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7-17
/ 1

化学教学中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

吴新安

吴新安

(宿迁市宿豫区来龙高级中学,江苏宿迁223800)

环保意识是人们对保护环境的一种自觉性认识。只有具有较强的环保意识,才能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自觉产生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并自觉落实环保行动。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科内容编排,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一、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中学化学教材中包含着许多与环境教育有关的内容,老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可进行环保教育的内容,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在传授化学知识的同时,结合国内外相关环境污染实例,适时、适度地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比如在讲水的净化时,将国内外水污染及水生动物死亡图片资料展示给学生,吸引学生注意力,引起学生对水体污染危害性的认识,同时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水污染的成因,以及目前治理水污染的举措。

中学化学教材中还有石油的炼制、煤的综合利用、农药化肥的合理使用、化学合成工业等内容,这些内容通过充分的挖掘、整合都可以作为很好的环保教育素材,这是其他学科所不可及的。通过课堂上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让学生明确环境与人类的关系、环境保护对人类的生存意义等,对环境保护有较全面的了解。

二、以实验教学为途径,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观察到用语言难以表述的实验现象,丰富感性认识,而且能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中学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中学需做的化学实验达100多个,其中有毒、有腐蚀性的实验约占一半,而目前我国几乎所有的中学实验室都没有直接处理实验废弃物的能力。实验中的废水、有毒、有害废弃物只能集中简单处理,实验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更难以控制,这必然会导致严重的水体、土壤、大气污染,无意识中对学生造成了反面影响。实验教学是进行环保教育的有效途径,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环保教育:

1.严格控制实验药品的使用量。在实验中要教育学生减少药品的使用,多进行实验改进、实验创新等方面的探讨,以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和产生。

2.增加物品回收利用的实验探究。中学化学实验中有很多的药品可以进行回收利用,如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实验中所用的二氧化锰、酸碱盐实验中贵重的金属等实验都可以设计回收实验,让学生深切感受化学学科的两面性和消除污染的可能性。

3.重视对实验废弃物的处理。中学化学实验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有毒、有害的物质,应注意试验后废弃物的处理,强化对处理方案设计的探究。

三、以习题探究为契机,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环境保护试题中,有的落脚点仍是化学基础知识,有的则直接考查环保常识。命题者的意图是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和教育作用,引导学生关心社会,提高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如有这样两道题:

1.甲乙两个相邻的工厂向河水中排放的废水中分别含有以下四种物质CuSO4、NaOH、BaCl2、FeCl3中的两种,某中学环保小组取样测试时,甲处河水的PH>7,试回答:

(1)乙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的两种物质是。

(2)请你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给两厂提出合理化建议。

这个题目既考查了溶液酸碱性、离子共存的知识。通过习题的求解过程,让学生感受了环保教育,增强了环保意识及改造环境的信心和勇气。

2.在照相馆里处理胶片的废液中常含有Zn2+,Fe3+,Ag+,NO离子,要采取经济简便的方法回收金属银,并减少污染。一位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请完成实验内容:

操作步骤实验目的①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使之充分反应。②将反应后的溶液过滤。

(1)写出第①步实验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此实验设计你认为能否得到纯净的金属银(填“能”或者“不能”),理由是。此题联系生活实际,学生在无形中强化了环保意识,增强了对化学学科的全面认识。

四、以周边环境为素材,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目前环境污染问题普遍存在,生活中随时都可以发现环境污染物。因此为了使环境教育更显实效性,可以结合当地工农业生产实际,组织多种形式的环保教育活动,提高教育效果。例如,开展环保调研活动。组织学生对本地乡镇企业的废水、废渣、废气排放情况或者本地的空气污染情况进行调查,通过调查了解造成本地水体、空气、土壤污染的原因及目前采取的防治措施,完成调查报告并向有关部门反映,提出建议,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环保教育。

保护环境和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大计,是人类共同的任务。高中学生正处在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化学教学充分利用化学学科的优势,重视环保教育,使学生对人类和环境的关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培养他们关心、热爱、保护环境,形成强烈的环保意识并使之转变为对自身生活环境乃至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行动,更显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