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砌体结构施工》课程教学改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1-11
/ 2

浅析《砌体结构施工》课程教学改革

徐晓雨

徐晓雨(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湖北武汉430064)

摘要:针对《砌体结构施工》课程设置分散、内容与结构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等问题,我院基于项目贯通的原则对该课程的整体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了良好的改革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砌体结构施工;项目贯穿;教学改革;

砌体结构施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砌体结构施工的技术、原理及其一般规律,作为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的一门核心课程,具有实践性、综合性较强的特征。但是由于目前该课程设置分散、结构及内容不合理、教学方法单一等一系列问题,导致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大都不理想,达不到培养高职类人才的基本要求。为此,我院针对《砌体结构施工》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实践,对该课程结构及内容进行了重新整合,努力尝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及手段将教学内容融入具体项目或任务中,在“既将当今工程建设需要的知识即时、形象、直观、有效地传递给学生的同时培养学生实际‘工作’的能力”[1]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传统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1、课程设置分散,未进行整体规划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作为学校一切教学活动的中介,它既是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又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不管怎样的教育理论或观念,最终都必须通过课程方才能实现。高职的专业课程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为学生今后上岗工作作铺垫与准备的,而目前国内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仍在套用大学本科教育的模式,将砌体结构施工相关课程设置划分为基础知识与施工专业技术课程两大部分。其中基础知识如砌体施工材料的物理特性、力学性能及材料的优缺点等内容放在了《建筑材料》课程中,砖墙、砖柱等砌体结构的具体计算及设计内容放在《砌体结构设计》课程中,在施工专业技术课程《建筑施工技术》中设置独立的砌体结构章节简单分析及介绍砌体结构施工技术。这样课程设置分散了砌体施工技术的各部分内容,无法保证教学连贯性,且由于现有课程缺少相关施工标准及规范的讲解,也未能全面的分析、介绍砌体施工从材料准备到最终验收的全部过程,导致学生知识面缺失,无法系统的掌握砌体结构施工的全部知识。

2、课程结构及内容不合理,未能实现理论联系实际虽然部分院校专门开设了《砌体结构施工》专业课程,也重新编排课程内容,但是重新编排的课程无论是结构上还是在内容上与以往的施工技术章节均无本质变化,未能做到以工程实例为依托,融合各上下游学科的相关知识,系统而全面的介绍砌体施工的全过程,无法体现高职高专教材的教育特色,无法满足理论联系实际的需要,导致学习与实践的严重脱节,课堂学习的知识无法转化为工作的实践经验,无法满足为企业培养符合要求的高技术应用性人才的要求,无法实现课程教育的目标。

3、教学手段及方法单一,影响教学效果。

作为一种传统的施工工艺,砌体结构在如今的工程领域仍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因此,砌体结构施工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在学校掌握的相关知识将直接影响其在未来工作岗位的表现。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许多高职院校在该课程的教学上采取的还是单一的书本教学法,上课的时候教师只需要把书本上的知识讲授给学生就可以了,这样的方式缺少必要互动,会造成课堂上学生只能在台下被动的学习,无法满足学生对于知识的需求,无法发挥他们的特长,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传统单一的“粉笔加黑板”教学手段无法为学生营造施工现场感,让学生理论学习时缺乏感性认识,只能考死记硬背,无法建立感官认识,这种枯燥无味的传统课堂教学造成教学环境的一成不变,学生学习被动、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2],必然会产生学生上课情绪低落,课堂气氛沉闷的现象,影响教学效果。

二、课程改革措施1、基于项目贯通原则,重新进行课程设计当前,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引进“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模式,让学生在校期间不但获得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工作”[1]。在此背景下,我院在《砌体结构施工》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结合自身教学特点,以项目贯通为原则,以实用、实际、实效为准则,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主,以实训为手段,力求实现课程内容知识、理论、实践的一体化。

重新编排的课程根据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施工难易程度以及施工先后顺序对课程内容及结构进行重新划分、整合,取消了《砌体结构设计》课程,整合了《建筑材料》及《建筑施工技术》中关于砌体结构的知识,根据目前现有的砌体结构种类将《砌体结构施工》划分为:石砌体施工、砖砌体施工和砌块砌体施工三大部分,每一部分均列举一个工程实例,介绍目前常用的砌体施工材料及工艺,课堂中对工程实例的讲解涵盖了砌筑材料选用、砌体结构设计、现场施工策划、方案编制、施工工艺及施工验收等内容,过程中辅助穿插相关理论及设计知识学习,并根据教学进展补充最新施工标准和规范的讲解,帮助学生了解砌体施工过程中遇到的规范、标准,切实掌握砌体结构施工中的实用技术。课程的内容设置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使学生达到能够对砌体结构所用材料进行辨识和质量检测,能够对砌体基本构件进行简单受力验算,具备编制砌体专项施工方案及砌体结构验收的能力。确保理论教学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同步更新,让学生能学以致用,学有所用。

2、采用多种方法与手段改善教学质量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通过图片、动画或者视频的形式多方位直观展现施工实景和新型施工技术,将理论学习的重难点及现场复杂的施工过程以全新的方式呈现,增强学生的感官认识,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改变过去传统、单一的做法,将教学重心由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转换成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

课程教学中给学生提供自学、动手、表达及创新的机会,促进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例如通过安排学生利用网络查取资料后自行制作PPT并上台讲演,提高资料收集及归纳总结的能力;在学校内部建立了材料实验室及工程实训基地,让学生通过材料试验的方式了解掌握砌体材料的性质,通过亲手砌筑砖墙了解砌筑工艺及施工注意事项,安排学生根据实际施工方案制作脚手架模型,组织学生模拟进行砌体结构验收等方式,配合实训基地内砌体结构构造及砌筑工艺展示、教学过程中的砌筑方案编制等教学内容,把课堂传授知识与获取实际经验和能力有机的结合,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及“工作”能力,巩固理论知识的学习成果,力求实现学生职业能力与企业岗位要求之间无缝对接。

三、结语高职院校课程改革与建设是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提升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重要途径[2]。课程教学的改革是一项涉及多个环节的复杂系统工程,除了文中简要介绍的的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及手段的改变之外,在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更新教学理念,完善师资力量等其他方面还有待广大高职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管理工作中进一步摸索、提高。

参考文献[1]卢晓峰.高职"砌体结构施工"课程改革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10,(19):109-110.[2]束必清.高职“建筑施工技术"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10,(22):111-112.