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松动术参与脑卒中恢复期下肢运动功能康复的疗效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1

关节松动术参与脑卒中恢复期下肢运动功能康复的疗效研究

高广礼

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针灸推拿科250000

摘要:目的:判断关节松动术参与脑卒中恢复期下肢运动功能康复的疗效。方法:将164例患者平均分为康复组和观察组,康复组采用神经内科的常规治疗和康复治疗,康复治疗包括被动活动关节、肢体的摆放及床上的伸、屈、跪、坐练习及步态训练。观察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康复治疗的同时,增加关节松动术。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下肢运动功能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康复组与观察组治疗后下肢运动功能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步行改善率为56%,其中22例丧失步行患者全部改善,独自步行率由7%提高到37%,康复组步行改善率为31%,两组相比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康复组和观察组在治疗脑卒中恢复期下肢运动功能的康复中均有良好疗效,观察组优于康复组,尤其在步行能力的恢复中观察组丧失步行能力的患者为0。

关键词:脑卒中恢复期;关节松动术

脑卒中是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为100-300/10万,患病率为500-740/10万,死亡率50-100/10万,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1]。脑卒中的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是最常见的后遗症之一,本研究采用关节松动术参与针对脑卒中恢复期下肢康复的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所有164例病例来源于2007年-2011年间康复科住院的患者,均为首次发病,采纳标准采用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的诊断标准[2],全部经临床确诊为脑出血或脑溢血,所有患者均为病情稳定后2周-半年,全部经头颅CT或MRI确诊,均有下肢的偏瘫。排除标准:1具有影响功能恢复的神经或肌肉骨骼疾病;2智力障碍;3年龄大于80岁且合并严重心、肝、脾、肺、肾的疾病;4失语。将病人随机分为康复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82人,两组在年龄、性别、偏瘫的侧别、病情严重程度等等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表1观察组和康复组一般情况

注:观察组治疗前后相比:x2=7.12,P<0.01;观察组和康复组治疗后相比:x2=3.96,P<0.05。

2.2结论

康复组和观察组在治疗脑卒中恢复期下肢运动功能的康复中均有良好疗效,观察组优于康复组,尤其在步行能力的恢复中观察组丧失步行能力的患者为0。

3讨论

关节松动术(jointmobilization)与中医的推拿手法(massage)和西方的手法(manipulation)一起构成了治疗运动器官疾患的三大基本操作技术,是现代康复治疗技术中的基本技能之一,是用来治疗关节功能障碍的一种实用、有效的手法操作技术,是运动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针对性强、见效快、病人痛苦小、容易接受等特点。因澳大利亚的麦特兰德(Maitland)对这一技术的发展贡献大,故此也称为“麦特兰德手法”或“澳氏手法”。

据有关资料[5]显示,通过反复、特定的康复训练,可使脑损伤区丧失的神经功能由原不承担该区功能的脑区部分代偿、重组。关节松动术是属于关节被动运动的一种康复治疗方法,通过在关节的生理活动范围内反复的、节律性的推动关节来达到恢复功能的目的。反复被动的康复训练经感觉的不断输入反复刺激神经中枢,通过潜伏通路和突触启用及轴突出芽等方式,使大脑功能重组,神经支配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恢复[6]。被动的关节松动术还可以促进血液的微循环,使血流加快,从而促进脑卒中患者的下肢康复。

关节松动术临床主要针对于关节疼痛、肌肉紧张及痉挛、可逆性关节活动降低及活动受限等等,它所起到的作用是解痉止痛、松解粘连改善关节的活动范围、增加本体反馈。本研究将关节松动术作为辅助下肢功能恢复的治疗方法,与单纯的肢体体位功能训练相比,关节松动术的针对性更强、更细,通过针对性的被动运动来诱发患者肢体的主动运动,以神经促通技术促使受损中枢神经的功能恢复,并结合步态训练使下肢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从本研究的统计数据中得出关节松动术的参与治疗脑卒中恢复期下肢运动功能的康复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管骅.临床康复学.华夏出版社.2005,1:22.

[2]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381.

[3]卓大宏.中国康复医学,第二版.华夏出版社.2003,10:374.

[4]余绍卫.康复评定与康复治疗技术规范实用手册.长春银声音像出版社.2005:287.

[5]廖洪石.中枢NS损伤功能恢复的理论.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1995,1(1):4,103.

[6]李飞,旋九妹等.早期康复治疗对脑梗塞患者脑血流量等的影响.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1996,2(4):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