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刘以鬯一个人的“意识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1

属于刘以鬯一个人的“意识流”

梁嘉昕花卉

梁嘉昕花卉

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摘要】在20世纪的中国,重要的创作方法之一意识流,是在受到了西方的意识流文学的影响后产生的,在中国的不断发展也是融合了之后又有了对于西方意识流的变异,东西方文化交流下的产物,而刘以鬯的《酒徒》是港化后的意识流小说,本文认为作为意识流小说作者,刘以鬯有属于他自己独特的意识流之味道。

【关键词】与众不同;港化;意识流

一、刘以鬯笔下“意识流”的独特之处

小说运用第一人称来叙事,整部作品中贯穿了象征、意识流、隐喻、意象等手法,很明显,在《酒徒》中最受到大家注意的是意识流技巧的运用。之所以刘以鬯的《酒徒》能在意识流小说中获得很高的评价,是因为其他作家都是局部的尝试使用意识流的写作手法,也没有去借鉴西方作家的这种表达技巧而不能称之为“意识流小说”。刘以鬯的“意识流小说”是中国“第一”。

所要提到的关于刘以鬯“意识流小说”与众不同的表现有以下几点:

第一,小说中的酒徒有三种状态:醉酒、梦中、清醒,这三种状态交叉在小说中出现。在酒醉状态下的“我”所说的酒话,大多是毫无头绪可言的,行文跳脱,有时候意识流动肆意的流动,经常会语出惊人,刘以鬯充分使用了心理分析和意识流的技巧袒露人物真实的内心。清醒时候的“我”大胆直白的对现实进行批判,句句都是一针见血,对于现实丝毫不避讳,在小说里多次借酒徒的名义大声说出来,但是又显得十分清醒,没有一点酒徒的样子。

第二,在意识流之后,刘以鬯通过自己的作品开始了对香港社会的强烈关注与批判,在当时,香港正在转型为工商社会,经济正在飞速地发展,整个社会都是钱的奴隶,文学作品本应该是人们精神食粮的,也成为了商品经济下的商品,而这也正在慢慢制约着文学的发展。在经济的压力下,许多作家放弃了自己所追求的精神世界,被现实所支配。而这使得《酒徒》作为有香港本土色彩的小说有着很高的文学价值,其对香港的描写是十分精细的。

二、刘以鬯笔下港化的“意识流”

当时的香港面临的是战后的经济和生存上双方面的忧患,一面是作为殖民地与内地文化的隔绝,另一面是前文提到的商品经济发展,现实对于人欲望的挤压,使得当时社会文化心理状态是属于彷徨、失落的。现代社会是以货币为基础的社会,金钱主宰着社会的方方面面,支配着人们,从刘以鬯的资料中可以知道他年轻的时候正是新感觉派流行的时候,所以刘以鬯笔下港化的意识流,很大一部分是受到了西方文学的影响。

弗洛伊德精神揭示了在人理性的面貌下,高尚、平庸的意识世界,使人成为一个复杂的个体。在当时物质和精神的不平衡的矛盾日益突出的状况下,许多文人开始探究人的深层心理,寻找人类失去的精神世界。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也因此引起了许多香港作家的关注,刘以鬯也是,他吸纳了这一理论,揭示了在“超我”、“伊德”以及外在世界的三重压力下痛苦的酒徒的生活。文章变成了商品,爱情变成了商品,想生存就只能出卖自己的梦想,不得不低头接受肮脏的现实,终日以酒色来麻痹自己。弗洛伊德的理论涉及了梦的问题,梦境成为当时压抑欲望的一个重要出口,在《酒徒》中刘以鬯也大量提到了关于酒徒的梦。现实中,酒徒是一个身无分文的穷作家,没有人看得起,有钱人都站在他头上,除了把愤怒不平咽进肚子里,只能无奈去面对。但是他的梦境满足了他现实中的欲望,通过弗洛伊德关于梦的理论,刘以鬯将酒徒在香港社会丑恶之下的备受压力的心理真实地再现出来。刘以鬯在现代主义的道路上,成为一名在中国土生土长的现代派作家

三、从《酒徒》中看到意识流的发展

20世纪后期的意识流成为了中国文坛很重要的一部分,又是受到西方的影响,又具有中国特色,于是意识流在中国的发展,也与《酒徒》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酒徒》中,有两种形式体现出了人物的意识流:第一,内心独白式。小说中出现了大段的括号中的文字,这些正是人物内心的独白,这些内容真实地表达出主人公的内心世界。第二,自由联想式。“现代社会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只有运用横断面的方法去探求个人心灵的飘忽,心理的幻变并捕捉思想的意象,才能真切地、完全地、确实地表现这个社会环境以及时代精神。”所以,在《酒徒》中的联想打破了时空顺序和逻辑联系。在文中“轮子不停转”使用了26次,将其童年、香港、新加坡等连接起来,浓缩了社会上丰富的内容。以上两点,很好的与西方意识流文学的特征产生了联系,在西方的意识流之祖廉詹姆士觉得意识是流动、混杂、过渡的,使用这种手法,极大地拓展了文学的描述范围和表现力。

参考文献:

[1]易明善.香港文学简论[M].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

[2]王友贵.刘以鬯与“新感觉派”[J].华文文学.1999年.

[3]曹惠民.意识流小说中的“与众不同”之作——重评刘以鬯的《酒徒》[J].2008年.

[4]王剑丛.香港文学史[M].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年.

【作者简介】梁嘉昕(1996.11)女,甘肃甘南人,本科。研究方向:台港澳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