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文本读成自己精神的美丽倒影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1-11
/ 1

将文本读成自己精神的美丽倒影

马嫣

贵州威宁县第四中学马嫣

文本细读强调的是沉入言语、逐字逐句地解读,正如夏丏尊先生所说的“文本细读引发一种对语言的敏感”。通过具体而微的语言去体验文本作者(人物)的真情实感,这应是文本细读的必经之途。当然,我们也并不提倡漫无目的、毫无重点的散步式的细读,所谓“处处精细就是扼杀精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应该强调的是敞开自己生命的胸怀,用自己的生命去拥抱文本的生命。

如七年级上册《荷叶母亲》一文,如何将荷叶的“勇敢慈怜”护红莲的举动与母亲无私无畏地呵护自己有机地联系起来,看似简单,其实不易。我以为触摸“徘徊”与“无法可想”两词相当重要。二看红莲时:环境是“雷声作了”,雨“越下越大”;心情是“仍不适意!”注意这里使用了感叹号,我以为这分明是为红莲担忧的情感在撞击她的心灵,带来了她莫名的心烦意乱,“徘徊”一词正是这种情绪的外在呈现。而红莲被打得“左右敧斜”,“敧斜”一词形象地表现了红莲被雨点打得无处躲藏、东倒西斜的情状。红莲显得那样的无依无靠。此景此情,作者说:“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她“无法可想”的是什么?去为红莲遮蔽风雨,抑或畏惧雷霆?同情、怜惜、忧虑、无奈、畏惧(雷雨)——复杂的情绪一齐聚结心头,让她惘然无措。也正是牵挂红莲,一开始看红莲是从屋里向窗外看;大雨来后,下意识地走出屋站到了屋檐下(这在“我不敢下阶去”一语中可知)。这为下文三看红莲在情感上蓄足了力量,作者情绪的变化与红莲的命运是这样紧紧地连在一起。作为语文教师,能否上好精读课,关系学生语文学习效果的好坏、语文素养的提高与否。叶圣陶先生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教师教学的目的,也正是通过精读课文的“教”,让学生懂得如何去读相关的文章,从而实现“不待老师教,自己能读书”的理想境界。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学生如何学。换句话说,教师要通过精读课文的教学,授之以法,以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与规律。

目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环节大体可以用一个永恒不变的程序进行激趣导入、作者简介、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合作探究、美点赏析、拓展延伸。这样按部就班的教法给人最强烈的感觉是虎头蛇尾马蜂腰。即使“激趣导入”、“作者简介”等很精彩,“拓展延伸”的内容也很丰富,但对于文本的语言终归知之甚少。尤其是在“合作探究”的名目下,教学设计往往抓不住文章的重点,突不破文章的难点和品不透文章的妙点,缺少围绕文章的重难点进行必要的精当的主问题设计。我知道首教《记承天寺夜游》的教学设计就是这种情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要让学生实现上述目标,我认为对每一篇精读课文作一个恰到好处的主问题设计,可以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教学的主问题就是从教学内容整体的角度或学生的整体参与性上引发思考、讨论、理解、探究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问题。富有艺术技巧的教学设计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进程,也更会激活学生的思维,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怎样才算富有艺术技巧的教学设计呢?我认为在教学设计中必须能创设生生合作探究、师生民主交流的平台。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富有个性化的语文教学需要群体合作,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教师的教学设计应多引导学生的合作沟通。比如我重教《记承天寺夜游》时,学生自己确定的几个学习目标,主要是通过他们相互之间的讨论、合作、探究后达成的,我只是作为平等学习中的一员与学生一起归纳整理,而后形成了三个由浅入深的目标:朗读与背诵积累文言词语;欣赏书中描绘的月夜小景,品味朴素而含义深长的语言;体会作者微妙的心境。并把这三个目标转化为教学设计中的第四、第五、第六个教学步骤。还有请一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对该生的朗读节奏、语气进行点评的设计,也是一种富有意义的尝试。在这种生生交流的情境下,使学生的固有知识得到了相互交流,也为生生之间的知识交流与共享搭建了平台。

教学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让我们每一位教师,以自己的尽心尽力感动学生、感动家长、感动社会,还母语教学应有的地位,建设我们美好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