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电站延期背景下台山EPR项目执照申请开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参考电站延期背景下台山EPR项目执照申请开展

薛峰王岩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深圳518000)

摘要:法国弗拉芒维尔3号机组(以下简称“FA3”)作为台山EPR项目的参考电站,由于工程建设遇到了较大困难,2010年10月份FA3项目宣布延期24个月。参考电站的延期对台山EPR项目执照申请工作带来了直接的影响。本文旨在介绍在参考电站延期背景下,台山EPR项目如何完成PSAR遗留问题的提交、评审、关闭工作,及台山核电厂最终安全分析报告的编制、出版、上报情况。

关键字:执照申请;核电;参考电站

StudyforLicensingApplicationofTaishanEPRNuclearPowerStationsincetheReferenceStationpostponed

XUEFeng;WANGYan

(ChinaNuclearPowerEngineeringCo.,Ltd.,Shenzhen518000,China)

Abstract:AsthereferencepowerstationofTSEPRproject,FA3encounteredthedifficultiesduringtheprojectconstruction,whichhasbeendeclaredtodelaytheprojectfor24monthssinceOct2010.ThepostponementofreferencestationbringstheimpactonlicensingapplicationofTSEPRprojectdirectly.Thisarticlemainlyintroducethatsincethereferencestationdelayed,howdidTSNPfulfillsubmitting,reviewing,finalizingworksofPSARpendingandcompiling,issuingandreportingworkofTSNPFSAR.

Keywords:License、Nuclearpower;ReferenceStation

0前言

台山项目核岛合同规定了台山项目核岛主要部分的参考电站是FA3项目,且参考电站政策是整个合同执行过程的重要前提。国家核安全局(以下简称“NNSA”)在审查台山初步安全分析报告(以下简称“PASR”)时把参考电站FA3项目情况作为重要的审评原则之一。由于FA3工程建设前期遇到了较大困难,2010年10月份FA3项目已对外宣布延期24个月。参考电站的延期,除了在设计、制造方面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在执照申请方面,也带来巨大的挑战和困难。

在参考电站延期的背景下,本论文进行了梳理和研究台山项目执照申请方面出现的主要困难、解决方案。执照申请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别是作为世界上首个向国家核安全主管当局正式提交最终安全分析报告(以下简称“FSAR”)的EPR项目。台山执照申请工作能够克服重重困难,在于主动协调、超前谋划,在2012年12月25日完成了台山项目FSAR的编写出版工作,积极与核安全监管当局和核与辐射安全审查中心(以下简称“NSC”)沟通,快速响应FSAR形式审查意见。2013年5月7日,在北京召开台山核电厂最终安全分析报告评审启动会,标志着核安全监管当局正式受理了台山项目FSAR,为EPR首堆工程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执照申请基础。

1概述

执照申请工作在申请装料许可证阶段主要包括如下工作:

PSAR阶段遗留问题的回复和评审

最终安全分析报告的编制和评审

环境影响分析报告的编制和评审

应急计划、调试大纲、维修大纲、质保大纲及在役检查大纲等的编制和评审

由于参考电站FA3延期,PSAR遗留问题关闭和FSAR的编制出版有较大影响,其余工作受影响不大。故从以下两个方面介绍台山项目执照申请各项任务的开展和管理工作:

一是台山项目获取建造许可证后,PSAR遗留问题的处理工作

二是根据国家核安全法规(HAF001/01)要求,许可证申请者必须在核电厂首次向堆芯装入核燃料前12个月向国家核安全局提交《最终安全分析报告》,既FSAR的编制、出版、上报工作。

2、PSAR遗留问题评审

2009年11月18日,国家核安全局向台山核电有限公司颁发了台山核电厂一、二号机组建造许可证(国核安发【2009】178号),其中有少数遗留的审评问题以及建造许可证条件需要进一步采取行动。

部分未关闭工作单的回答需要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CNPEC”)、法国阿海珐集团(以下简称“AREVA”)、法国阿尔斯通公司(以下简称“ALSTOM”)、台山业主公司按照承诺的时间采取进一步行动。另外还有一些审评问题、工作单,需在设计过程中或FSAR阶段跟踪落实相关的后续行动。

台山核电厂1、2号机组建造许可证自2009年11月18日颁发以来,台山公司积极梳理PSAR遗留问题状态,督促相关设计方按期提交答复单,推动建造许可证条件专题报告的出版及技术难题的协调解决,按期完成了审评文件的提交工作。

