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住宅建筑规划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2

探讨住宅建筑规划设计

马毅文

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528400

摘要:房地产市场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发展的尤为迅速,人在生活当中,对于衣、食、住、行缺一不可,怎样才能为百姓提供一个更加舒适、安全、健康、便利的生活环境,成为了建筑设计师们时刻牢记的问题。怎样通过现有的经验,进一步改善建筑设计的创新,成为了当前关注的话题。

关键词:住宅;建筑设计;规划;人性化;生态化

引言

住宅建筑规划设计是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使人能更好的实现他们的各种个人与社会活动。因此,适应与满足人的需求是住宅区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

一、我国现代住宅建筑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城市各有其不同的状况和自然条件。现代化的住宅建筑规划应能反映地方特色,符合当地的自然条件、气象条件、经济条件、符合当地生活方式,保持其应有的地方特色,充分考虑这些地方特性进行规划创意。如在气象条件方面南北方有较大的差异,北方冬季较长受寒冷气候的影响,在住宅建筑设计中,日照便成为主要问题,如在规划中争取南向住宅,阻挡寒风,形成小区的内部气候。在规划设计中注重物质环境与人文环境特色的创造,创造现代化的生活环境,引导居民的生活,充分解决邻里之间、老年、儿童等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根据自然条件通过规划设计使日照、通风等条件得到充分利用,有效控制垃圾、噪音等不利因素。形成良好的小区内环境和小气候,做到节能、节地。

二、住宅建筑规划设计原则

(1)和谐共生建筑外部空间形态与周边外部空间环境的融合,形成与城市空间的对话,构建优美街景空间形态。

(2)人性化邻里空间。人性化的空间环境与开发力度和强度的高度统一,在提高土地经济效益的同时因势利导,在平面设置的阶段考虑到人们的社交需求,构建有序的交通流向,创造良好的外部交往环境,合理引导人们的交往意向,创造具有特色与个性的人居环境。

(3)结合建筑空间形态,配置绿化景观及公共服务用房,营建自然生态的绿色健康社区。

(4)强化现代城市交通安全意识,充分利用绿化分隔、景观引导、设施限制等方法,实现最大限度的人、车交通分离。

(5)贯彻节能、节水、节材、节地、环保等要求,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创建可持续发展的居住环境。

三、城市住宅建筑规划设计的关键点

3.1整体架构

在进行城市建筑规划设计时,为了可以更加完善地组织和管理居民的生活,应当把住宅看做成组、团进行布置,让组团生活的布局变成城市居民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组团布置的方法通常运用行列式布置以及周边联列式布置。组团内部的空间样式同城市小区的环境质量紧密相连,它的设计效果如何,对于整个小区的环境质量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不但要满足充足的光线、通风等条件,城市建筑规划设计还应当遵循:点线结合、长短搭配、错开拼接等方式,真正意识到绿化的重要性,并且也要避免将一部分零星小建筑,比如:居委会、活动室、调压站等设施放在场地的中央,进而影响到绿化的效果。

3.2整体布局设计

通过研究发现,我国很多城市的住宅建筑在进行规划设计时,通常只想到规划结构,大多会将小区划分成若干个组团,并从中建立一个中心位置,之后用点带面的方式蔓延到道路、城管以及绿化系统当中。可是,这样极易导致组团之间的分界限过于模糊,最后无法表现出城市住宅整体规划布局的思想。所以,以绿化带、道路或者公共服务建设等方式来将组团之间进行分隔,这样才可以符合分组清晰的设计目的。并且,还要通过城市的具体状况来设计人流主导的方向,具有代表性的标志,例如:雕塑、大门等要设置在小区主要的出入口处。为了给居民提供一个温馨、舒适的居住环境,在建筑布局的排列上,一定要寻求一个整体的布局方式,用心设计,以做到统一中求改变,进而组合成风格统一的小区,力求做到变化中不失规律,重复中不失节奏,提升城市住宅规划设计的质量。

3.3绿化景观设计

都说城市是一个钢筋水泥的世界,尤其是一具具冰冷的建筑,矗立在城市的各处,诉说着自己的毫无生机。因此,城市住宅建筑规划设计应当关注绿色景观设计,绿色景观由于是植物构成,不但可以吸收烟尘、净化空气,还能有效保持水土流失。绿化景观的设计,一定要符合生态型的居住环境,提倡一种新型的、返璞归真的理念。生态型住宅小区绿色景观的设计是非常困难的,绝不是随意地种植一些花草树木就可以滥竿充数,而是要综合不同方面的学科,例如:生态学、环境学、城市规划学等相关知识,才能符合生态平衡的观点,让人们可以真正感受自然、拥抱自然、回归自然。

3.4道路交通设计

小区的道路属于城市道路的支网,属于一座城市的基础配套设施的重要构成部分,以科学的方式,合理的进行道路交通设计,可以让小区内部的居住环境更加安全、整洁、安静,这也对周围的居民生活有了很大的帮助。在进行小区的道路设计时,应当尽量设计成弧形,并且适当设置一些减速带,让快速驶入小区的车辆可以降低车速,确保住宅组群内部的安全。

