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出生缺陷监测分析

/ 1

我区出生缺陷监测分析

高秀梅1冯秀芝2

高秀梅1冯秀芝2

1石嘴山市第二人民医院7530002.石嘴山市妇幼保健院753000

【摘要】比较本地区三年来出生缺陷人群监测和医院监测结果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4年大武口区出生缺陷人群监测和医院监测数据。结果人群出生缺陷发生率(251.66/万)明显高于医院监测(191.18/万)。人群监测死胎及新生儿死亡、出生缺陷个案明显高于医院监测结论:以医院为基础的出生缺陷监测由于监测期限短(产后7天内)不能完全反映本地区出生缺陷发生情况,以人群为基础的监测结果(产后42天内)避免了医院监测期限上的不足能很好的反映实际情况。

【关键词】出生缺陷;人群监测;医院监测;分析比较

1资料与方法

1.1监测对象选择2012-2014年大武口区人群监测和医院监测个案。人群监测对象:监测地区居住1年及以上产妇分娩的胎婴儿(妊娠满28周至生后42天),医院监测对象:监测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分娩的围产儿(妊娠满28周至生后7天内)。

1.2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人群监测由本地区10个街道办事处的2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或乡镇卫生院访视人员填写《居委会出生缺陷儿登记表》《出生情况及婴儿随访登记表》。医院监测是由本地区三家公立医疗机构产科接产医生填写《出生缺陷儿登记卡》《围产儿季报表》。资料经三级网络直报后由市级、省级业务人员进行质控审核。

2结果

2.1人群监测和医院监测基本构成情况比较

参考文献:

[1]、姚晓光李荔荔于君李杰出生缺陷人群监测管理实践与探索中国妇幼保健2008年第23卷第29期

[2]、张晓辉顾雪军陈定华邱丽倩2009-2012年出生缺陷医院监测和人群监测结果比较中国妇幼保健2014年第29娟第5期

3分析讨论

3.1表人1分析:人群监测本地人口数量明显高于医院监测,流动人口数量少于医院监测。人群监测中死胎及新生儿死亡、出生缺陷个案明显高于医院监测。讨论:说明人群监测覆盖面广,期限长,纳入了医院外分娩的病例。更能真实的反映本地区的实际情况。

3.2表2分析:人群监测无论男、女的缺陷发生率都明显高于医院监测的发生率尤以男性为主。人群监测中妊娠结局死胎及新生儿死亡占有一定比例。讨论: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主要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做好预防出生缺陷各项工作为主要目标。

3.3表3分析:出生缺陷人群监测和医院监测的缺陷儿特征分组,人群监测以25—岁孕母年龄段缺陷发生例数比较多、35—年龄段缺陷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缺陷围产儿死亡高于医院监测。

讨论:缺陷围产儿死亡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受出生体重、孕母分娩孕周、孕母年龄及是否出生缺陷等因素的影响。

4.总结

人群监测死胎及新生儿死亡、出生缺陷个案明显高于医院监测。以医院为基础的出生缺陷监测由于监测期限短(产后7天内)不能完全反映本地区出生缺陷发生情况,以人群为基础的监测结果(产后42天内)避免了医院监测期限上的不足能很好的反映实际情况。只有二者共同进行才能更全面的作好出生缺陷监测,制定预防和干预措施,有效地降低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