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内科感染性疾病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1-21
/ 2

急诊内科感染性疾病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何香飞

何香飞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浙江,杭州,310006)

摘要:目的系统分析急诊内科感染性疾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对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76例急诊内科感染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和归纳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本组患者中,65岁以上患者感染率相对较高,达到28.4%,其次为儿童患者,感染率为25.6%;感染率较高的内科疾病为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及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最为常用的抗菌药物类型为头孢类、大环内酯类及奎若酮类。结论急诊内科感染性疾病的类型较多,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大多数抗菌药物是单一使用,并主要采取注射治疗,应加强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避免单一药物使用增强病原菌的耐药性。

关键词:急诊内科;感染性疾病;抗菌药物

感染性疾病是因患者抵抗力较弱引起病毒和病原菌的感染,是急诊内科常见的一种疾病[1]。临床上大多数采用抗菌药物治疗内科感染性疾病,抗菌药物类型较多,临床应用较为广泛。近年来,我国抗菌药物的应用率较高,存在滥用现象,使得病原菌的耐药性整体提升。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性疾病和规范抗菌药物的应用。本文通过对176例急诊内科感染性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分析,探讨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报告正文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对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76例急诊内科感染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中,男92例,女84例,年龄17到75岁,平均(45.3±2.1)岁。根据内科感染疾病主要有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结核类、神经系统、传染疾病等。

1.2方法

采用回顾分析法,对内科感染性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处方中抗菌药物的应用进行分析,包括对抗菌药物的单一应用、联合应用、具体应用方式及各类抗菌药物的使用率等。

1.3统计方法

将本组患者的所有资料和数据输入计算机,再应用Excel文档对本研究的资料进行整理和数据处理。

2.结果

2.1急诊内科感染性疾病的基本情况

本组176例感染性疾病患者中,65岁以上的患者率最高,达到28.4%(50/176),其次为儿童患者,达到25.6%(45/176);感染性疾病的类型:呼吸系统54例(30.6%);消化系统41(23.3%);泌尿系统38(21.6%);传染疾病25(14.2%);结核类11例(6.3%);神经系统7(4.0%)。

2.2抗菌药物应用情况

3.本组患者的抗菌药物治疗使用方式:单用161例(91.5%);联用15例(8.5%);使用方法:口服31例(17.6%);注射145例(82.4%)。主要的抗菌类药物为:头孢类、大环内酯类及奎若酮类,

4.讨论

本研究中176例内科感染性疾病患者中,主要以65岁以上老年患者为主,达到28.4%,再次为儿童患者,感染率达到25.6%。原因在于老年人机体抵抗力逐步降低,抗感染能力随着变弱,而儿童患者示因机体免疫功能尚未发育健全。且以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泌尿生殖系统的感染性疾病为主,占比分别达到30.6%、23.3%、21.6%。

本次研究中的176例急性内科感染性疾病患者均应用多种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其中,入院后初始经验性治疗,主要应用的抗菌药物第三和第四代头孢菌素类,总体的应用率达到25.0%;其次为大环内酯类,占比为21.6%;奎若酮类,占比17.7%;青霉素类,占比为15.9%,四环素类,占比为10.8%,其他类型的抗菌药物,占比9.0%。而以往临床上常用的青霉素类抗菌药物明显降低,处于倒数第二位。本研究的分析结果表明,当前该医院的急性内科感染性疾病的抗菌药物应用存在诸多不合理:一是抗菌药物类型选择上的不合理性,该情况和国内相关报道基本一致[2][3]。要求不断加强临床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制度的落实。其他类型的抗菌药物和四环素类的抗菌药物的应用率较低,原因可能是和同类抗菌药物的毒副作用相对较大,临床医生更为看重药物的应用安全性。头孢类、大环内酯类药物疗效显著,价格较为实惠,主要对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及结核分枝杆菌具有良好的杀菌活性。一部分类型抗菌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有着较强的杀菌活性[4]。除了儿童患者、老年患者、肾功能减弱患者及妊娠期和哺乳期患者应最大限度的避免应用该类药物外,其他患者均需要严格把控严格剂量、使用方法及疗程的基础上,可依照临床需要来选择,在必要情况下需要对患者的血药浓度进行监测,实现个体化用药。另外,本组患者中抗菌药物单一应用占比为91.5%,联合使用为8.5%,其中联用主要是两联,尚未发现三联以上使用方式。该分析结果表明,可以看出本组患者治疗主要以单一使用为主,原因可能和患者的实际病情有关,也就是有明显的感染疾病临床症状、体征的较为严重患者,而且是在病原菌尚未明确的情况下主治医生采取经验用药治疗有较大关系。通过此次研究分析,充分表明我院抗菌药物应用存在一定的不合理。另外,本次研究中,入院初始抗菌药物应用大部分采取静脉输液方式,这也有较大的一个影响。

综上所述,当前急诊内科感染性疾病的类型较多,抗菌药物的应用种类、应用频率均较高,且主要以单一使用和注射用药为主。总体上抗菌药物的应用存在一定的不合理,医院应严格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确保抗菌药物的科学合理、安全使用。

参考文献:

[1]石军.急诊内科上呼吸道感染应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32(1):168-169

[2]王海燕,鲁杰,李海斌.急诊内科感染性疾病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11(6):202-204

[3]徐仙彬,杨彩艳,马薇等.呼吸内科2011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3,21(12):131-132

[4]王建英,李延兰,张雪莲.269例细菌性感染疾病抗菌药物临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8(10):275-276

[5]李三鲁,李伟.抗生素在急诊内科中的临床应用情况分析[J].西南军医.2012,11(01):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