3.6基础设施设计

基础设施的设计,属于城市住宅建筑规划设计里无法缺失的重要构成部分。在布置基础设施的同时,应当考虑让居民在回家的路上可以方便购物,尽可能降低居民的生活成本。在商业区设置路口,不但可以顾及到小区外行人的购物,还有利于维护小区的安全以及安静。为了改良底层居民的居住条件,应该在住宅底层建造车库,以便满足居民的停车要求,进而切实地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四、工程实例探讨

4.1项目概况

某工程为大型住宅项目,建筑总面积约368230㎡,容积率3.54,密度27.6%,绿地率32.7%。地下2层,地上29层。采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地下2层为地下停车库、消防水池、水泵房、发电机房及公变电房;首层为住宅入户大堂、架空层、消防控制室、物业管理办公室;2~29层为住宅。

4.2建筑设计

(1)建筑功能设计

平面功能设计是住宅设计根本的着手点。住宅内不同功能的空间在布置上应紧凑合理,交通联系应方便简捷,又要有相对的独立性,各得其所。本住宅内使用功能规划为二个分区:一是公共活动区(如起居室、餐厅、厨房)宜布置在住宅入口处,便于对外往来;二是私密休息区(如卧室、书房)应布置在住宅的尽端处,以保证个人行为的私密性不受外界影响。这些分区各有明确的使用功能,在设计中要正确处理这二个功能区的关系,满足各部分的功能要求,使之动静分区、公私分区、洁污分区,不致相互干扰,保障生活规律。此外,在合理安排各部分功能的同时还要做到流线顺畅,交通面积紧凑集中。

建筑单体选型应做到功能布局合理、实用舒适,结构经济合理。住宅户型由80㎡、100㎡、120㎡、140㎡这四种类型来满足住户的不同需求。住宅分别由D型、E型、F型、G型、H型五种单元组合而成,D型及E型为一梯两户户型、F型为一梯三户户型、G型及H型为一梯四户户型。各住宅塔楼与周边建筑之间的间距满足日照及防火的要求,保持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

(2)建筑外立面设计

外立面色彩的合理搭配与周围环境的协调能营造出典雅优美的感观效果。本项目建筑外立面设计借鉴简约现代风格,整体以暖色调为主。住宅区外形线条挺拔流畅,不失自然。如阳台、楼梯入口、窗台等都可作为造型的艺术点缀,利用阳台的凹凸、窗眉、腰线、屋顶造型等都能产生很好的造型效果。建筑外墙采用质轻高效的屋面保温材料和轻质空心的墙体围护材料,住宅大部分均为南北朝向,体现安全高效与节能策略。

(3)交通组织设计

道路是居住区的构成框架。主要起到疏散居住区交通的功能,本工程居住区内采用外环交通系统,车辆进入小区后直接进入地下车库或通过外环交通系统到达各个地面到达各个地面停车位,车辆并不穿行居住区内部。区域人行流线分为绿地休闲步行系统及一般商业步系统两部分,商业步行系统为小区外环沿商业布置,与外环车道并用。绿地休闲步行系统当人们休闲漫步时,从建筑出来经中心绿地,走出小区主入口便可到达公园绿地。

(4)绿化生态设计

绿化的规划设计应抛弃以往过分注重人工构筑物,过分重视建筑小品的传统,尽量提高绿化面积,注重发挥绿色植物净化空气、防风、防尘、防噪的作用。因此,本工程进行绿地设计时,不仅设计有草地,更要有乔灌树木,在中心绿地应有大树。在植物材料的选择上立足于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优先选择乔木,并对乔木、灌木、地被、草地的进行合理配比。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应做到疏密有致,通常在密处配置层次分明的植物,疏处保留完整的草坪,形成空间上的对比关系。另外,对于建筑角隅部分的植物配置也需精心处理。在配置植物时还需充分考虑植物的季节变化,使住区环境一年四季形成不同的植物景观特点,不一定要做到四季有花可赏,但必须充分体现季节的特色,为人们创造出安静、舒适、优美的居住环境。

五、结束语

总之,城市住宅建筑作为人们基本的居住空间,其规划设计十分重要。城市住宅建筑规划设计的宗旨是为人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因此,在进行住宅建筑规划设时,要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布局,确保科学的道路交通规划,不断地适应与满足人的索求,为居民打造一个更加舒适和优美的居住空间,促进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探讨住宅小区建筑、规划设计[J].刘凯.科技资讯.2012(17)

[2]浅谈城市住宅小区规划设计[J].方森濯.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24)

[3]现代住宅小区规划及建筑设计[J].王泽泉.现代装饰(理论).2011(10)

[4]现代化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探讨[J].田丰.中国西部科技.2011(16)

[5]关于住宅规划设计的几点思考[J].邰曦.科技创新导报.2011(15)

[6]住宅建筑与室内一体化设计剖析[J].周子吟.建材与装饰.201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