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例肩锁关节脱位切开复位肩锁钩板内固定手术治疗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15例肩锁关节脱位切开复位肩锁钩板内固定手术治疗体会

韦德忠

广西省都安县下坳中心卫生院外科530707

摘要:目的研究应用肩锁钩板内固定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6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接受肩锁钩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的15例患有肩锁关节脱位的患者进行术后随访,观察患者术后恢复阶段是否出现锁骨下神经、血管损伤、伤口感染以及内固定是否松动、断裂,有无出现骨折现象,复位是否完全。结果15例患者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创口恢复良好,未有感染,X线片检查显示,内固定没有松动、断裂,未出现骨折现象。15例患者恢复状态良好,未出现再脱位现象,治愈率100.0%。结论应用肩锁钩板内固定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疗效显著,有效固定肩锁关节,及早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术后恢复良好。

关键词:肩锁关节脱位;肩锁钩板内固定术;切开复位;治疗体会

肩锁关节脱位是临床肩部常见损伤,是指当肩关节在处于外展内旋位状态时,因暴力撞击肩膀顶部或突然跌倒使肩部着地,造成肩部关节建设性脱位[1]。临床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多采用保守方式和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对于严重的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临床多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来解决肩部局部畸形、疼痛以及功能障碍等情况[2]。为研究应用切开复位肩锁钩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价值,现抽取2006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患有肩锁关节炎并接受切开复位肩锁钩板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的15例患者进行研究,疗效显著,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自2006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患有肩锁关节脱位并接受切开复位肩锁钩板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的15例患者进行研究。男性11例,女性4例,年龄27~56岁,平均年龄(34.1±4.8)岁,所有患者经过肩关节正位的X线片检查确诊患者患侧的肩锁关节已完全脱位,其中有9例患者为右侧肩锁关节脱位,6例患者为左侧肩锁关节脱位,均为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其中12例患者为交通事故造成的肩锁关节脱位,3例患者为高空坠落引起的肩锁关节脱位。

1.2方法

对所有患者进行切开复位肩锁钩板内固定术治疗,手术方法:选用臂丛麻醉方式对患者进行麻醉,仰卧位,将患者患侧垫高30˚左右,从锁骨远端向肩顶部作扇形切口,暴露锁骨远端与肩锁关节,取出患侧的关节囊与软骨碎片,清除血肿,自肩锁关节的间隙将肩锁钩钢板的钩板部分插入肩峰处,然后整复肩锁关节,用直径为3.5mm的皮质骨螺钉将钩板部分进行固定处理,用丝线或可吸收细线修复关节韧带以及关节囊,同时探查并修复喙锁韧带。

手术结束后用三角巾悬吊患侧手臂保护肩关节3~4周,同时3天后患者适当缓慢的作外展前屈的肩关节功能锻炼,2周后可以做肩关节外展90˚锻炼,2个月后肩关节可以自由活动。并与术后每半年对患者进行一次随访,时间为2年,观察患者是否发生锁骨下神经损伤、是否出现伤口感染、内固定是否松动、断裂,有无出现骨折现象,复位是否完全。

1.3数据处理

采用软件系统SPSS16.0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x±s表示,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以%表示,p<0.05时,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结果显示患者并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创口恢复良好,没有感染,X线片正位检查显示患者恢复良好,内固定未出现松动、断裂情况,锁骨远端以及肩缝未出现骨折现象。对患者肩关节活动功能进行评价,15例患者恢复状态明显,疼痛消失,术后3个月患者恢复正常生活状态,并于1年后拆除骨螺钉内固定,随访显示拆除内固定后患者恢复良好,未出现再脱位现象,治愈率100.0%。

3.讨论

肩锁关节的稳定性主要依靠肩锁韧带与喙锁韧带进行维持,此外,斜方肌、三角肌对肩锁关节也起到一定的稳定作用。一旦发生肩锁关节脱位,患者的肩锁韧带与喙锁韧带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撕裂,致使肩关节于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出现不稳现象,影响肩关节与患侧上肢的活动,发生继发性的压迫喙突下血管神经束现象[3]。临床治疗原则是恢复肩锁关节正常结构,进行动力重建肩锁关节。

临床报道记载,肩锁关节固定重建后仍然存在复位失败与再次脱位的风险,固定失效或者过早过多的进行肩关节活动均可导致肩锁关节的再脱位,而复位失效的患者大多没有明显症状,一般不接受再次手术治疗[4]。所以,肩锁关节的解剖复位、钩板的正确安放及精确塑型、韧带的修复以及早期适当的肩关节活动是保证肩锁钩板内固定术临床疗效的关键。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很多,主要包括克氏针、螺丝钉、张力带等内固定方式,后遗症较多,容易出现肩锁关节僵硬、疼痛、刺破皮肤以及不利于肩锁关节活动等不良现象,总体治疗效果欠佳[5]。本组研究采用肩锁钩板内固定术对患者进行切开复位式治疗,患者术后及早的进行肩锁关节功能性锻炼,没有出现神经、血管损伤,创口恢复良好,未出现感染,X线检查显示患者内固定未松动、断裂,未有骨折,恢复良好。15例患者术后3个月疼痛消失,恢复正常生活状态,拆除骨螺钉后未出现再脱位现象,治愈率100.0%。

综上所述,应用肩锁钩板内固定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疗效显著,有效固定肩锁关节,及早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术后恢复良好,未有明显的后遗症,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周业松,朱爱军,张道前等.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疗效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2):3064-3065.

[2]魏永军.锁骨钩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TossyⅢ型)回顾性分析[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5(6):1447-1448.

[3]陈元平,蒋苏漳,刘兰芝等.锁骨钩钢板治疗完全性肩锁关节脱位50例[J].中国医师杂志,2010,12(9):1218-1219.

[4]蒋勤益,汪雷.锁骨钩板治疗RockwoodIII型或V型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分析[J].医学信息,2014,(33):253-253.

[5]何胜利,王景成,刘建涛等.锁骨钩钢板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90例临床疗效评价[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2):2461-2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