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规划中的节能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0-20
/ 2

机场规划中的节能措施

马海宁

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公司华北分公司北京100621

摘要:近年来,机场规划中的节能问题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研究其相关课题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相关内容做了概述,分析了机场规划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机场选址、飞行程序、机场飞行区构型节能,以及机场航站区构型节能等多个角度,提出了机场规划中的节能措施,阐述了个人对此的几点看法与认识。

关键词:机场;规划;节能;措施

一、前言

随着机场规划要求的不断提高,研究其过程中的节能措施凸显出重要意义。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对机场规划节能问题的分析与掌控力度,从而通过合理化的措施与途径,进一步优化该项工作的最终整体效果。

二、概述

机场指供飞机起飞、降落、滑行、停放以及进行其他活动使用的划定区域,包括附属的建筑物、装置和设施等。机场位置选择,是整个机场规划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机场的性能和工程造价。为保障机场运行安全、高效,减少噪声对居民的影响,机场通常建在城市郊区,远离居民密集的城区。如果机场位置选的离城区较近,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机场净空和噪声污染都会带来很多不不必要的烦恼,难以保证民用住宅区域噪声不超过噪声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居民住宅区的噪声标准限值。如果到了非搬迁不可的地步,带来的经济损失可想而知。有的机场选在山区,工程施工难度很大。因此,机场当局必须从长远的目光通盘考虑,权衡利弊,科学论证,切忌顾此失彼,否则会带来竹蓝打水一场空后果。

新建机场位置的选择,首先应考虑场地开阔,不束缚以后的扩建。其次要尽量满足经济上和环保上的要求,科学规划设计合理选址,无论是空间上还是地域上都要严格控制,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尤其要确保人机安全,实现利国利民。

三、机场规划方面存在的问题

1.土地资源紧缺。机场建设根据地区的人们需求和发展需要,一般规模较大。特别像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本来土地资源就很紧缺,很难规划出一大块用地用于机场的建设,加上航空公司越来越多,对机场的发展和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在机场规划中土地资源紧缺成为了机场建设规划设计的难题。

2.机场布局规划问题。机场的建立目的就是满足人们的需求,完善运输服务体系。航空公司为旅客提供服务,而旅客是服务的最终体验者。机场是为旅客提供体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机场为航空公司创造空间和服务条件,航空公司为旅客提供实质性的服务。但是,目前一些机场的布局规划中,靠近候机楼的位置一般作为机场预留用地,或者成为了商业开发用地,机场的直接用户航空公司基地则被布置在整个机场的边缘位置,机场的布局规划存在很大问题,机场没有考虑航空公司的运营需要,将航空公司基地设置在很多个分散的地方。很多设施都是从机场的自身商业角度出发考虑设计,没有考虑到航空公司和旅客的实际需求。这无疑对航空公司的工作效率和运输成本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也降低了航空公司的服务质量。

四、机场规划中的节能措施探讨

1.机场选址的节能

机场选址的节能措施主要体现在要确定场址位置与城市及公用设施距离方面。在场址位置选择上,机场应在不影响城市发展的前提下,尽量靠近主要服务的城市以及公用设施接入点。城市与机场间应考虑快捷交通联系,该措施主要考虑进出机场的车辆节能。以年吞吐量100万人次的机场为例,年进出机场车辆约40万辆(含工作人员及货运车辆),车辆油耗按照平均每公里0.12升,则公路距离每减少1公里,每年节省燃油约48000升,合52吨标准煤。

2.飞行程序的节能

飞行程序新技术的应用以及合理规划和设计对于缩短航程、降低飞机油耗有着显著的作用。在航空飞行中,传统导航是利用接收地面导航台信号,通过向台和背台飞行实现对航空器的引导,航路划设和终端区飞行程序受地面导航台布局与设备种类的制约。随着航空器机载设备能力的提高以及卫星导航等先进技术的不断发展,国际民航组织(ICAO)提出了“基于性能的导航(PerformanceBasedNavigation,PBN)”概念。PBN是指在相应的导航基础设施条件下,航空器在指定的空域内或者沿航路、仪表飞行程序飞行时,对系统精确性、完好性、可用性、连续性以及功能等方面的性能要求。PBN的引入体现了航行方式从基于传感器导航到基于性能导航的转变。