另一方面,主动与NNSA和NSC沟通,线下技术交流与线上专题评审并重。PSAR遗留问题评审共组织6次大型对话会。通过前期准备,2012年10月建造许可证遗留问题评审对话会上各位专家达成结论:台山EPR项目PSAR遗留问题全部关闭,重要议题转入FSAR阶段专题处理。

3FSAR编写出版

3.1项目背景

根据国家核安全法规(HAF001/01)要求,许可证申请者必须在核电厂首次向堆芯装入核燃料前12个月向国家核安全局提交《最终安全分析报告》。台山项目最终安全分析报告能否按时编制、提交关系到台山核电厂装料许可证的颁发时间。

3.2面临困难

3.2.1FSAR编写涉及范围广、协调部门多。

台山项目FSAR由ANP、ALSTOM、CNPDC、台山公司业主共同参与编写,台山公司内部编写涉及电厂、安全质保部、工程部、人力资源部等部处。FSRA编写出版需要对外管理不同设计方,对内协调不同专业部处。编写文件涉及面广,参与编写方多,进度管理难度大。

3.2.2FSAR编写时间紧、任务重。

FSAR编写工作时间短、任务量大,同时要求极高的文件质量,特别受参考电站延期的影响,NNSA和NSC对各在建核电厂的FSAR文件质量要求提高,技术管理难度大。

台山FSAR需编写出版20个大章超过16000页技术文件,且需在一年时间内完成所有文件的审查、澄清、升版工作。其中有6个章节需要电厂、安全质保部等部门出版,超过150个小节的技术文件需要电厂和安全质保部审查。台山FSAR编写共处理技术文件及信函超过2800份。

3.3采取措施

3.3.1专题技术会议。受台山项目参考电站延期的影响,台山项目FSAR编写中技术问题描述难度日益增大。为解决文件出版及审查的技术难题,台山公司牵头与ANP、CNPDC等主要编写方共召开23次FSAR编写月度会议及技术和进度专题澄清会;

3.3.2密切跟踪FA3。针对参考电站延期的影响,台山公司提前谋划,编写参考电站延期应对策略。与各专业机构和ANP等密切联系及时交流信息,做到不影响FSAR的编制出版。

3.3.3加大交流力度。台山公司牵头公司内部及相关编写方每月召开FSAR编写专题会议,讨论项目进度并澄清技术问题。同时,台山公司就FSAR内容加大与NNSA和NSC交流力度。

3.3.4专题大型统稿会。台山公司内部严控FSAR编写质量,牵头组织内部有关部处和相关设计方开展了2次台山项目FSAR统稿会,审查FSAR编写质量。

3.3.5发动股东方法国电力集团(以下简称“EDF”)。为确保FSAR报告与参考电站一致性措施,台山公司与EDF紧密合作,确保台山FSAR报告的编写和审评工作:

EDF参与审查ANP提交的台山FSAR章节报告,确认与FA3安全标准的一致性,并对执照申请中存在的潜在差异的可接受性进行了判定;

台山公司定期通过组织EDF召开会议,紧密跟踪FA3最新进展,包括项目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技术方案的制定、及设计修改执行过程中的新分析等。

台山公司召开FSAR月度会议来推动ANP的涉及方的技术难点鉴定和解决。

3.4.取得成果

在FSAR的交时机方面,台山公司多次与NNSA专家沟通交流,为FSAR报告的提交扫清各种障碍。2012年12月25日,台山核电厂最终安全分析报告正式签字出版。

台山项目最终安全分析报告的及时编写出版,为台山核电厂一、二号机组获取装料许可证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台山核电厂一、二号机组的按期并网发电做出了贡献。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向国家核安全主管当局正式提交的FSAR,台山项目团队积极运作、协同合作,克服了重重困难;主动协调,超前谋划,为EPR首堆工程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执照申请基础。

4结论

在参考电站延期的背景下,台山项目执照申请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于PSAR遗留项的密切跟踪,积极协调,顺利完成了各项专题评审工作。同时,在最终安全分析报告编制中克服各种困难,提前编制和审查,完成了艰巨的报告出版任务。特别是作为世界上首个向国家核安全主管当局正式提交最终安全分析报告的EPR项目,为全球EPR首堆工程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执照申请基础,同时为实现国家和集团的三代核电战略提供了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HAF001/01-1993,核电厂安全许可证件的申请和颁发[S].HAF001/01-1993.

[2]刘鑫[1],田林[1].美法两国核电监管机构和执照申请研究[J].核标准计量与质量,2014,0(2):10-14.

[3]张晓中.核安全监督策略与方法[J].核动力工程,1995,16(4):313-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