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电力生产主要形式与自动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4-14
/ 2

试论电力生产主要形式与自动化

隋笑鹏

隋笑鹏

(国网丹东供电公司辽宁丹东118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电力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电也成为了我国社会正常运转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资源。由于需求量的巨大,所以在电力的生产形式上也变得多样化,突破了传统的单一发电形式。而且由于我国自动化技术的提高,在电力生产中自动化技术也得到了有效的运用,凸显出我国科技的进步。本文在介绍电力生产的几种方式的基础上,对自动化在现代电力生产中的运用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旨在进一步提高电力生产中自动化水平。

关键词:电力生产;电力生产形式;自动化;应用

1前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和科技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科技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电力生产就是其中一个突出的代表。电能是我们社会进行生产活动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能源,尤其是工业,但是在传统的电力生产中,人们基本上都是采用燃煤的方式来发电,虽然使用燃煤发电一度曾经解决了许多国家的电力问题,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使用燃煤发电的弊端也就逐渐地被暴露出来,主要是对生态环境会造成极大的影响,而且采用燃煤发电也会消耗大量的煤炭,这样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现代,人们研究出了更多的电力生产方式,诸如水力发电、核能发电等等,这些新的电力生产方式为我国的电力生产指明了前进方向,而且在发电过程中对于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成功应用也使得发电的效率事半功倍,既能保护环境,又能满足社会对于电力的需求,而且在自动化技术的辅助下,电力生产活动也能更加的稳定。

2现代电力生产主要形式

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的电力生产方式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火力发电,现代电力生产方式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目前主要的电力生产形式有以下几种:

2.1火力发电

火力发电是最传统的电力生产形式,火力发电主要是通过对煤和天然气等资源的燃烧,使其产生热能,然后再以发电机等一系列的装置为媒介,将热能转化为电能并将电能输送出去供用电方使用。在火力发电站中,有给水系统、冷却系统、发电机等重要设备。火力发电的电力生产形式作为最传统的电力生产形式,有着其先天性的优势。在我国,煤、石油等资源都较为丰富,这就使得火力发电的燃料就非常容易获得,而且煤资源也相对容易开采,所以火力发电曾解决了我国的用电问题。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这种传统的电力生产方式的缺点也逐渐暴露了出来,给火力发电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火力发电的缺点集中体现在对环境的污染上,因为首先煤炭资源的燃烧会产生诸如二氧化硫等一系列的酸性气体,而这些酸性气体就是酸雨的罪魁祸首,所以使得我国的环境不断在恶化;其次,煤炭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的粉尘,这些粉尘不仅会影响环境,而且对于人体的健康也有着极大的危害;此外,在火力发电厂中,冷却水系统还会消耗大量的水资源,而水资源又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不可再生的重要资源。

对于上述的问题,很多的专家和学者展开了相应的研究,但是由于火力发电的先天不足,最终还是主要依靠高科技来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在利用火力发电时,要充分提高煤炭等资源的利用率,避免资源浪费;另一方面,还是要尽可能地减少对传统煤炭等资源的依赖,对电力生产方式进行转变。

2.2风能发电

由于我国的经济、科技发展尚未到达相应的高度,所以火力发电仍然在电力生产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与此同时,一些新兴的电力生产方式也在慢慢地得以发展,比如说风能发电。风能不同于煤炭,它既是一种可再生资源,也是一种清洁能源,所以风能发电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并且其所依赖的资源也是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风能发电实质上是利用风车来进行发电的一种方式,外界的风力使风车旋转,风车的旋转再带动发电机的运作,这样电能就产生了。目前,风能发电在许多国家都被采用,风能发电的主要设备是风能发电机,风能发电机的主要构成部分是风轮、发电机和铁塔。风能发电有着许多的优势,最重要的两点就是:首先,风能是清洁的能源,其次,风能可以再生。但是,风能发电在我国也有着一定的劣势,首先我国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并不是很多,所以能够利用风能发电的地区也就相应的会减少;其次,对于风力的大小是我们无法掌控的,当风力大时,能够满足发电需求,但当风力较小时,可能就不能满足供电的需求。所以,风力的大小仍然是风力发电的一个瓶颈。

2.3水力发电

水力发电也是我国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电力生产形式,而且近年来,火力发电越来越多的为水力发电所取代。我国在进一步加大水力发电投资力度,诸如三峡水电站等大型的水力发电站被建立起来。要采取水力发电是需要一定条件的,那就是水力发电需要落差相对较高的河流和湖泊等,因为水力发电是利用的水流的位能来推动发电机运作产生电能的。水力发电同风力发电一样,都是属于清洁能源,而且水力发电相对于火力发电而言,对水资源的利用率更高,大大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2.4核能发电

核能发电是目前最新型的发电方式,发展潜力也是十分巨大的,但是核能发电对于技术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因为核能发电是通过核反应堆裂变所产生的能量来进行发电的,所以对于核裂变过程要能够精确的掌握,而且核能发电对于发电厂设施的要求也很高,因为核反应堆裂变所产生的能量是十分巨大的,一旦出现事故,如果发电厂设施质量不到位,其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是不可想象的。

3电力生产自动化技术

我国的电力生产形式主要有四种,分别用于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不管是哪种电力生产形式,都是一把双刃剑,既有优势,也有劣势。因此,在实际选择生产方式时,需要参考具体的生产环境和变化情况。每种发电形式的优势各一,在选择时要综合全面的考虑,否则一旦选择失误,将会产生严重的影响。从我国目前电力生产水平来看,基本实现了自动化生产,每个生产环节都运用自动化技术,提高整体生产效率,对电力质量也有更好的保障,大大降低人为失误的概率,因而电力生产对自动化技术的要求是非常必要的。

电力自动化是建立在高科技网络技术之上,通过控制非人工化以及微机应用技术实现高效率监控和生产,为电力用户提供更好质量的电力保障,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从而达到最优化电力系统管理的系统结构。基于我国电力生产水平的现状,从电力投资的长远角度出发,我国的电力生产水平将持续稳步增长,逐步实现电力自动化,电力建设将进一步发展。

电力系统自动化过程涉及到电力生产、系统调控、系统保护、生产调度、信息传输以及整体管理等各个环节,其主要目的在于提高电力质量,提高电力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从而保证经济效益的提升。

上述电力生产方式均适用于自动化生产系统,根据电力的生产过程和环节划分,可以以这些生产方式建立自动化生产线。电力自动化生产系统涉及系统调度自动化、火力水力综合发电自动化、信息传输网络化等方面,是一种自动化的有结构、分层次的生产系统。根据不同环节的层次高低可以将电力系统分为低层次、中等层次以及高层次,总主管部门负责最高层,省级部门中心负责中等层次,各区部门管理低层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基本技术就是计算机技术,所有管控过程均由计算机操作。

4结语

通过以上研究好分析,我国的电力生产动力包括火力、水力、风能、核能等,随着科技和经济的进步,火力作为发电的动力已逐步退出市场。伴随对环境保护的愈加重视,风能和核能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本文是根据以往的电力生产形式总结以及自动化生产形势的思考而来,希望可以丰富我国电力生产的理论研究,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以及和参考。

参考文献:

[1]黄丹丹.现代电力生产主要形式与自动化[J].科学与财富,2014,(3):148-148.

[2]杨小辉.电力生产及其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J].科技风,2012,(16):80.

[3]周密.浅析电力生产技术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J].通讯世界,2013,(8):144-145.

[4]李青山.电力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分析[J].科技风,2014,(12):113-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