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变电运行可靠性的方法与途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9-19
/ 2

提高变电运行可靠性的方法与途径

李国胜吴福彬杨慧泉

胜利石油管理电力管理总公司东区供电公司运行三队李国胜吴福彬杨慧泉

摘要:伴随科学技术的进步与油田的发展,变电运行系统的可靠性的现实意义越来越显著。一般来讲,变电运行系统同用户直接关联,肩负着向用户分配与供电的任务,而且处于整个电力系统的末端。同时因变电运行系统多使用辐射式的网状结构,所以对独立的故障比较重视。变电运行是电网运行的关键环节,本文针对变电运行可靠性提高措施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变电运行;供电可靠性;管理制度;危险点控制

变电运行工作的保障实际上属于综合性的学科,不仅要对运行进行管理,还必须要针对变电的安装等方面加以管理。变电运行供电网络占整个电力系统运行成本的20%左右,而占电力系统总投资的比例则在60%以上。变电运行供电是电力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变电运行供电可靠性是电力企业需要实现的技术指标,同时保证对需用电客户供电的可靠性是电力生产企业自身经济发展的基础。因此,提高变电运行供电的可靠性,可以保障电网稳定、安全运行,保证电网生产经营多种程序的有序开展,总之,变电运行是电网运行的关键环节,对变电运行供电系统的可靠性进行分析与探讨是保证供电质量,实现电力工业现代化发展的有力手段,对改进与完善电力管理与工业技术,提高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意义重大。

1变电运行供电可靠性的作用

1.1变电运行供电可靠性的作用

由于变配电系统本身就是处在整个供电系统的尾端,起到了与用户直接相连的作用。这部分系统本身不仅仅是对用户进行联系,同样还有着电力分配、提供的作用。研究数据中,配电网络占整个供电系统运行成本的60%,投资的20%,对用户可靠性影响巨大;在配电系统中,尤其是配电系统可靠性对实现电力工业现代化、确保供电质量、改善或者促进电力工业生产技术以及管理进程,增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网络改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1.2变电运行供电可靠性的管理制度

变电运行可靠性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管理工作,从纵向层面来看,它需要员工关心和领导重视;从横向发展来看,它需要各部门的配合、分工。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供电企业必须成立对应的管理部门或者小组,通过编制变电运行管理制度,在实施供电可靠性目标管理的过程中,细化供电企业指标,进行层层分配。在形成供电企业可靠性制度时,对相关数据进行可靠性分析,让该报告成为下个季度工作的基础;在做好预停电规划中,通过正确配置停电开关,尽量使用综合停电方式,降低非故障停电,对变电运行造成的不良影响。

2提高变电运行供电可靠性措施

2.1减少设备停电次数,增强设备健康水平

针对变电运行的可靠性进行强化,主要是采取微机保护、真空断路器、六氧化硫等方面的措施加以防护,从而达到变电运行可靠性提高的目的。通过大量的实践案例来看,在使用优质、高效的供电设备情况下,不单单能够使得断电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幅度的降低,还能够起到减少供电出设备出现停电现象的可能性,因此,针对供电运行采取有效的增强措施极为重要。此外,为了能够长久的维持设备本身的正常运行,还必须要采取良好的巡检制度,以便于相关的工作人员能够第一时间发现故障出现的征兆,在巡查期间,要采取日常随机,定期排检的方式;对于某些较为薄弱的环节,就必须要有周期的进行定期排查,并且将

排查的结果进行详细记录,以便于后期进行相应的审查;如果说在巡查过程中,发现了无法及时处理的故障现象,那么就需要采取上报相关部门的方式,任何解决方案,都应当要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达到增强供电可靠性的目的。

2.2健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机制

建立应急管理体系,增强变电站应急能力,作为保障应急预案、工器具储备、应急备件的重要内容。在演练过程中,必须不断提高员工应对能力,在处置有效、组织得力的过程中,降低大面积停电事故对变电运行造成的影响。在隐患排查工作中,通过健全安全生产治理能力,对于电网、人员、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整改,做好提示化管理进程,让隐患治理工作实现常态化;通过加强外部环境整治清理力度,从根本上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保障电

网运行以及电力设备运行安全。对于部分变电站存在的特殊问题,通过提前做好预防工作,在群策群力的同时,保障电网以及相关设备运行安全。

2.3建立自动化监控系统

伴随网络技术与各种计算机的大量使用,自动化监控系统在变电运行过程中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自动化监控系统支持无人监察自动化技术的运行,通过相关的设置进行实时监控变电运行情况,随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与安全隐患。建立自动化监控系统可以显著提高作业效率,同时减轻人力劳动压力,保障变电运行供电可靠性。(1)自动监控运行方面的运用。在变电站的管理工作中应制定相应的短期和长期的检查计划,使工作人员充分运用监控系统,做好设备的日常检查工作,其中主要包括设备的优化调试、故障排除、故障诊断等。同时保证监控系统时刻处于有效性与持续性的工作状态。(2)设备升级方面的应用。为了保证自动化系统可以处于稳定、长期的运行状态,在使用系统与设备的过程中,应定期进行处理与升级,保证设备的使用性能处于最佳状态。(3)故障处理方面的应用。变电站运行的过程中,自动化系统的维护主要是处理与排除故障问题。当发现变电站中存在故障时,操作人员应通过通讯方式告知维护人员,维护人员通过查询结果与系统分析后进行判断,从而明确发生故障的原因,从而提出合理的解决方式。

3危险点控制对策

危险点重在控制、整改,一般用下列几种方法进行预控:(1)结合大修(改造),针对性预控。年度大修(改造)是变电站倒闸操作、工作执行较为集中、工作最繁忙的时候,也是安全运行的关键时期。大修(改造)预控主要包括在大修(改造)开始前,积极配合检修部门对变电站进行摸底,了解设备的健康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周密安排计划,做到“人员、工器具、备品备件”三落实。利用班站例会,讨论三措,做到“组织措施、技术措施、注意事项”三明确,对需进行技改的工作进行重点学习。大修(改造)期间每值在相关记录薄册中注明每天所需接地线的数量及装设地点,从而保证在送电操作时不至于因遗漏接地线而造成带接地线合闸。同时也可利用大修(改造)对平常难以整改的缺陷进行整改。(2)开展标准化操作工作,进行科学预控。对运行作业过程中查出装设接地线存在许多危险点,采用两端定位法来防止带电挂接地线和带接地线合闸恶性误操作事故的发生。“两端定位法”即依据同类型设备和接线方式,在相同检修模式下,接地线的导体端和接地端位置必须统一并固定。主要从下面几点作统一要求:①对于长手柄接地线装设较困难的开关柜,应先将外侧相用标准手柄接地后,方可继续进行内侧相接地。②闸刀一侧带电,在不带电一侧装设接地线时,选择导体端保证和身体与带电侧的安全距离,尽量选用远离带电部位的导体端。③禁止在有一侧带电闸刀的中间位置处放置梯子后装拆接地线,不允许抱住一侧带电闸刀的另一侧瓷瓶装拆接地线。④户外接地端应具有防止带电挂接地线和带接地线合闸功能(可装设防误档板),主变引线桥下方适当位置可单独设置一处接地点,同一部位所有接地点必须保证唯一性。⑤尽可能考虑导体端与接地端间防误闭锁功能,否则应尽量设置在值班员明显可视位置。

参考文献:

1.孟文璐.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方法与措施[J].河南科技.2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