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壁切口疝临床诊治分析

/ 1

腹壁切口疝临床诊治分析

徐炳国

徐炳国(黑龙江省宁安市人民医院黑龙江宁安157400)

【中图分类号】R65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04-0128-02

【关键词】腹壁切口疝治疗

腹壁切口是外科常见疾病,发生率2%~11%[1],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本文作者总结腹壁切口疝的诊治经验如下。

1术前诊断典型的腹壁切口疝诊断本身并不困难,但体格检查有时常难以明确疝环大小、疝内容物性质以及疝囊与腹壁的粘连情况。特别是约有5%~10%的患者,由于过度肥胖、皮肤瘢痕严重增生或疝囊突起于腹壁肌肉与腱膜层间,体检时不易查出[2]。B超及CT对腹壁切口疝的诊断有帮助。B超可见腹壁缺损区域,能测量疝环大小及观察疝内容物、了解局部有无积液,特别是超声测量疝环大小对术式选择有重要参考价值。

2抗生素的使用对于围手术期抗生素的使用,尚有争议。虽然腹壁切口疝修补属于清洁(1类)手术,感染发生率不高,但行修补时(尤其巨大疝),手术剥离面大,时间较长,渗血、渗液较多,可能受消化道细菌污染,特别是采用补片修补法植入人工材料者,一旦感染将造成手术失败,故作者主张围手术期常规使用抗生素,选择一代头孢类或青霉素与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为主,术前半小时静脉应用。术后继续使用2~3d,体温正常停用。对于巨大疝,或伴发其它疾病时,可适当选择二代甚至三代头孢类药物,修补时间长者可于术中加用一次,术后根据病情,酌情延长抗生素使用时间。

3手术方案的选择一般疝环<3cm时可考虑直接缝合法,注意缝合时不能有张力,否则即使勉强缝合,术后复发的可能性也较大。可使用人工合成的单股缝线如Peolene或Dexon。对于疝环≥3cm者尽可能选择补片修补法,特别是存在诸如肥胖、咳嗽等可能引起疝复发的因素时。目前常用的人工补片包括聚丙烯类、膨化聚四氟乙烯。对于补片的放置,膨化聚四氟乙烯可置于腹膜内侧,先以补片缘与腹膜周围间断缝合,再将疝环缘与补片间断缝合,而聚丙烯可置于腹壁鞘前或腹壁肌鞘后腹膜前。补片应超过疝环缘3~5cm,要注意修剪,使放置平整。对于巨大腹壁切口疝,由于腹膜内容物长期突入疝囊内,腹腔容量减少,手术贸然将疝内容物回纳入腹腔,可能造成呼吸、循环功能的严重障碍,为防止这种情况出现,可通过疝囊复位后加压包扎的方法来逐步扩大腹腔容积,同时,术前数天应置胃管行胃肠减压。

4手术方法围手术期均使用抗生素,术后一般放置引流。(1)直接缝合法:切除切口瘢痕显露疝环,沿其边缘解剖出腹壁各层组织,回纳疝内容物后在无张力的前提下拉拢疝环边缘缝合。(2)补片修补法:切除切口瘢痕显露疝环,自疝环边缘向周围游离3~5cm,切开疝囊回纳疝内容物后缝合腹膜,放置聚丙烯类补片(可置于腹膜肌鞘前或后[2],补片超过疝环边缘3cm),最后将补片与腹壁肌层及腱膜联合缝合固定。2001年前,根据疝环大小将腹壁切口疝分为小切口疝(<5cm)和大切口疝(≥5cm),对于小切口疝,尽量使用直接缝合法;2001年后,将腹壁切口疝根据疝环大小分为小切口疝(<3cm)、大切口疝(3~5cm)和巨大切口疝(≥5cm),对疝环3cm以上的切口疝较多地使用补片修补,尤其对老年、肥胖、二次切口疝修补及合并其它慢性疾病者[3]。

5术后引流的管理放置引流的目的是减少术后创面的积液(特别是聚丙烯补片对组织的化学刺激可造成渗出增加),以使补片与腹壁组织易于粘附,愈合牢固,并减少术后继发细菌感染的可能性,从而减少术后疝的复发率。可根据病情选用皮片引流或引流管引流。术后要注意引流量的观察,创面大者可加用负压。引流时间一般术后24h,对创伤大、引流量多者,可适度延长放置引流时间。

参考文献

[1]MudgeM,HughesCE.Incisionalheria:a10yearprospecitivestudyofmedicineandattitudes.BrJSurg,1985,72(1):70.

[2]中华外科学会疝和腹壁外科组.腹股沟疝、股疝和腹壁切口疝手术治疗方案(草案).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1,21(10):插页.

[3]FlamentJB,VerhaegheP,WantzGE,etal.Incisionalhernia:theproblemandthecure.JAmCollSurg,1999,188(4):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