该技术的应用可以精确地引导航空器,提高飞行运行安全性;实现灵活和优化的飞行航径,增加飞机业载,减少飞行时间,节省燃油;缩小航空器间横向和纵向间隔,增大空域容量,进一步减少航班延误,间接的起到节约燃油的作用。以年起降架次10000架次的机场为例,飞机平均油耗3吨/小时,航行时间每节省1分钟,每年节约燃油500吨,合735吨标准煤。

3.机场飞行区构型节能

机场飞行区构型节能措施主要是优化飞机滑行路线,合理布局滑行道以及站坪位置。据民航业“十二五”规划:预计到2015年,民航运输机队规模将达到2700架左右,比2010年增加约1100架,年均增长11%;通用航空机队规模达到2000架以上,比2010年增加1倍以上,年均增长15%以上。空管保障起降将达到1040万架次,比2010年增加70%,年均增长11%。5年计划新建机场56个以上,比2010年增加32%,年均增长6.4%。机场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机队的增长,地面滑行拥堵的现象会逐步加剧,燃油无谓消耗的增长将大大超过机队的增长。截至2012年3月,我国拥有运输飞机数量已接近1800架,其中C类机型占77%,D类机型占4%,E类机型占10%。已通航机场数量达178个。

在滑行道布局上,首先要通过计算确定飞机达到脱离跑道速度时的出口位置,以避免飞机错过出口或距离出口位置过远,增加飞机的滑行距离。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计算值由于飞行员、机场条件、气象条件等影响,往往与实际不符。因此我们在规划阶段需会同飞行、塔台等部门数据,采取概率统计分析的方法,或建立相关数据模型,来合理确定滑行道出口位置。

在站坪布局上,要尽量靠近跑道的主降方向,因为飞机降落时,主要利用惯性滑行,其燃油消耗远小于由站坪滑行到跑道端的油耗,因此如果站坪靠近主降方向,也将大大利于燃油的节省。根据国际航空协会发布的数据,燃油成本将占航空公司整体运营成本的40%,因此国内航空公司也成立专门机构缩短航班在机场滑行时间,尽可能缩短航班在机场的滑行等待时间来降低油耗。飞机滑行时每分钟约消耗燃油10公斤,按照年起降架次10000架次的机场,每架飞机每节约1分钟的滑行距离,每年将节约燃油100吨,合147吨标准煤。

4.机场航站区构型节能

机场航站区构型节能措施主要是优化场内交通路线,合理布局个功能设施及能源设施位置。场内交通的优化措施包括减少旅客航站区的道路交叉,按照进出港流程设置单向循环的道路系统。该措施主要是提高道路利用效率,降低车辆拥堵几率,从而达到节约燃油的作用。对于工作区内道路,则尽量采取棋盘式布局,便于场内工作车辆快速到达目的地,减少运行距离,以此来降低燃油消耗。

对于场内各功能区,按照场内设施功能合理分类,将联系密切的功能设施尽量靠近布置,将联系较少的功能设施尽量远离,整个场区应在满足远期发展的情况下,尽可能布局紧凑,将能源设施布局于全场的负荷中心,减少能源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机场规划中节能措施的研究分析,对于其良好设计效果的取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今后的机场规划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其节能措施的重视程度,并注重其具体实施过程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张萌.我国民用机场政府管制改革与发展研究[D].长安大学.2015(10):60-62.

[2]李军.民用机场规划布局土地集约利用的途径研究[J].空运商务.2015(02):115-116.

[3]熊朝,关羽.关于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调整的思考[J].中国民用航空.2014(09):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