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乳腺良性病灶微创旋切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

/ 2

超声引导下乳腺良性病灶微创旋切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

明鹏宋彬许志平姜子荣

宁德市医院东侨院区肿瘤外科352000

【摘要】目的:微创旋切对乳腺良性病灶患者的治疗效果探究。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144例乳腺良性病灶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各72例患者,研究组采取微创旋切术治疗,对比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情况不同。结果:研究组有效率95.83%,满意度97.22%,并发症发病率9.72%,对比组有效率为90.28%,满意度92.10%,并发症发病率20.83%,两组手术指标差异明显(P<0.05)。结论:乳腺良性病灶采取手术方法治疗效果显著,常规手术创口大、对患者术后恢复不利,采用微创旋切手术治疗,患者术后恢复快、手术时间短,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乳腺良性病灶;微创旋切术;常规手术;手术时间

乳腺良性病灶属于妇科高发病,患者的发病率在整体乳腺疾病患者当中占据60%左右,且患者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乳腺良性病灶的性质会随着患病时间的增加出现病变或恶化,造成患者的生命健康受到威胁,临床采用乳腺切除手术的疗效显著,但随着临床上女性患者对手术后胸部的美观程度要求逐渐提高,对术后生活体验的要求也逐渐提高,患者对常规乳腺切除手术的认可度不断下降,为此,临床将微创旋切手术应用在乳腺良性病灶的治疗当中,微创旋切手术的优势在于,能够在较小的创口下切除患者的肿块病灶以及乳腺组织,帮助患者解除病痛的同时,减少患者乳腺疾病恶化的建立,并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恢复时间,帮助患者尽快回归社会,不影响患者的工作与生活,受到临床上患者的推崇[1]。本文对所选144例乳腺良性病灶患者的手术治疗资料进行对比,总结微创旋切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对未来乳腺良性病灶患者的治疗带来临床经验,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所收治的144例乳腺良性病灶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各72例患者。研究组男38例,女34例,年龄28~53岁,平均年龄(39.67±10.58)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4.23±2.45)年,肿块直径0.8~4.2cm,(2.78±1.06)cm。对比组男35例,女37例,年龄27~52岁,平均年龄(39.58±10.66)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4.27±2.56)年,肿块直径0.7~4.3cm,(2.75±1.08)cm。患者均在我院确诊,且双侧患病患者86例,单侧患病患者58例,患者中乳腺腺纤维瘤56例,乳腺大导管乳头状瘤42例,脂肪瘤46例,患者均排除具有凝血功能障碍,其他器官肿瘤患者,并排除检查过程中高度怀疑乳腺癌患者,患者均在非月经期、妊娠期进行手术,并排除糖尿病患者,患者均无微创旋切手术禁忌症。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肿块直径、患病位置等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研究组采用微创微创旋切手术进行治疗,首先对患者采取仰卧位躺在手术台上,进行常规静脉通道的建立,采用超声进行病灶部位的检查,利用2%利多卡因进行局部浸润麻醉麻醉,待确定患者乳腺良性病灶的位置后进行麻醉,麻醉生效后,利用微创旋切手术刀对病灶上皮肤进行切开,切口3-4mm,并在切开后采用微创旋切刀对皮下组织进行切开,切口角度为30°,且采取斜插入切口治疗,利用超声引导,切开至病灶的基底部位,采用旋切刀的凹槽进行切除,利用凹槽和抽吸方法,将病灶部位完全清除,并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要求清除乳腺以及周围组织,手术后采用超声进行观察,未见病灶残留后,沿进刀方向退出旋切刀头,采用无菌纱布对微创切口进行按压止血,时间10-15分钟,止血完成后采取绷带包扎方法处理,完成手术。对比组则采用传统切除手术方法,首先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利用手术刀对患者的乳腺病灶部位进行切开,常规打开皮下组织直至病灶,保证手术视野开阔,利用常规清除方法切除病灶和乳腺,术后常规缝合,并作7日术后抗感染治疗。

1.3疗效判定

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进行对比,并对比两组手术疗效、术后患者满意度差异。疗效分为痊愈、显效和无效。痊愈:患者病灶彻底清除,未见复发,临床症状消失;显效:患者病灶清除率85%以上,未见新病灶生成,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无效:患者病灶未得到有效清除,临床症状未见改善,或出现新病灶,有效率=痊愈+显效/总数*100%,患者在术后出院前进行满意度调查,主要在满意和不满意两项上选择。满意度=满意/总数*100%,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病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的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研究组有效率95.83%,满意度97.22%,并发症发病率9.72%,对比组有效率为90.28%,满意度92.10%,并发症发病率20.83%,两组手术指标差异明显(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乳腺良性病灶的发病率较高,患者发病后出现乳房肿块、胀痛等症状,导致患者坐卧难安,对其日常工作有较大影响,患者的临床治疗主要以手术方法为主,并随着临床手术治疗技术的不断革新,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也随之提高,除能够彻底清除乳腺良性病灶外,能够兼顾乳房美观性,对于乳腺良性病灶患者来说,手术切口产生的疤痕对女性的影响极大,患者的治疗体验受到极大的影响,因此,临床在提高手术技术技巧的同时,对女性术后乳房美观也有系统的考虑和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更加有效,且能够提高乳房术后的美观性。微创旋切技术就是具有美观性的手术技术,微创旋切术的手术创口仅3-4mm,对患者的治疗均在皮下进行,患者的手术创口小,术后感染发生率明显下降,且术后能够自由走动,在不影响手术恢复的情况下出院,既减少手术对患者生活的影响,还能够减少患者的手术治疗费用。在临床上受到患者的广泛认可,并逐渐取代了常规手术疗法[2]。本文中研究组有效率95.83%,满意度97.22%,并发症发病率9.72%,对比组有效率为90.28%,满意度92.10%,并发症发病率20.83%,可见患者通过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手术治疗乳腺良性病灶疾病,效果显著,患者的乳房术后美观性增加,患者治疗满意度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于谦.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治疗在乳腺良性病灶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6,06(07):197.

[2]董明春,江海明.超声引导下乳腺良性病灶微创旋切治疗的临床效果[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6,11(06):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