主动服务三农,把农牧业服务作为气象服务的重点,及时发布农事生产指导产品,观测数据的利用为“三农”起到保驾护航作用,对“三农”建设意义重大。

结语

综上所述,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实际上是对天气变化、气候规律、气象服务等进行一系列观测的重要资料,并且在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运用,分析地面观测资料可开发出为用户所需要的气象服务产品,特别是在农业服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地面观测结果为气象预报提供了准确、可靠的依据,为现代农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农业活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务必要加强地面观测事业的发展,从而有效提高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凡,刘璐,戴青,武孟祥.关于提高地面气象测报质量的思考[J].农业与技术.2015(14).

[2]赵静,罗旦,刘柳,次仁玉珍.气象地面观测业务质量的优化方式探寻[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0).

[3]范佳文,刘洪林,仲淙舜,吴欢峰.地面观测中季节交换时的问题浅析[J].中国市场.2017(19).

[4]吴欢峰,刘洪林,仲淙舜,范佳文.地面观测常见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