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2-12
/ 2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应为民聂丽萍

应为民聂丽萍

宜宾刘诚口腔诊所四川宜宾644000

摘要:目的:观察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牙列缺损行修复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在磁性附着体修复后的固定力与咀嚼效率情况,以及语音功能变化,义齿的外观和舒适度等方面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患者在磁性附着体修复后固定力明显增大,咀嚼效率明显提高,修复前后固定力与咀嚼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舒适度、外观以及语言功能的评分较高,与修复之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后能有效增强固定力,提高患者咀嚼效率,患者满意度较高,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关键词:磁性附着体;口腔修复;固定力;咀嚼效率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治疗原理是利用磁性材料间的相互作用力,将义齿吸附到基础呀或种植体上,主要应用于余牙过少或基础牙较差患者的义齿修复治疗中。该项技术的特点是稳定性较高,能够对基础牙齿受侧向力起到缓冲作用,有效避免出现牙合创伤的现象[1]。本次研究通过对我院120例患者的研究,观察并探讨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牙列缺损行修复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8例,女52例,年龄在15~47岁之间,平均(28.36±8.12)岁,病程为8~36个月,平均病程为(15.69±6.45)个月。所有患者在治疗之前均拍摄X线片,充分了解余牙牙根以及根尖、根周情况。基础牙选择标准为单颌处至少余留2颗以上健康牙齿,根长至少在8mm以上,松动程度在1度之内,牙槽骨的吸收度在1/3根长之内。

1.2方法

修复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步骤:基牙准备、根帽制作、义齿制作、试戴和完成义齿覆盖。①基牙准备:在修复之前首先进行根管治疗,将龈缘磨平,截断基牙,将基牙中心打磨成凹面,确保与根帽密和,在根管口侧面准备长2mm,直径为0.7mm的防旋转沟,根尖处至少保留2mm作为预备区。②根帽制作:将根管注入到硅橡胶覆盖的根面上,结合印模法制作出基牙以及颌弓印模,灌入石膏印模,在印模模型的基础上制作根管内蜡像,在蜡像内置入衔铁,与颌平面保持平行,包埋蜡型,将钴铬合金灌入根帽。③义齿制作:在完成根帽制作后,患者进行试戴,合适之后,用粘接剂将其固定在基牙上,将磁性附着体与衔铁核准后对位,确定其稳定性之后进行义齿制作。④试戴及完成义齿:在试戴义齿的10~15天后,义齿和口腔吻合良好,将磁性附着体固定在义齿的基托中,在固定前在固位体和衔铁之间放上一层锡箔纸,二者之间保持0.1mm的间隙,清除溢出的多余的塑料[2]。

1.3观察指标

在患者治疗4周后,观察在磁性附着体修复后的固定力与咀嚼效率情况,以及语音功能变化,义齿的外观和舒适度等方面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修复后舒适度、外观、以及语言功能等方面的影响。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以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磁性附着体修复前后固定力和咀嚼效率比较分析

由表1可知,患者在磁性附着体修复后固定力明显增大,咀嚼效率明显提高,修复前后固定力与咀嚼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患者磁性附着体修复前后固定力和咀嚼效率比较(±s)

3讨论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磁性附着体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该技术具有固定性强、体积较小、舒适度高、美观以及能保护基牙等特点。目前来说,在全口义齿覆盖领域的应用中最为广泛,在局部义齿覆盖的应用中,具有灵活、稳定、固力行强等特点。在磁性附着体修复口腔问题的过程中,易出现位移情况,主要是因为磁体粘连从而导致磁体在垂直或水平方向上移位,因此,磁体的粘连成为该项技术中颇为重要的一项,在安装过程中,需采用口内直接安装发进行安装[3]。

本次研究显示,在使用磁性附着体进行口腔修复后,患者的固定力与咀嚼效率与修复前相比,具有显著提高,说明磁性附着体对于口腔修复具有良好的疗效。患者在磁性附着体修复后,在舒适度、外观以及语言功能的评分较高,与磁性附着体修复之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患者对于磁性附着体治疗口腔问题的效果上,满意度较高。磁性附着体能够有效减少义齿再活动,减少对基牙的刺激,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基牙。磁性附着体不使用卡环,有利于牙齿的卫生清洁,减少牙周疾病的发生率,保持牙齿的美观。

综上所述,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后能有效增强固定力,提高患者咀嚼效率,患者满意度较高,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龚翠红.研究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学工程,2014,05(09),06:94.

[2]余剑锋.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临床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01(08),:126-127.

[3]肖晓庆.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14,07(20),15: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